地理范围
越南
秦始皇设象郡,将越南北部首次纳入版图。 汉初,赵佗灭安阳王,设交趾、九真等郡,将疆域延伸到今越南中部。唐设安南都护府。明设交趾布政使司、安南都统使司。清末独立。越南认为中原的中华文明分别由北方的清朝和南方的越南阮朝对等继承,南方的越南阮朝有在东南亚传播中华文明的责任。
明朝甚至允许高丽、安南、占城等附属国文人参加明朝的科举考试。公元1370年6月的诏书就有“高丽、安南、占城等国如有经明行修之士,各就本国乡试,贡赴京师会试,不拘额数选取”的规定,高丽人金涛甚至进士及第,被授为东昌府安丘县丞,这些都说明恭愍王时代的高丽已经归命于明朝,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从公元1370年开始,高丽正式使用洪武年号。
汉字在越南的历史与传播要追溯到秦始皇三十三年设立象郡时期。象郡是秦朝的郡级行政区,管辖范围包括今广西西部、越南中部和北部。公元前111年,汉武帝平定南越国,在今越南的北部和中部设交趾、九真和日南三郡,汉字随行政的需要南行至岭南直到现在的越南。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40年左右,汉字经广西传入越南,越南把汉字称为“儒字”,意思是儒家的文字。其后,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期里,越南上层社会把汉语文字视为高贵的语言文字。朝廷的谕旨、公文、科举考试,以至经营贸易的账单、货单都用汉字书写。小孩读书也像当时中国一样,一直到公元13世纪,“喃”字的出现。
“喃”字是以汉字为基础,运用形声、会意、假借等造字方法,创造出的一种新型文字。往往用两个汉字拼成一个新字,即借用一个同越南语音相近的汉字和一个同越南语义相近的汉字,把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新字。“例如,越南语中的‘三’,音为‘ba’,新字就写作‘巴三’;越南语中的‘公鸟’,读作‘公’字音,意为孔雀,因为越南语中孔雀音为‘cong’。这就是喃字,用以区别儒字(汉字)。”
1945年,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成立后,拉丁化新文字成为越南的法定文字,称为“国语字”,但汉字对越南各方面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在当今越南语中,汉语借词占越南词汇的70%左右。这些汉语借词绝大多数保持了汉语词的原意,如“人民”、“欢迎”等等。正是基于这种历史和文化上的原因,现在越南的名胜古迹、寺庙的横匾、对联、家庭的祠堂都是沿用汉字。民间举办婚礼用双“喜喜”,过春节贴倒“福”表示福临门,为老人祝寿时也用“寿”字等。
新加坡、马来西亚
汉字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入新加坡、马来西亚。由于新加坡70%是华人移民,因此汉语在新加坡的使用频率相当高。据雷教授介绍,新加坡的母语是马来语,汉语和英语为该国的两大官方语言。1968年新加坡教育部成立简化汉字委员会,1976年发布的修订本《简化字总表》所收简化字与我国的简化字完全相同,书写上也采用横排方式,并且采用与我国一致的汉语拼音。2007年,李光耀在一次公开活动中曾说,“在中国崛起的态势未明朗化之前,许多家长都埋怨子女花太多时间学习汉语,然而随着中国的国力日益强大。家长们都逐渐意识到如果子女没好好掌握两种语文,或对中国的文化和国情不甚了解,将错失很多机会”。
马来西亚有中国血统的马来人和华侨占全部人口的76%,学校推行双语教育。马来西亚教育部于1973年成立简化汉字委员会,1981年正式颁布《简化汉字总表》,所收简化汉字与我国也完全相同。
在泰国很多图书馆、泰国人的家里都有中国文化典籍。泰国当地的居民在日常生活当中都会经常使用汉语。
其他
华人聚集地
印尼华人聚居地区
文莱华人聚居地区
泰国华人聚居地区
日侨聚居地
巴西的日侨聚居区
越侨聚居地
欧洲、北美的越侨聚居区
韩侨聚居地
欧洲、北美的韩侨聚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