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三章,这本书阐释了学科与技术的衔接,以及历史上各学科的从属关系。他大胆地进行了一个推测:"现象学将会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吸收生物学和化学的大部分内容,借而形成自身的知识体系。那时的现象学会成为第二大科学学科,并在两千年后取代物理学。"这并不是什么无稽之谈,原因是因为现代的现象学与古代的物理学一样,都是从同一门母学科中分离出来的。亚氏物理与现代物理光是从内容上差异就十分巨大,因为"物理学"这个词从诞生至今已经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直到前牛顿时代结束后,物理学才逐渐形成了现代物理学的知识体系,最终演化为今日我们所看到的样子。遗憾的是,我们无法理解未来的现象学究竟会是何样,因为现象学于20世纪初产生,要想形成现代物理这样内容丰富的知识体系,至少也需要近千年的时间。
同时,作者顺笔又提出了"构成文化领域的三个世界"(实在政治界、想象历史界和象征语言界),还将它与"构成经济领域的三个世界"合称为"学科的三界理论"。在《学科演化史》的末尾,作者再次提出了一个即将发生的现实,那就是机器人战胜人类。但同时他还声称,机器人注定会战胜人类,但永远也不会消灭人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胜和败"是人为设定的评价体系,人工智能作为一种使用的工具,使用者自然是人类自己,所以工具必须以"不危害人类"作为基本前提。当一种工具对人类社会毫无利用价值,或者社会严重威胁到了社会的利益时,人们就会停用它,甚至摧毁它。
《学科演化史》的后记里没有正文那样复杂的术语。它向读者问了一个问题:既然没有一个字能确切地勾画出一类物体的全部特征,那么人们为何要不停去使用那些理想中才有的东西?既然大多数学科有着不少的理想模型,为什么不从教科书上抛弃掉它们,让这种"不现实的东西"埋葬在历史中?自然界与大学内的话语权争夺不同,它并没有什么所谓的真假对错之辩。古人之所以保留那些"理想中存在的东西",目的就是去描绘这个世界,并改造这个未知的领域。
第十二排第三列书柜上,一本黑色的书夹在了两本书中间。这本书是参立的《驳泛第九艺术无用论》,作者希望通过与主流媒体不同的另一种看法,来改变常人对动漫,游戏以及轻小说的刻板印象。这本书先是阐述了一个现实:EAPA的诞生与上世纪同人文化的兴起有着很大关联。但在同人文化传入华夏地区之初,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它非常反感,不经反思地称它为腐化的消费品。
为了更好地解答这个问题,作者引入了"超作品"的概念。它是欧洲安那其运动下的产物,距今约有半个多世纪。超作品文学热衷于脱离传统小说的主线叙事结构,来为它的衍生作刻画出一个及其巨大且可参考的世界观。其中的主角大多被设定为作品世界的"第一人称体验者"而非情节第一推动者。而超作品残缺的主线,正是为了给衍生作提供足够的想象空间,来构建一种原作作者与贫困的衍生作作者之间的互助关系。东亚的同人文化在这一点有所相匹。
值得注意的是,本书第一次提出了"独立游戏工作室"这个概念。这个理想模型的构建基于五十年代初华夏出现的"互助组",人数规模与前者基本等同。尽管"互助组"的理念预设与"超作品"有所分歧,但都与生产合作息息相关。
在驳斥了一些错误观点后,作者将ACGN美术与象征主义绘画进行了对比——它们的背景都发生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期,在没有电脑的年代,部分人通过平板版画来表达爱痛、欲望与性的觉醒,这与那些主流艺术显得格格不入。象征主义者信仰理想的彼岸世界,而这种作品的梦幻与神秘在ACG美术中得到了充分的继承,使ACG动漫拥有大量的暗示和象征来隐喻表现人的内心世界。故本书对ACG的认可很高:"ACG文化无疑是象征主义精神的一种延续"。
第一排第五列书柜上,一本红色的书夹在了两本书中间。这本书是卢绪同的《定生产力和不定生产力》,全称《社会生产力总功,社会效益和定生产力,不定生产力的关系假说》。这本作品对近代以来的一些经济学概念进行了总结,并借用了公理化方法来建立既有的经济学知识体系。
这本书通过自有的内容作为基础,比如卢绪同对生产力理论上的新认识。在19世纪,一部分人开始用"社会生产力"(简称生产力)来描述社会间存在的作用,它可以改变社会的发展状态。因此在若干年后,一种名为"唯生产力论"的假说逐渐盛行起来,这个学说是基于生产力只表示程度而建立的。于是作者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既然生产力是一种作用,那么它是否像物理学中的力一样,除了有大小以外还具有方向?
他通过引用历史实例证明了这个猜想的正确性。事实证明,生产力确实具有方向。作者将所有的生产力按照效果分为两种——定生产力与不定生产力。
什么是定生产力?卢绪同将它解释为"人类采用生产资料对社会产生的生产力",符号为F定。它的大小与生产资料的生产能力有关,故具有稳定性。而不定生产力的定义则是不采用工具对社会产生的生产力,符号为F不定,只由劳动力决定。由于劳动者的劳动力本身无法被量化,故不定生产力具有不定性。
用一座正在运作的工厂打个比方,如果工厂里机械所产生的生产力叫做定生产力,那么使用机械劳动的工人产生的就叫不定生产力。其中劳动力对生产力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生产力大小上,他们不仅可以产生不定生产力,还可以利用生产资料来产生足够的定生产力。生产资料包含了劳动工具和生产原料,有些生产资料是由劳动者制造的,有些则是自然中本有的。但归根结底,定生产力也与劳动力的影响有关。如果没有了工人,工厂里的机器将无法修理;没有了农民,就没有人能操作农机。
在生产力方向上,劳动力也起到了显著作用。在有时候,他们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比如脑力劳动者可以推动技术升级(未来AI技术对市场经济版权垄断的剧烈冲击,将使计划经济变得更有理论依据),将不定生产力替换为定生产力,同时可以减少体力劳动者的工作时间。但有时劳动力也会阻碍社会的发展,比如体力劳动者与脑力劳动者间的矛盾无法解决导致分工不能进行,或是劳动者过度劳动使其失去了工作外用于思考的时间,那么所产生的这些生产力都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由此可见,不定生产力不像定生产力那样全都拥有进步性。而唯生产力论盲目发展不定生产力,忽略了脑力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带来的作用。因此这一学说必然是错误的。劳动的实质是一个去劳动化的过程,其目的是将劳动的物质收成留给自己的时间自由支配,使原先的劳动产生效益。
社会是包含了人的场域,而其中人的部分叫做社团。卢绪同意识到力是可以做功的,于是书中仿照物理学对功的定义,将生产力在一段变化中的积累称之为"生产力所做的功",符号为W。而一个社会中生产力所做的功,也就是社会生产力总功W总,正是近两百年来人们所试图描述的社会发展水平,它只拥有大小。社会生产力总功所产生的东西叫做"社会效益",是描述生产力对社团的受益程度,一般用Q来表示。社会效益是全体劳动力所获效益之和。
按照生产力的性质,生产力可以分为各种产业生产力。一般情况下,与工业相关的生产力所做的功普遍大于农业或其它产业的生产力。这样就完善了用来进行计算的经济学基本量,为之后定生产力所做的功与产品拥有的产能进行功能二者的转化运算。
社会生产力总功W和社会效益Q的关系又是什么样的呢?事实证明了W不可能小于Q,也就是一个社会的社会效益只能由本社会的社会生产力总功转化而来。只有以下两种理想状态满足W等于Q的情形:
原初状态。此时社会产生的生产力以不定生产力占据主导,但由于过度依赖体力致使智力水平与现代人类有极大差距,进而对环境的改造能力非常有限。原初社会中的人不得不共同劳动,乃至共用生产资料从而维持自身生存。这一状态下可以看成W=Q。
康米状态。此时社会产生的生产力以定生产力占据主导,生产资料所做的功远超出人们劳动形成的生产力所做的功。后者与前者的大小之比接近于0,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一状态下也可以看成W=Q。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社会效益要比社会生产力总功低不少。也就是说这两者之间还存在一个差值损耗了一部分生产力所做的功,即W-Q。那么这个差值究竟是什么呢?它最终去了哪里?
答案是落入了"帽子人"的手里。他们垄断了劳动者本该拥有的生产资料,并雇佣他们在社会中劳动。帽子人利用这个差值从中榨取利润,消耗了大量的社会效益。本书将这个差值称为无效价值,用M表示。经过分析推导,可以证得M=nm。也就是说,无效价值M是剩余价值m的宏观体现。
那么如何解决无效价值带来的社会效益损失?一种方式是说服帽子人将这一部分转化为社会效益,比如投用于生态建设,来弥补人们因自然的过度开发造成的影响,借而使社会得到可持续发展;而第二种则是直接移除帽子人环节,以一种剧烈的过程达到W=Q的情况。后者较前者效果更加显著。
本书强调了工团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也讲述了过去一些社会的计划经济局限性,并找出了它们并没有发挥出理想作用的原因。它们中的一些违背了一条公理:劳动力本身不可以被量化。此公理是研究问题的基本前提。本书也继承了单信遥《广义计划经济》中的浮动指标理论,并将其发扬光大,从根本意义上否决了"知识经济垄断论"。
"嘿!罗凡!你快醒醒!"
罗凡迅速睁开眼睛,才发现陈亮正在推他。原来是自己花了太多精力去找书,竟然迷迷糊糊地躺在地上睡着了。不过看到手边的五本《运气加成》都放还在原位,便不由自主地舒了口气。不过他又数了一遍发现书的数量只有四本。陈亮看到罗凡有些迷惑,赶忙回答道:"你是在找少的那一本吗?"
罗凡猜得到陈亮拿走了书,于是问道:"是你把那本书拿走了?那本书对你起效果了吗?"
陈亮摇了摇头。将《运气加成》还给了罗凡:"呃...这本书应该只对你有效。我之前用各种方法都试过了,但这本书丝毫没有什么变化。我猜是因为是你最先拿到它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