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民国风华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滇军(1)

民国风华

滇军,为民国期间以蔡锷、唐继尧、龙云、卢汉等为主要将领的云南部队的统称, 由云南地方实力派组建、指挥和武装的一支相对独立的军队,是近代中国的一支颇有特色的武装力量。 滇军前身是云南新军,即建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的陆军19镇。辛亥革命后,唐继尧利用先后任贵州都督、云南都督的机会,逐步控制和统一了全部滇军。民国四年(1915年),滇军又称“云南护国军”。民国十六年(1927年)2月6日,滇系内部发生政变,云南四镇守使倒唐,龙云成为滇系军阀首领。 1949年12月9日,卢汉通电全国宣布云南起义,滇军消亡。滇军长期统治云南,不断向四川、贵州、广西等地扩张,曾称霸西南数省。在辛亥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抗日战争、云南解放中均作出巨大贡献,在中国近代政治、军事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抗日战争中,先后参加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长沙会战、赣北战役及滇南作战。 

中文名滇军;外文名:Yunnan Army;存在时间:1907年-1949年;所属派系;滇系军阀;势力范围;云南、贵州;主要将领;蔡锷、唐继尧、龙云、卢汉等;派系划分:旧滇系、新滇系;参与战争:护国运动、护法运动、抗日战争

光绪元年(1875年),云南巡抚岑毓英奏准,抽调绿营马、步、守兵,设立练军。光绪二年(1876年),因补充楚军和粮饷不济,将云南练军7300名,裁减为4500名,编为12个营 (每营375名 )。光绪九年(1883年),滇军扩充至14个营,约5250名。练军成为滇军主力,并在中法战争中得到较快发展。光绪十年(1884年),岑毓英统率进入越南的云南清军已达25个营,11800余人  。中法战争结束前,滇军营数已达131个营(每营300人计,约49000人)并已开始大量装备新式洋枪洋炮。光绪十一年(1885年),滇军回国后,岑毓英将战时各兵种分别汰留,挑选精壮补还绿营旧制,守兵留防汛地,抽出马、步、战兵,分派大员统带,择要驻防训练。并在战兵内抽出7500名,编成绥远、怀远、安边、忠字、义字5号防军,以越南为主要战备方向,拨归开化、临元两镇节制。光绪十六年(1890年),云贵总督王文韶、云南巡抚谭钧培奏准,挑练战兵改为防军、士勇,编成绥靖、建威、腾永、镇东、镇北、开升、临平、普定、顺义9个号,每号各辖防军5个营、士勇3个营,共有战兵18900名。光绪三十年(1904年),云贵总督丁振铎奏准,将防军、士勇一律改为巡防队,编成南防(红河方向 )、开广边防、普防 (普洱、思茅方向 )、江防 (永善、盐井、巧家方向 )、西防(滇西方向)、铁路等6个号巡防队。南防、西防作为战备重点,地接法英,各编10个营;开广边防、普防、江防、铁路各编5个营,共计40个营,总兵力1.4万名。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清政府计划在全国编练新军三十六镇 ,计划五年内编练两镇。同年,锡良继任云贵总督,着手编练新军、订购军械、充实军官。由德国购入极新式军火,共值八百余万两。8月,创办云南陆军讲武堂。 宣统元年(1909年),滇军对****做出调整,南防仍为10个营,西防增为11个营,普防减为3个营,江防仍为5个营,开广边防增至19个营,铁路巡防队11个营,共59个营,官兵17721名。云南总督锡良重办云南陆军讲武堂,延聘李根源、李烈钧、方声涛、赵康时、沈汪度、唐继尧、张开儒、庚恩旸等一批日本士官学校的毕业生担任教官,李根源任讲武堂总办。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初九重阳节(新历10月30日),革命党人发动了起义(重九起义),次日上午攻占了督署,中午控制了昆明全城。云南其他地方也先后发动起义,云南全省很快被革命党人控制。11月3日,云南军政府成立,举蔡锷为都督,李根源为军政部长兼参议院长。宣统三年(1911年)11月,军政府组建1个师,军务部总长韩建锋任师长,刘存厚为总参,并配属炮兵2个中队,以北伐名义进入四川,滇军控制了自贡地区。滇军入川后,四川当局一再要求滇军北伐,离开四川。蔡锷于3月5日下达回师命令。 

民国元年(1912年)1月27日,蔡锷任命唐继尧为司令 [13]  ,率滇军三千入黔北伐,唐继尧在率军抵达贵阳后,即分头占领各高地和各要害地区,并联合黔军刘显世、胡锦崇所部于3月3日向贵州军政府发动了突然袭击,仅一日之战就完全控制了贵阳局势。随后改组军政府,唐继尧任贵州都督 。民国元年(1912年),西藏达赖喇嘛利用中央政府更迭之际,在英、印当局支持下,发动叛乱,围攻拉萨、日喀则、江孜的川军。蔡锷委任参谋厅总长殷承琳为西征军司令官,率援藏滇军于8月19日抵丽江,然后分左、右2个纵队向西藏进军。滇军两战皆捷,10月底,三路滇军直抵瓷水。滇军进占琵水关,滇川边境稳定。入藏滇军于12月10日撤回昆明。

上一章 东北军(大结局) 民国风华最新章节 下一章 滇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