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易帜,随即奉天省公署及机关、学校、商店均悬挂青天白日满地红旗,吉林、黑龙江、热河同时易帜。同日,***特致电张学良,对易帜通电表示无任佩慰,“此后修内对外,建设万端,匡济艰难,纳民轨物,愿与诸兄共策之”,南京国民政府也电复张学良等人:“完成统一,捍卫边防,并力一心,相与致中国于独立自由平等之盛,有厚望焉。”日本田中内阁对张学良易帜事前未与日本协商感到遗憾,对其易帜“帝国政府颇感意外”。 12月30日,南京国民政府根据张学良的推荐,任命汤玉麟为热河省政府主席。12月31日,南京国民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 [12] 同时,奉天省改为辽宁省,奉天市改为沈阳市,奉军改称国民革命军东北边防军,其建制编入国民政府军队序列。至此,改旗易帜工作基本结束。天津《大公报》1928年12月29日社评:自是中华民国盖真于新国旗之下,宣告统一矣。 历史学家唐德刚:张学良于一九二八年底的易帜,与中国内战史上的“势穷来归”或“变节起义”是截然不同的,这件大事,不仅在三千年国史上史无前例,在世界史上也鲜有其俦。 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副研究员钱进:①张学良“东北易帜”这一壮举是他以民族大义为重,不顾日本帝国主义的百般阻挠,为维护祖国领土主权,捍卫民族独立,为现代中国做出他一生中的第一次重大贡献,功不可没,值得称赞。②不得不说东北易帜也有它不尽人意之处,从某些地方来说,张学良对东北易帜考虑更多的还是他“东北军”的私利。而且,东北易帜是统一在国民党新军阀的国民政府之下的,这对东北军后来的发展有很大的不利影响,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 《长春日报》:张学良毅然易帜,标志着旧军阀割据时代的结束,同时也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阴谋,捍卫了中国领土的完整。
首先,东北易帜成功地宣告了历时16年的北洋军阀统治的彻底结束。 其次,东北易帜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企图肢解东北、图谋独占的阴谋诡计,维护了民族利益和国家领土的完整。易帜后的东北结束了奉系时代割据一方的局面,在军事、外交诸方面直接听命于中央。尽管在某些具体问题上又保持一定的独立性,但对***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标志着***所谓的全国“统一"的最后完成。增强了抵制日本侵略的力量,延缓了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傀儡政权的计划。这个意义上说,东北易帜也是对外抗击侵略、维护民族利益的爱国之举。 最后,东北易帜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东北易帜带来的东北相对和平的环境,使张学良得以改变张作霖时代的战争政策,把内外政策转到东北新建设上来,东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东北的民族工业也得到了振兴。东北易帜无疑是东北民族工业发展的催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