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了山,才能感觉到那种荒凉落后,山上的路很不好走,屋子外堆着一些农具,家家户户门上贴着对联,檐下挂着灯笼。
对方是和环境格格不入的一个人,长得很好看,侧脸的轮廓鲜明,线条冷冽,单单站在那里就能看出来气质出色。
他正站在屋檐下,抬头观察一个褪色的灯笼。
听到后面密集的脚步声,男人回头看了下,往后退了一步,不再看破灯笼。
程潇回到原文,我们先想一下,对于我们每一个后天来讲,什么是上古之人?上古之人可以理解为胎儿,也就是先天。胎儿只用了十个月,就完成了人类几亿年的进化,从一个小小的受精卵,变成一个五脏六腑俱全的生命体,这是非常不可思议的。而“今时之人”,当指我们的后天。 “春秋皆度百岁”这句,讲一下“春秋”。古代表示“年”的名词有很多,《尔雅》曰:“夏曰岁,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载。”这都是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一个相对的时间段。比如“年”,“年者,取禾一孰也”,这种说法是代表谷物的成熟,另一种说法是说“年” 是一个怪兽。“岁”也有年景之意。“祀”指年终祭祀。其中最古雅的“一年” 的指称当是“春秋”二字。为什么古代用春秋来代表一年,不用冬夏?这是从“气”上论,春与秋,最关键的是气平均。夏日太长,冬日太短,一个阳盛,一个阴盛。只有春秋阴阳的气,是平衡、平均的。 “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这句,所谓皆度百岁,也可以理解为每个人都活到自己的命数,而不是真的活到一百岁。中国人对生命的观念实际上是非常有趣的,始终认为“人各有命”。比如孔子命数是73岁,孟子是84岁,圣人连这两个命数都躲不过,我们老百姓就自祈多福吧。但其中有个重要的点:就是真正的寿终是没病没灾,心里清清楚楚,安排好一切,甚至自己换好衣服,从容走掉,才算数。在这点上说,孔子真是得道之人。 比如孔子知道自己要死了,他就整天拄着拐杖站在门口等一个人,这个孤独的老人,妻子、儿子都先他而去了,他对后事的安排全要靠一个学生,这个学生一定要具备几大才能。第一,有钱。孔老夫子也知道没有钱是办不成事的。你们不要以为老师总希望学生饿着肚子学习,在什么地界说什么话,干什么事,就是孔夫子的明白之处。老天生仲尼,就一定要生一个有钱的学生赞助他,否则他这一辈子怎么过?!都说去周游列国,行,下次去卫国吧,钱呢?谁出啊?吃什么、喝什么、住哪儿,不都得花钱吗? 那么谁是孔夫子的赞助商呢?此人一定在七十二贤人之内。但是孔子会表露出对他的喜欢吗?如果表现出喜欢,岂不是有贪他钱财之嫌?所以,孔子对这个人的态度很有趣,有点依恋,又有点疏离,只要这人因为有钱就言语“傲娇”时,孔子就还得训斥,大家猜猜这个人是谁? 此人姓端木,名赐,字子贡,为孔子“受业身通”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子贡不仅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办事通达,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