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是中国的伟大发明,瓷器源于陶器,而精于陶,远在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我国先民就已制造和使用陶器了,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实现了从陶器到瓷器的进化。但是,关于瓷器的发明年代及发源地,一直是中外陶瓷学术界争论不休的问题,就瓷器起源地区而言,有人认为源于北方,依据是郑州商代遗址出土过一件带釉的灰白色尊;一种意见认为源于南方,依据是南方出土的几何印纹硬陶,认为这种硬陶是瓷器的祖先。在南方起源地上又有两说,一说是江西景德镇;一说是浙江绍兴或温州。就瓷器起源年代而言,一说是诞生在1600年前的晋代,依据是晋代出现“瓷”字,并出现有关瓷器颜色的描写和瓷器产地的记载;一说是在1300年前的唐代,认为唐代越窑青瓷是瓷器,悠悠历史,千古之谜,因此揭开中国瓷器起源之谜,是本研究的宗旨和主要内容.
“瓷器”的发明始于汉代,至唐、五代时渐趋成熟;至宋代为瓷业蓬勃发展时期,定、汝、官、哥、均等窑。名重千古;元代青花和釉里红等新品迭出;明代继承并发展了宋瓷传统,宣德。成化窑制品,尤为突出;清代风格古雅浑朴,比前时稍逊,却胜在精巧华丽、美妙绝伦,康熙、雍正、乾隆时所制器物,更是出类拔萃,令人叫绝。
瓷器脱胎于陶器,它的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在烧制白陶器和印纹硬陶器的经验中,逐步探索出来的。烧制瓷器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制瓷原料必须是富含石英和绢云母等矿物质的瓷石、瓷土或高岭土;二是烧成温度须在1200℃以上;三是在器表施有高温下烧成的釉面。
原始瓷作为陶器向瓷器过渡时期的产物,与各种陶器相比,具有胎质致密、经久耐用、便于清洗、外观华美等特点,因此发展前景广阔。原始瓷烧造工艺水平和产量的不断提高,为后来瓷器逐渐取代陶器,成为中国人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器奠定了基础。
中国瓷器是从陶器发展演变而成的,原始瓷器起源于3000多年前。至宋代时,名瓷名窑已遍及大半个中国,是瓷业最为繁荣的时期。当时的钧窑、哥窑、官窑、汝窑和定窑并称为五大名窑。被称为瓷都的江西景德镇在元代出产的青花瓷已成为瓷器的代表。青花瓷釉质透明如水,胎体质薄轻巧,洁白的瓷体上敷以蓝色纹饰,素雅清新,充满生机。青花瓷一经出现便风靡一时,成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之冠。与青花瓷共同并称四大名瓷的还有青花玲珑瓷、粉彩瓷和颜色釉瓷。另外,还有雕塑瓷、薄胎瓷、五彩胎瓷等,均精美非常,各有特色。
瓷器是中国人发明的,这是举世都公认的。瓷器的发明是在陶器技术不断发展和提高的基础上产生的。商代的白陶以是用瓷土(高岭土)作原料,烧成温度达1000°C以上,它是原始瓷器出现的基础。
在商代和西周遗址中发现的“青釉器”以明显的具有瓷器的基本特征。它们质地较陶器细腻坚硬,胎色以灰白居多,烧结温度高达1100-1200°C,胎质基本烧结,吸水性较弱,器表面施有一层石灰釉。但是它们与瓷器还不完全相同。被人称为“原始瓷”或“原始青瓷”。
原始瓷从商代出现后,经过西周、春秋战国到东汉,历经了1600-1700年间的变化发展,由不成熟逐步到成熟。
东汉以来至魏晋时制作的瓷器,从出土的文物来看多为青瓷。这些青瓷的加工精细,胎质坚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层青色玻璃质釉。这种高水平的制瓷技术,标志着中国瓷器生产已进入一个新时代。
我国白釉瓷器萌发于南北朝,到了隋朝,已经发展到成熟阶段。至唐代更有新的发展。瓷器烧成温度达到1200°C,瓷的白度也达到了70%以上,接近现代高级细瓷的标准。这一成就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发展打下基础。
宋代瓷器,在胎质,釉料和制作技术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烧瓷技术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艺技术上,有了明确的分工,在我国瓷器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宋代闻名中外的名窑很多,耀州窑、磁州窑、景德镇窑、龙泉窑、越窑、建窑以及被称为宋代五大名窑的汝、官、哥、钧、定等产品都有它们自己独特的风格。耀州窑(陕西铜川)产品精美,胎骨很薄,釉层匀净;磁州窑(河北彭城)以磁石泥为坯,所以瓷器又称为磁器。磁州窑多生产白瓷黑花的瓷器;景德镇窑的产品质薄色润,光致精美,白度和透光度之高被推为宋瓷的代表作品之一;龙泉窑的产品多为粉青或翠青,釉色美丽光亮;越窑烧制的瓷器胎薄,下巧细致,光泽美观;建窑所生产的黑瓷是宋代名瓷之一,黑釉光亮如漆;汝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冠,瓷器釉色以淡青为主色,色清润;官窑是否存在一直是人们争议的问题,一般学者认为,官窑就是卞京官窑,窑设于卞京,为宫廷烧制瓷器;哥窑在何处烧造也一直是人们争议的问题。根据各方面资料的分析,哥窑烧造地点最大的可能是与北宋官窑一起生产;均窑烧造的彩色瓷器较多,以胭脂红最好葱绿及墨色的瓷器也不错;定窑生产的瓷器胎细,质薄而有光,瓷色滋润,白釉似粉,称粉定或白定。
明代瓷器加釉方法的多样化,标志着中国制瓷技术的不断提高。成化年间创烧出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添加釉上彩的“斗彩”,嘉靖、万历年间烧制成的不用青花勾边而直接用多种彩色描绘的五彩,都是著名的珍品。清代的瓷器,是在明代取得卓越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起来的,制瓷技术达到了辉煌的境界。康熙时的素三彩、五彩,雍正、乾隆时的粉彩、珐琅彩都是闻名中外的精品。
明代在釉下青花轮廓线内添加釉上彩而烧成的一种瓷器,由于釉下彩青花与釉上彩绘争奇斗艳,故名“斗彩”。 清代仿铜胎画珐琅效果的一种瓷器。珐琅彩又称“料彩”。
直至发展到了今天,瓷器经过每个朝代的打磨,在不同的时期给我们带来了变化多样、绚丽的视觉盛宴。
其他瓷类名字
三种不同的瓷器所承受的温度。
奇妙冷知识:
1.史前的彩陶纹饰
仰韶文化彩陶几何纹盆
追溯绘画的渊源,首先会想到史前时期那些画在陶瓷上的纹饰。正是由于器表绘有精美的纹饰,考古学家把这些陶器叫作彩陶。
这些彩陶制作的年代在大约距今3000年至5000年间。它们主要分布在黄河流域,最集中的地区是青海、甘肃,陕西南部和河南北部。
马家窑文化彩陶钵
彩陶大多是红色陶质的盆、瓶、盘、豆一类陶瓷日用品,原始艺术家用一种刷笔,醮了黑色、白色以及红色画在器表上。
彩陶纹有两大类,一类是抽象的图案,一类是具象的人、动物或昆虫一类的形象。
图案类的纹饰数量很大,种类也非常多。常见的有水波纹、旋转纹、圈纹、锯齿纹、网纹等十几种。
马家窑文化彩陶漩涡菱形几何纹双系壶
线条画得规整流畅,图案的组织讲究对称、匀衡、变化,疏密得体,并有一定的程式和规则。在甘肃省马家窑一带发现的被称之为马家窑类型的彩陶上,大都描绘水波纹、旋转纹图案。
这些图案匀称、流畅,十分精彩,看上去真有行云流水之感,使人觉得轻松活泼,平和而亲切。
青莲岗文化彩陶钵
面对这些五千年前的历史遗存,我们很容易想象到历史中讲述的原始氏族社会的情景:男人耕作,狩猎,捕鱼,女人从事家务或采集。没有剥削,没有奴役,一幅平等和谐的社会景象。
稍晚于此的半山类型和马场类型彩陶的纹饰则发生了变化,那些锯齿纹、四大圈纹以及蛙纹等显得大起大落,粗犷狞厉,甚至怪诞神秘。
当时原始社会行将解体,社会发生变革,战乱、动荡等不安的情绪也在图案中流露出来。
马家窑文化彩陶弦纹瓶
由彩陶纹图案所引发的联想并不是浪漫主义的主观臆想,在历代图案和图画中,都或隐或显地折射出当时社会风貌的基调和时代的主要精神。这一点,在以后不同时代的美术中我们还会看到。
那些具象的彩陶纹饰更令人瞩目。在西安半坡村遗址发掘出的彩陶上的动物纹虽然非常简练,但表现得很生动:自由自在游动着的鱼,奔跑的鹿,站立吠叫的狗,好象受到惊吓。
从中显示了远古艺术家捕捉动物瞬间特点的才能。在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的一个陶盆上,画着五个跳舞的人,手牵手连成一排,既是一幅描绘舞蹈的图画,又是一个适应纹样的图案。
马家窑文化彩陶漩涡纹双耳罐
半坡村的原始艺术家已经开始把具体的物象变形成装饰性的图案,并在其中注入某种观念。他们把一条鱼的侧面分割为鱼头、鱼身、鱼鳍几部分,用直线、孤线、三角形和圆圈等来表现,这是一种很了不起的创造。
半坡的彩陶盆上还有一种人面鱼纹图形,把人面和鱼形纹样结合在一起,并且组织成很有规则的图案,旁边有一条鱼在游动。这幅构成严谨又略带神秘感的图形,颇使考古学家费解。
他们猜测,这不仅仅是美化器物而已,很可能与庆贺春天到来,祈祷丰收的祭祀活动有关。如果真是这样,那么,这就是艺术史上最早带有原始宗教意义的艺术作品了。
马厂文化锯齿纹双耳罐(福建三明)
此展品为马厂文化文物。通高44.5厘米。罐口微撇,短颈,颈部以黑彩绘网格纹,腹部绘锯齿纹,在锯齿纹间隔的条纹间,以黑彩绘画纹饰。纹饰层次分明,纹饰采用横排手法,既丰富了器物的装饰性,也有助于增强丰富感和饱满感。现收藏于福建省源古历史博物馆。
姜寨人面鱼纹盆
彩绘人面鱼纹陶器最早发现于西安半坡遗址,1954年至1957年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遗址曾出土一批花纹陶器,在表现动植物的花纹中,鱼纹数量最多,最具代表性。
带有鱼纹的彩陶,反映在半坡文化上,形成了早、中、晚期的不同特点。
半坡早期彩陶鱼类纹的形象较写实,常见的是单独的鱼纹,多为平展的侧面形象,以直线造型。比例虽较准确,然略显平板。
到了半坡文化的中期,彩陶上的鱼纹已经富于变化,造型以直线与弧线相结合,圆点、弧线和弧边三角穿插运用,故使鱼纹显得活泼灵动。纹样格式除平展式外,还出现了回旋、跳跃等姿态。甘肃王家阴洼出土的一件彩陶瓶,环绕腹部画着四条不同姿态的游鱼,或舒展平泳,或俯冲疾下,或相对背向地屈身腾跃。构图活泼,堪称原始绘画的佳作。
晚期彩陶上的单独鱼纹,采取了夸张变形的艺术处理。鱼纹头部的变化最大,突出表现了张大的嘴和露出的牙,鱼纹变成上下对称的式样,而且鱼纹用弧条形统一造型,趋于几何形化,富有装饰性。
彩陶文化的繁荣,在美化饮食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原始绘画艺术的发展。新石器时代的大量绘饰,都留在了陶器制品的壁身上。虽说这里的刻画大多还相当稚拙,但其中反复出现的相对集中的纹饰和图案,却以其神秘的原始意味,让你咀嚼不尽。最著名的人面鱼纹彩陶盆,在彩陶盆内壁上的人面鱼纹图,无疑是最引人入胜的绘画珍品,也是最让人说不尽的文化符号。
彩陶人面鱼纹陶盆,纹饰神秘莫测,令人回味无穷。这种黑色纹饰一般都被描绘在大口圆底的红陶盆中,盆沿一周有奇特的符号。而人面鱼纹呈圆形构图,画面由人头和鱼组成。人面鱼纹盆1955年被发现,盆高16.5厘米、口径39.5厘米。此盆由细泥红陶制成,敞口卷唇,盆内壁用黑彩绘出两组对称的人面鱼纹。人面概括成圆形,额的左半部涂成黑色,右半部为黑色半弧形,可能是当时的文面习俗。眼睛细而平直,鼻梁挺直,神态安详,嘴旁分置两个变形鱼纹,鱼头与人嘴外廓重合,加上两耳旁相对的两条小鱼,构成形象奇特的人鱼合体,表现出丰富的想象力。人头顶的尖状角形物,可能是发髻,加上鱼鳍形的装饰,显得威武华丽。
圆圆的脸上有一对笑眯眯的眼睛,鼻子像倒立的“T”,嘴巴笑哈哈地大张着,嘴两边噙着两条鱼。它究竟表现什么含义呢?令人觉得神秘莫测。人面鱼纹彩陶盆呈现了鱼与人面相结合的奇特形象,比较常见的有:鱼寓于人面的复合形象。人面的嘴的两旁对称地各衔一鱼,人嘴外廓与鱼头构成共鱼形;人面寓于鱼的复合形象。在鱼纹头部圆框中填入人面图像。这两种图。其巧妙的构图和神秘的内涵一直为世人所关注。有人认为,这种鱼与人面相结合的形象,人和鱼互相寄寓,又互相转借,意味着人和鱼是交融的共同体,被人格化了的鱼类图像和各式鱼类图纹可能是半坡部族的图腾,具有氏族保护神的性质。
在半坡遗址的发掘中,共发现七件绘有人面纹的陶器,除两件较为完整外其他五件均为残片。人面鱼纹彩陶盆上面人物的面部浑圆,眼睛或睁或眯合,头顶饰鱼形装饰或为半圆形束发。耳际腮边各饰有不同方向的鱼纹。有三鱼形高髻,眉以上涂黑,双目眯成一线,鱼衔着双耳,又与人面复合,造型极为生动亲切。
无独有偶,在临潼姜寨遗址的文化遗存中,也发现了几乎相同的人面鱼纹彩陶盆,除了人面眼睛画出了轮廓、两耳旁的饰物变成了朝上翻翘的羽状物外,其他部分,包括下方单画的整鱼,都历历可见,不仔细观看,还会以为它们是同一件作品呢。
根据仰韶人多邻水而居、渔猎仍为重要生活来源的情况,这幅画面很容易让人推想到这是当时捕鱼、食鱼生活的反映。然而细细推敲,就会发现事情并不如此简单。在整个图案中,似乎鱼占着更多的画面,或者说鱼包围了人面。
鱼形或鱼的变形是在人面的顶部、两眼旁和两颊旁,而并不在人面的嘴中;鱼是全身的,人面却只有图案化的圆形标示出头的轮廓,显示出是人以鱼为装饰的情形,甚至可以说它更是鱼的精灵的形象显示。
人面鱼纹图案无论是在半坡还是在姜寨,都不是画在一般的陶器上的。它们只见于一种浅底有孔的彩陶盆上。而这种陶盆都只有一个特殊的用处,就是作为埋葬小孩的瓮棺上的盖子。瓮棺葬曾是仰韶文化中普遍施行过的一种葬式,即专门用瓮作为葬具来埋葬夭折的儿童,它的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在每个瓮棺的盖子底部都留有一个小孔,对此,专家们已基本认同,这是作为死者灵魂的出入口而设置的。山顶洞人赤铁矿粉所传达出的灵魂观念,在这里获得了遥远的回应。
从陶盆绘画的线条、统一的形制看,似乎更多地带有图案化、符号化意味。先人们肯定想用他们的绘制,表达某种心愿或意念。
人面纹也是半坡类型文化彩陶上的一种独具特色的纹样。甘肃省正宁县宫家川就出土了一种在瓶腹上满绘着人面图像的葫芦形瓶。人面獠牙突露,双目眦睁,威武猛厉,表现出超人的勇力。
目前学术界对于人面鱼纹的研究已经出现了近三十种说法。有的认为它反映了远古的图腾崇拜,有的认为是巫师面具,还有的认为是水草鱼虫或婴儿出生图。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种猜想:
一是图腾说。图腾崇拜是远古先民精神生活和原始信仰寄托的象征,他们通常将图腾徽号镌刻或绘制在某些器物上。半坡人临水而居,这种鱼与人面相结合的形象,人和鱼互相寄寓,又互相转借,意味着人和鱼是交融的共同体,被人格化了的鱼类图像和各式鱼类图纹可能是半坡部族的图腾,具有氏族保护神的性质。古代半坡人在许多陶盆上都画有鱼纹和网纹图案,这应与当时的图腾崇拜和经济生活有关,半坡人在河谷阶地营建聚落,过着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定居生活,建营采集和渔猎,这种鱼纹装饰是他们生活的写照。人头上奇特的装束,大概是在进行某种宗教活动的化装形象,而稍有变形的鱼纹很可能是代表人格化的独立神灵——鱼神,表达出人们以鱼为图腾崇拜的主题。
二是面具说。远古时代,人们无法对自然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先民们需要乞求神灵保佑,驱除内心恐惧,于是巫师这一沟通人神的古老职业应运而生,“人面鱼纹盆”便是巫师作法时需要佩戴的一种面具。
三是祖先形象说。原始人无法理解自己是从何而来,半坡人临水而居,看到鱼儿生活在水中,便认为自己的祖先最初就是鱼的形象。
四是权力象征说。有专家认为人面鱼纹是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权威性的有所特指的图像。很大程度上是权力的象征,氏族部落里谁持有这个图像谁就具备了支配他人的绝对权力。
此外,在先秦典籍《诗经》、《周易》中鱼有隐喻“男女相合”之义,以此推之,这人面鱼纹也应有祈求生殖繁衍族丁兴旺的涵义。无论半坡人用它表达什么思想意识,他们能够把如此丰富的社会内容凝聚于绘画艺术之中的这种创作动机,都是令人惊叹的。这也正是原始艺术的伟大之处。在创作之初,也许它只具有某种特定的含义,然而它的形式里面包含了人类的一种最珍贵特性——实践中的自由创造。这便使它毫无例外打上了美的烙印。
至于人面鱼纹盆沿的刻画符号是否属于文字。尽管学术界仍在争论,但从考古资料发现,在关中地区十多处史前遗址出土了与半坡相同的刻画符号,而且都刻画在陶钵口沿的黑色宽带上,这种现象是否告诉我们,半坡类型的刻画符号即使不是文字,最少也是一种在特定范围内通用的具有一定含义的符号?一览无余的图画和文章倒是通俗明了,但半坡彩陶的神秘却令人不能忘怀,人面鱼纹彩陶盆的纹饰则更令人费解。且这种人面鱼纹在其他文化的彩陶中均未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