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雨走了几步,感觉肚子饿了,可转移的时候没带干粮。那时他们认为去城里很近,很快就到了,所以没带干粮,只是灌了一壶水。现在感觉饿了,却只有水,结果是越喝越饿。天也黑了,他分辨了一下方向,想去庄稼地里看看有什么可吃的。他沿着田间小路往南走,路上没有行人,远处吹来的微风带来一丝似有似无的凉意,他这才感到衣服沾在身上很难受。周围的田野和村庄都是陌生的,也不知道敌情怎么样,他不由提高了警惕,摸摸自己的手枪。他往前走了几十米,忽然听见有人叫,他不知道那是死人还是活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不由得后背直发凉,头发简直要竖起来。他端着枪向四外看看,没有看见一个人影,于是便又往前走。他走了几步,又听见有人叫,四外一看,从路旁的庄稼地里出来了一个人影。宁雨看不清他是谁,不敢走近,叫道:“你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那人才说:“我也是中国人,别开枪。”宁雨听出他的口音,确信他不是鬼子了,才向前走。他走近一看,不由地踹了他一脚,兴奋的叫道:“原来是你啊,可把我吓死了。”二人便抱在一起。原来这人竟是冯洪国,冯老将军的大公子。二人各自诉说各自的经历,都兴幸又活了下来。原来冯洪国在转移的时候,和大部队走散了。他不敢走大路,便伏在玉米地里,等天黑了才敢出来。他们本来也不太熟,只是认识,但死里逃生的共同感受,拉近了二人心里的距离。
二人从庄稼地里刨了两块地瓜,胡乱吃了,感觉就不那么饿了。他们决定,趁天黑敌人看不清,赶紧走出这危险的地方。这时天已全黑了,宁雨问:“往哪个方向走呢?”冯洪国看看天,说:“那不是北极星吗?咱们只要背对着北极星走就行了。”夜里走路感觉轻松,但他们不认得路,所以在田间小路上走了很久,才找到大路。上了大路速度就快了,他们一口气走了几十里,穿过一个又一个村庄,最后也不知道到了哪里,都感觉累了,于是坐在一个土堆旁休息。他们又困又累又饿,一坐下便觉得眼皮发沉,顾不得蚊虫的叮咬,靠着土堆睡着了。好在当时是盛夏,不用担心着凉。他们一觉睡到黎明,睁眼一看,身边的土堆原来是坟,他们竟在坟地里睡了一夜。二人心里腻味,站起身又往南走。他们走了几步,听到自己肚子里咕咕直叫,这才想起都一天没吃饭了。他们无力再往前走,想找点吃的东西。他们转了一圈,发现不远处有一片西瓜地,绿油油的。他们很高兴,四处找看瓜的,想买几个。他们找了很久,喊破了喉咙也没有找到。二人一想,吃个西瓜也算不了什么大事,于是一人摘了一个,用军刺切开,不由分说便吃起来。他们吃完了西瓜,感觉不饿了,于是站在路旁撒尿。这时只听有人喊叫,他们扭头一看,只见一个五十来岁的老汉快步走过来。老汉看见他们旁边的西瓜皮,生气地问:“你们为什么不叫人,就吃我的西瓜?”宁雨笑道:“我们找了你半天,嗓子都快喊哑了,你怎么不答应?”老汉也笑道:“我刚才拉屎去了。这泡屎憋了一宿,拉了两袋烟的工夫,听见了也没办法。大小伙子吃个西瓜,能顶多长时间?你们还是再找点吃的去吧。”二人点头称是,老汉开始打听前线的战况。二人有气无力地说:“二十九军败了,北平完了。”三人都沉默了。突然,三人不约而同地吼道:“不会的,决不会!”二人站起身,向老汉道过谢,接着往前走。
他们往前走了不过二三十里,感觉又饿了。这时太阳升起来了,天也热了。他们远远地看见路上有一个一人来高的大食盒子,却不见抬盒子的人。二人眉开眼笑,快步走过来,打开一看,这个大食盒有三层,最上面是拼盘,中间是几十个大白馒头,最下面有个带血的猪头。二人馋得直流口水,吃了两口,宁雨说:“快抬走,抬到没人的地方再吃。”他们重新把食盒装好,抬起来就走。他们走出几十米,只听后边有人边追边喊:“快放下,那是俺们给死人上供的。”二人把食盒子放下,回过身来,掏出手枪也不说话。来人走近了,看见黑洞洞的枪口,声音低下来,问:“你们为什么动这个食箩?”宁雨一字一顿地说:“我们都是从前线下来的,两天没吃饭了,明白了吗?”来人嚅嚅地说:“可我们回去怎么交待呢?”冯洪国不耐烦地吼道:“你们就说遇了上抗日的队伍,劳军了。”来人只好扭头回去了。二人把食盒抬到一棵大树下,就开始吃起来。宁雨拿着一个大馒头,边吃边说:“这肯定是女婿给丈人家送的。老丈人今天出殡,女婿送的供品。”冯洪国说:“可惜这个猪头了。要是熟的,再有瓶酒就都齐了。”二人大笑。他们吃饱了,看着猪头犯了难。没锅没灶,没办法吃,天太热又保存不住,二人争论了半天,最后只好把猪头扔掉。他们走出老远,还忍不住回头看那个猪头。
天越来越热了,二人坐在小河边休息。宁雨洗了把脸,说:“昨天真见鬼了,战斗的地点离北平城很近,战斗打响以后,北平的城防部队应该知道,可是援兵为什么没到呢?再有,从出发到三岔路口,前后也不过只有一个小时,敌人是怎么得到的情报,怎么有时间去设伏呢?”冯洪国愤怒地说:“我感觉二十九军出了内奸,有人出卖情报。”宁雨问:“对,我也感觉出来了。你说说是谁?”冯洪国想了一下,说:“我要是知道是谁,早把他毙了,还在这里废话吗?”宁雨叹口气,没有说话,见冯洪国掏出一枝钢笔,便要拿过来看看。冯洪国没有同意,重新装好,说:“这是从苏联买的,坏了没地方修。”宁雨没听过苏联一词,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问:“什么是苏联啊?”冯洪国这才说:“苏联是个国家,在我们北边。那里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人民生活可幸福了。”宁雨这才说:“我听说有英国、法国、美国、德国等等,一听就知道是个国名儿。这个什么联,怎么这么怪呢?”冯洪国说:“你说的英、法、美,都是简称。其实英国原名英吉利,法国原名法兰西,美国原名美利坚,德国原名德意志。苏联也是简称,全称是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宁雨被这么多洋词搞得有点晕,想了一会才说:“原来是这样,那苏联是不是还可以简称为苏国呢?”冯洪国有点吃惊,只好给他解释说,这个苏联就是俄国。当年俄国发生了革命,推翻了沙皇政府,建立了新国家,就叫苏联。宁雨明白了,感觉冯洪国知识太丰富了,世界各国的事都知道,自己跟人家比,就如同井底之蛙一样。不过,冯洪国太赞美苏联了,说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民生活特别幸福。宁雨听了虽然有些向往,但感觉他说得言过其实,世上哪有那么好的地方?
傍晚,他们找到一个兵站,由于天太热,他们已经是大汗淋漓。接待他们的是一个戴眼镜的文职人员,这个文职人员吸着香烟,喝着茶水,吹着风扇,一边给他们登记,一边慢条斯理地询问他们的战斗经历。当他听说站在自己面前的竟是冯洪国时,不由得大吃一惊,问:“你是人是鬼?”冯洪国笑道:“你怎么说话呢?我当然是人了。”那人赶紧站起来敬礼,陪笑道:“听说你已经光荣了,怎么又活了?”宁雨解释说:“战场上什么情况都可能发生,不可靠消息很多,有什么出奇的?”那人于是不再盘问,放冯洪国进去了。宁雨也跟着往里走,那个文职人员冷冷地说:“你站住,说说你的经历。”宁雨也没多想,如实把战斗经历讲述一遍。那个文职人员抬起头来,皮笑肉不笑地问:“你是故意钻到汽车底下的吧?”宁雨腾地站起来,说:“你怎么说话呢?我被死尸压住,喘不过气来,不往车下钻就会憋死。”那人又问:“那你为什么不出来救师长,等到傍晚才出来呢?”宁雨不耐烦地说:“我当时也想扒开死尸出来,但使不上劲,扒不开。”那人又问:“那你后来是怎么出来的?”宁雨说:“我是用脑袋硬把死尸顶开才出来的。”那人不依不饶,又问:“你一开始为什么不用脑袋顶开?”宁雨知道他怀疑自己,只好耐心地解释说:“我一开始没有想到这个。就是后来,我也不知道能不能顶开。你们没经历过,给你们说你们也不相信。”这时又过来一个瘸腿的老兵说:“算了,算了,能活下来就不错了,进去吧。”冯洪国也在一旁说情,宁雨犯了倔俾气,就是不进去。
宁雨越想越有气,正想离开这家兵站,只见小段开着新闻采访车过来了,问是怎么回事。宁雨上了他的车,诉说在这里受的气。小段笑道:“这就别怪我说你了,你真是太实在了。活着回来的只有你们二人,怎么说还不全都由你们吗?你们为什么不把自己说得象个英雄呢?”宁雨说:“那么说我脸红,感觉对不起自己死去的兄弟们。我一看冯洪国顺顺当当地进去了,也没多想。”小段说:“你也真是,哪有你这么实在的?听你一说,我想起了上学时看的一本外国小说《战争与和平》,那里描写的情况和你的经历相似。”宁雨没看过,于是想听听。小段说:“小说上写一个年轻的骑兵罗斯托夫,第一次参加战斗,冲锋时马被打死了,他从马上摔下来。安德烈公爵是个团长,他们团当时是预备队,他还没上战场就被炸伤了。我当时感觉真没劲,一点都不象英雄,作者为什么这么写?”宁雨也问为什么,小段说:“我现在想明白了。这两个人都是小说的主人公,不能轻易死了,他们死了作者还写什么?既参加激烈的战斗又不能死,作者怎么办?就是出意外。宁可让他们不象英雄,也要使他们活下去,这样作者才能写下去。”宁雨一开始还明白,后来越听越糊涂,于是改变话题问:“你们是怎么出来的?”小段说:“战斗刚打起来,我们就撤离了。那时敌人还没上来,所以还比较顺利。这么说,冯洪国没死,可新闻已经发出去了,说他死了,来不及修改了。”宁雨说:“战场上这种情况多了,不出奇。冯老将军要是见到自己的儿子起死回生,还不得高兴死?”
路旁有一棵茂盛的大枣树,枣树下有一家小饭馆。这家小饭馆是用木板当墙,房顶上盖着茅草。二人把车停在外面,进去吃饭。来这里吃饭的都是那些小贩、短工、手艺人、车夫等,谈论的话题都是粮价、肉价、工钱等,正在发生的战争好象与他们全无关系。小段和宁雨一进去,他们都投来好奇的眼光。二人也没打算在这里大吃大喝,所以点了一盘油炸花生米、一盘大葱炒鸡蛋、一盘肉焖子,就开始喝酒。宁雨叹了一口气说:“二十九军余部都撤到哪里去了?不至于都死了吧。”小段说:“我听说,宋军长昨天晚上就带人去保定了,留下张自忠善后。”宁雨说:“这个差使可不好干啊,弄不好惹一身臊。”小段笑道:“他也不想干,我听说他接手的时候都哭了,对宋哲元说,你成了民族英雄,我成了汉奸。他是忍辱负重。”宁雨拍着桌子说:“这太不公平了。打了败仗,都有份,要走一块走,要死一块死,还有人当英雄,有人当狗熊,这叫什么事?”小段说:“别说了,官场险恶,总得有人背黑锅。北平丢了,我最担心的是保定怎么办。”宁雨喝了一口劣质的二锅头,吃了口菜,说:“保定西有太行山,东有白洋淀,正是用武之地。”小段兴致勃勃地问:“哦,怎么用武,说来听听。”宁雨侃侃而谈:“如果我有指挥权,就把主力部署在太行山脚下,威胁敌人侧后。敌人来了也不和他们打,把敌人引诱到山里,乘他们人困马乏时消灭他们。同时再把一个师部署在白洋淀里,化整为零,以连排为单位,昼伏夜出,不断骚扰敌人。这样虽然不一定能守住保定,却也可以有一番作为。”小段问:“太行山区适合和鬼子周旋,我明白,白洋淀也有那么大用吗?”宁雨不耐烦地说:“你没看过《水浒传》,宋江等好汉在水泊梁山三败高太尉吗?”小段说:“高见,只是保定的正面呢?”宁雨搔搔头皮说:“鬼子侧面受到威胁,自然就减轻了正面的压力。如果侧面多打胜仗,鬼子就是占了保定也睡不好觉。”小段拱手说:“佩服,佩服。只是你的部下都没了,以后打算怎么办?”宁雨说:“我想回我原来的驻地,等候上边的安排。”小段说:“那就先回保定吧。”
二人回了保定,宁雨便去他原来的驻地了。小段的记者站从北平撤到保定,召开了一次会议。这些记者们聚在一起,都开始发牢骚。一个胖记者说:“真没想到,二十九军也十来万人呢,这么快就完了。”一个高个子记者说:“唉,二十九军人心也不齐,高层里面总有人想保存实力,幻想和鬼子和平共处。但那是一厢情愿,鬼子不会和中国和平共处。实在不行了才备战,为时已晚。”胖记者问:“那个主和的人是谁?”瘦记者笑道:“这你还不知道?不就是张自忠吗?他一向亲日,春天他还带人访问过日本,现在做了北平市长,还不是和张邦昌一样,是个傀儡?”胖记者说:“汉奸真可恨,真丢人。要是我,是打死也不干的。”高个子记者说:“别说大话了。现在北平失守了,就该保定了,保定可怎么办啊?”那个胖记者说:“哼,还能怎么办?早晚也得扔给鬼子。”他这种情绪迅速扩散,大家都不说话了。小段想起宁雨的话,说:“也不能那么说,保定正是用武之地。”大家眼前一亮,问:“你小子别光说大话,现在鬼子不好惹,你怎么用武啊?”小段把宁雨的话重复一遍,这时就听有人说:“好啊,好啊,保定是用武之地。”大家回头一看,原来是站长到了。这个站长四十来岁,黑脸堂,戴着眼镜,长得很敦实。他身穿灰色中山装,留着中分头,手摇折扇,坐在桌子后面说:“小段,你还懂军事啊?”小段忙说:“那些话的原创也不是我。”站长笑道:“你就别谦虚了,记者懂军事的不多。我打算提拔你当我的副手,如果我不在,你就说了算。”小段忙说:“比我强的多了,还是找他们吧。”站长说:“你就别推辞了。难得你现在还这么乐观,这么有见解,我不提拔你提拔谁?大家有什么意见?”其他记者没有说话。站长说:“开完会发个正式文件,就这么定了。”
小段得到意外的提拔,暗想:“我的命怎么这么好啊?把别人的话重复了一遍,就得到了赞赏。可悲的是宁雨,脾气太正直了,不会包装自己,那怎么行呢?”要知宁雨还会遭遇什么,请读下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