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律皓南将自己关在帐中,反复掐算宋国国祚,百余年的国祚竟无变数,他扫落手边一切,心绪激动,无法平静。
耶律隆绪的直言不讳,代表他铁了心不愿再战,除非对耶律隆绪施以迷心大法,控制其心神,否则绝无让他改弦易辙的可能。
可是考虑现实,他又清楚的知道,现下宋军士气如虹,辽军士气低迷,他身负重伤,不能上阵,也无法开启天门阵,即使在背后运筹帷幄,以两军当下的情况,加上天道所定,即使出兵,也不能从根本上扭转乾坤。
耶律皓南服下药,休息了些许时间,终于踏出了这个他有半余月不曾离开的帷帐。
“丞相大人!”
营地的士兵,见到他出来,纷纷向他行礼问候。
耶律皓南恍恍惚惚地看着这些他随手可弃的棋子,面无表情的朝外走去,仿佛要循着日光,走到天的尽头。
他一直走着,走到一片高地,仍是风雨千山,独自而行的冷傲。
远方的澶州城,壁垒森严,安如磐石,就像是宋国臣民同心抗辽的决心一般,坚不可摧。
他抬首又望向天空,没有战火硝烟的弥漫,无垠的天际显得格外清朗,日正高悬,冲淡了冬日的寒意。
他似乎已经很久没有见过这样平静澄澈的青天了,左手手指不自觉的屈动测算,没有群星的白日,他是否可以测算出天机吉凶,然后拼力一搏,改天换日?
天边浅淡的白云,漫不经心的飘荡着,仿佛要融化开来。
行宽天下,守意四方,以战止战,苍生为重!
此刻,他居然再度算到自己的命数,不再是当年的争战天下,开创新朝,而是行宽天下,守护苍生,命数中竟再无复国希望。
他为何要去回护天下苍生?
天下苍生又几曾善待过他?
可笑至极,荒唐至极!
冬风刮过,吹散日光的热力,从未有过的冰冷席卷周身。
昏迷的半月,物换星移,宛若几度春秋流逝,白云苍狗,变化之大,令他猝不及防。
“咳——”
耶律皓南按着自己的心口,他的心在强劲有力的跳动着,谁能想到它曾离开过六年之久。
天若有眼,神若有灵,何不见他摒弃外物,耗尽心血,付出了一切,放弃了一切,甚至把命,把心都献给了复国大业?
这条路太长,太累,他一路前行,独自背负的沉重与疲乏,从不曾有过半分后悔,只是走到最后,舍到最后,终归空空如也,万般不得。
耶律皓南狂笑不止,天意从来高难问,所以,与天相争,恣意畅快,与天相斗,其乐无穷。
他努力过,付出过,行止无悔,俯仰无愧,却到底还是敌不过天意不改,大势已去。
万丈高台,独身而立,倾覆之时会跌的比任何人都更重,更痛。
可明知徒劳无益,复国无望,他劈云斩月又为何如?
他渐渐止住笑,就算再怎么信人定胜天,他也明白有些定数的确无可更改。
决情定疑,万事之基,他教会了耶律隆绪,如今是时候教会自己了。
拿起是一种实力,而放下又何尝不是另一种智慧。
耶律皓南回到营地,不经通报就直接走入王帐,耶律隆绪与萧绰被他一身苍白倦容惊到,同时也发现他周身虽然依旧散发着淡漠疏离,但已不再有往日的骇人戾气。
“宋国对幽蓟十六州一直耿耿于怀,虽然做的不明显,却也始终养精蓄锐,伺机北上,如今即使要议和,也绝对要让宋国放弃攻取幽蓟地区的企图。”
萧绰见他同意议和,不由大喜,道:“皓南有何计策?”
“赵恒不似其父,乃无勇无谋之辈,且畏辽如虎,微臣以为可遣降将从中斡旋,以攻战相胁迫,是最佳的方式。”
“宋室怯战,以战迫和……”耶律隆绪沉吟,纵然大辽亟愿罢兵言和,也不可输了阵势。
“并且,要宋廷归还后周从大辽手中夺取的关南之地,赵恒恐后世唾骂定然不愿割地,此时便退而求其次,要他赔款,否则就让赵恒知道,一旦黄河封冻,我大辽铁骑仍可趁势过河,兵临东京汴梁。”
耶律皓南从容道来,平静的像是在叙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而不是左右辽宋,乃至整个天下时局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