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废墟城的第一天工作日,但大厅里的人不算少,大概是因为上班族都不想占用自己的休息时间过来。
看着人群流动,一切好像如此普通,但服饰和装潢还是看得出,这不是过去了。
这并不是故乡,这是人类的新家园。
“临寂,我突然想到,驾照还用考吗?三百年前的是不是不能用了?”
“不用的,我知道你以前有驾驶证。机动车的操作并没有变动,并且你开的是左舵车,所以重新熟悉就好了,我现在正好带你过去激活。”
排到他们的时候,临寂接过轻的临时身份证交给窗口后的小姐姐:“她的身份证还在办理,麻烦你给她重新注册驾驶证信息吧。”
不愧是坐在窗口后的工作人员,小姐姐非常干练,丝毫不紧张:“好的,临寂先生,您客气了。轻小姐,请问您过去开的机动车类型是?”
“可以了,您领取到身份证后同时就可以查阅到自己的驾驶证信息。”
但是轻反而比较忐忑,因为她观察到了一个细节。
从刚才临寂的沟通可以看出来,自己能够重新注册到驾驶证是因为临寂知道她以前有驾照,同时正好是左舵车的。虽然说自己这种三百年前的断层老阿姨应该是废墟的个例......废墟并没有保存到三百年前的公民信息,当初放逐的时候基地人员把人类各种科学技术都保存了一份在飞船上,但是却并没有提供各种社会数据信息。
因为在他们看来,被放逐就是被放弃了,以后都不可能用到这些信息了。即便个体还记得自己的这些信息,但是在官方查无此人,身份和不被认可无二。
想到这里,轻已经能够理解,为什么废墟的科技这么发达,还是需要耗费时间给每一位居民颁发一张实体的身份证。
身份证是自我向社会证明身份的平等工具,出门在外当需要查阅自己的身份,你只需要拿出它。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身份证有可能被伪造,所以有关部门会有自己独特的标志来辨别真伪。
然而这种单向证明的情况存在于社会认可你这个自然人的情况下,如果社会的数据库里查无此人,而你没有一张在手的证件,那你将无凭据,也就陷入了所说的“如何证明你是你自己”。
换句话说,身份证是个人身份得以双向确认的桥梁。
临寂已经从那边和人问候完,拿着一个小牛皮纸袋回来了。
“办完了,我们走吧,轻。”
“谢谢大佬今天上午带我。”轻一上车就笑嘻嘻地拉下安全带看向临寂。
“不用客气,你看看这里面是你的资料。”
轻拿起那个颇有厚度的牛皮纸袋,右下角用墨水印了几个字。
“你好,轻。”
你好,未来。
“想吃什么?”临寂转动方向盘,等待着她做决定。
“好像没有什么特别想或者特别不想的,毕竟三百年没吃东西了,吃什么都是好的。”轻揉了揉自己的肚子,“大佬带我吃饱我就满足了。”
大概是觉得她很好玩,临寂脚下微微提了点速:“那就我带你去一家餐厅。话说你以前在实验室的时候也是这样吗?”
她挥舞手中的拳头:“那可不!我外婆那个时候有一个流行语怎么说的来着,‘干饭人都是人上人’,只有对干饭充满动力,才能完成更多的科研项目嘛。”
“那我来给干饭人解释一下刚刚不方便在那里解释的内部问题吧。”
嗯嗯!
“其实很简单,我们的信息通讯保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很大的挑战,以往在你们那个年代除加强技术把关之外做得更多的是多重信息验证,比如登录账号向绑定手机发送验证码,或者是设置密保问题。但是当个人被控制之后,这些信息都是唾手可得的。甚至在汤姆•克鲁斯主演的《碟中谍》系列第五部就有调换冒充对象身份信息的环节。”
临寂也看这么早的电影?
“所以我们的思路是,把一把强力锁设定为同时几把钥匙才能打开,让这些钥匙分别拿在不同的人手里。”
“这些’钥匙’会分别对应亲友和一个陌生人随机抽取的部分信息,具体情况只有永远中立的后台系统才会知晓,工作人员只能得到一部分信息,确保了个人隐私。当然系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编码方式,身份证号除去出生年月性别等基础信息之外,剩下后几位的随机数字,实际上正是后台对于关联人员的编码。基于此,即便有人想要调换信息也并不知晓最后六位数对应人员和内容顺序。”
“我记得曾经有人说最多经过七个人你就可以认识世界上的所有人,但这只是理论上的,要找到那个陌生人是不可能的。”轻打趣道,“大佬厉害了,请受小的一拜。”
“其实也是因为21世纪隐私泄露过于严重,导致了传媒的负荷运转,传播学’沉默的螺旋’等理论从形成又逐渐失效,成为反螺旋,走向失控。废墟吸取了这点教训。”
如果在当时,我们能在信息多端整合技术广泛运营的同时,加以多重保障确保隐私,是不是很多危机不会那么轻易诞生?总教他能轻易拿到那么多人的遗传信息和病史?
可是历史反反复复上演,人类却在不断重蹈覆辙。
我们在后退,直至无路可退。
唯余一声叹息。
“但是本人所持有的那把’钥匙’应该是能直接打开锁的,只是依旧得不到另外两把钥匙的信息?”
“对,就比如我们也并不会向本人公开全部的基因序列,有的信息知道了并没有好处。”
这让她想起了高中学生物时老师教的用以携带氨基酸的tRNA上反密码子与mRNA密码子的验证关系。
不过生物奥秘永远是神奇的,遗传信息的简并性使得tRNA和氨基酸的关系不是一一对应,而是映射上射箭般的多对一。
“临寂,我曾经的高中生物老师给我们说过这样一句神奇的话。”轻双眼微眯,望着窗外擦肩而过的车辆,思绪悠长。
“假如现在有一台时光机,你们穿越到20世纪开始的任何一个时间,你们的生物知识量都让你们分分钟拿诺贝尔奖。”
台下的少年们露出了不可置信的笑容。
讲台上的人丝毫不恼怒:“同学们,你们该为生活在这个能学习到生物等科学知识的时代而自豪,知识的发现、技术的进步都是很迅速的,尤其是生物学领域。20世纪以来生物学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认知在不断被推翻重建。回到过去能拿诺贝尔奖并不是什么笑话,这是对一个时代全体生物人的集体认可。你们站在前人的肩膀上。”
任何一个时代的科学发现和媒介一般都具有不可替代性,一个课题渺小的一小步放在过去都是里程碑式的跃进。
旭日灿烂如海浪,照耀在他们的发间轻扬,顺着时光流转,周而复始。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