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人去了外祖父家。
外祖母很高兴,说我难得来一回,非要带我去四处逛逛。我看着外祖母,发现她与母亲不仅长得像,连性格也有些像。
我去的这天是元宵节,月上柳梢头,外祖母带我去灯市看花灯。
元宵节的花灯总是泛滥成灾。天上飞着天灯,河里游着河灯。灯市上又卖着许许多多或鲜艳或普通或奇形怪状的花灯。
说实话,我并不不怎么喜欢元宵节,那些灯笼里燃烧的油烟味着实难闻。
但外祖母却喜欢凑热闹,一个劲儿往人堆里扎。我看着依旧老当益壮的外祖母苦笑连连。
由于人太多,没一会儿我和外祖母便被人群冲散了。
这下连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我闭上眼,小心地搜寻外祖母的身影。
走了没一会儿,忽然有人牵住了我的手。
我一愣,睁眼。
长身玉立的少年脸上戴着半块银制鬼面具,面具做的十分精致,每一道刻纹都似精心雕琢一般,极尽细致。
他星曜般的眼里倒映出我的身影,嘈杂人声中,我听到他清朗的声音对我说:“给你。”
我看了看他伸出的手中那块和他脸上完全相同的面具,哑然失笑。
宋信之摘下面具,垂头丧气道:“夭夭,我们不成亲了好不好,你别不理我……”
我笑看着他。
他又鼓起勇气拉起我的手看着我的眼睛说:“这些天我很想你……”
我突然有些想抱抱他。
但我还没来得及下手,外祖母就在千钧一发之际找来了。
外祖母一脸惊奇地看着宋信之,目光在他身上四处打量,啧啧道:“你就是太子啊?听说你退了我家夭夭的婚?”
我心虚的抽回手负手看着别处,宋信之则惊恐摆手的语无伦次:“不……不是这样的……”
外祖母嫌弃道:“不是这样是哪样啊,得了得了,哪来的回哪去。”
宋信之委屈的看着我,我从他手里拿了枚面具,然后很愉快的把他赶走了。
外祖母拉着我的手,迅速从我手中夺过面具。
“啧,小东西还挺别致。怎么,对人家有意思?”
我目送宋信之远去,闻言道:“有些事从来就不是平等的,比如爱情;而有些东西又不是荣华富贵或是爱情可以取代的,比如自由。在爱情与自由之间,我选择后者。”
宋信之和我之间从来就不平等,他以后会有后宫三千佳丽,但我若是嫁给了他,我便只有他了。
外祖母一脸惊异,手里拿着面具在我眼前挥了挥:“不错啊,小小年纪觉悟这么高。”
我可不可以不尊老?!
后来我缠着外祖母给我讲母亲的故事。
外祖母好像也挺想诉说这段辛酸往事的,于是给我讲了一段我并不知道的事。
母亲光鲜的婚礼下,其实埋葬着父王的爱情。我真觉得外祖母在胡诌。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说的便是那名叫顾盼兮的女子。
十七岁时,母亲带着一身美名重返战场。
外祖母说母亲自小便想建功立业,保家卫国。所以她自小习武,做的事吃的苦连男子也要饮恨三分。
哪知一进军营就碰上了父王。
父王比母亲大五岁,十二岁时便在军中刀口舔血了。母亲一厢情愿的认为,只有父王这样的人才能配得上她。
母亲是天之骄子,仅一年就让父王对她刮目相看,被破格提升为百夫长,后来又成为副将。
成为副将后,她更能施展她的才华,发明了摩斯密码传递密函,又制造了许多威力巨大的炮火。
母亲一再告诉我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她自己就学的炉火纯青。
她用她所学的数理化,勘测地形,观星识云,制造药火,一次一次立下战功,也一次一次带领士兵死里逃生。
就这样,母亲凭借她出色的智谋,一路高歌猛进,最终名正言顺地站在父王左右。
但她十七岁回京时却被人挖了墙角。
挖墙脚的这人叫顾盼兮,是个俘虏,听说是云国的哪个公主来着。可一旦被抓,尤其是被抓到军营里,那妥妥的只能变成个军妓,顶多是个高级点的军妓。可父王却不知为何看上了她,甚至整日带在身边。
那时军中总有传言,说父王迷上了云国派来的细作,母亲地位岌岌危矣。
母亲看着那巧笑嫣然,倾国倾城的公主,冷冷一笑。
母亲是个不服输的,打仗时愈加骁勇善战,她听说这个什么公主是偷跑出来的,很少有人知道她的真实身份。
话本子里有很多这样的桥段,偷偷出逃的公主和敌对国家的王爷,最终在话本里都会衍生出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在这样的戏剧冲突下,然后什么国什么家都会一齐抛到脑后,纷纷成为他们爱情之路上的垫脚石。
当然,最终两人都会经过重重磨难相亲相爱的在一起。
我猜想母亲估计也是这样想的。
既然很少有人知道这个顾盼兮是公主,那她就偷偷了结了她,叫她有去无回。
但父王着实将人保护的太好。
母亲思来想去,最后在父王带顾盼兮回京留她一人驻守边关的时候,直接越过父王,向皇上请旨带了三十万大军去灭了云国。
虽然没跟父王商量,但父王明显是同意的。
于是顾盼兮在母亲的一番暗箱操作下,连云国什么时候被灭了都不知道……就这么成了亡国公主。
从一个身份尊贵的公主变成了个灭国的奴隶,这样的心理落差也不知道她受不受得住。
后来顾盼兮便隐藏身份以琴师身份留在父王身边,整日跟着父王,还经常有事没事挑衅母亲。
母亲岂是好惹的,没过多久,顾盼兮的身份便曝光了。
一个貌美如花的亡国公主,不知会不会入老色批皇帝的眼。
母亲悠闲抿了一口茶,正逢皇帝赐婚给她和父王,顾盼兮还有何赢面?就算她手段通天,恐怕也是那样了。
父王也是自身难保,私藏亡国公主在身边,若是皇上怪罪,免不了又是一番斥责。
母亲没想过要毁了父王,所以当初留了一手。顾盼兮身份曝光前,打了个就连父王都不知道她是公主的幌子。
皇帝看不看得穿她不在乎,只要天下百姓相信父王就行了。
母亲观念与我们不同,她认准了一生一世一双人,既然父王娶了她,不管是不是被逼迫的,那就休想让旁人插足!
可父王还是在他们大婚那天一顶小轿将顾盼兮迎了进门。
她所做的一切仿佛像场笑话。
母亲沉默下来,想了很久还是觉得建功立业比什么劳什子爱情重要,于是又随着军队出征了。
半年后她回到王府,而就在她回来的第二日,顾盼兮,死了。
母亲禁不住一愣。
要是我我也会忍不住呆愣。毕竟连话本子里的主角也会挂,真是前所未有。
我觉得母亲真是个英雄,连宅斗都没掺活就斗死了女主角……
后来母亲才知道,老王妃在顾盼兮进门时便一直给她吃下过料的饭菜,那天母亲回来,她惊喜得手一抖,放多了……
对于顾盼兮的死,父王面孔仍旧平静隐忍。而母亲却觉得他那平静的面孔下一定隐藏着惊涛骇浪。母亲甚至想,他一定是认为她杀了顾盼兮。
虽然母亲确实想杀了她。
那夜的星星格外明亮,伴随着母亲的眼泪。她如今回想起来仍旧觉得是噩梦一场。
她很想回家,她想醒来。
我是母亲的第一个孩子,也是最后一个孩子。
母亲在哪儿都带着我,从不许父王看我一眼。
母亲理所当然道:“你是我生的,自然只能跟着我。”
我不明白母亲为什么总是跟父王闹别扭甚至大打出手,这些年来,他们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深,仿佛天堑,将他们横亘两方。
但每次父王都总是一旁再让。
仿佛理所当然。
仿佛他亏欠她。
于是当我有记忆时,父王总是站在门外,或凝视大门,或眺望远方。
老王妃急了眼,没有儿子谁来继承江家香火?谁来继承王府?于是愈发看不惯母亲。
母亲也不多说,挥手就让人抬了七八房小妾进门。
但父王却从没爬进胭脂堆里。
我觉得母亲这样做像是在嘲讽老王妃,看吧,是你儿子不行,可不关老娘的事。
我牙牙学语时,母亲只教我喊娘亲、母亲、阿娘、妈妈、妈咪……但从来不教我喊父王,也从来不许我喊她“母妃”。
连奶娘和外祖母也无可奈何。
她似乎很讨厌自己王妃的身份。
外祖母跟我说完母亲的故事,又问了我母亲在王府过得怎么样,有没有缺什么,父王对她好不好……我应付了几句,她似乎也发觉我的敷衍,找了仆从亲自送我回王府。
离开时,外祖母对我说:“夭夭,你别老惹你娘生气。”她欲言又止,道,“你娘她,打小就跟旁人不一样。”
我目送外祖母的背影消失在满是天灯的夜幕中。
我当然知道母亲跟旁人不一样,这么多年以来,我怎么会不知道,只是不想知道罢了。
母亲一直想回的故乡,一直思念的故乡,根本不是外祖家,而是另一个时空。
另一个我从来没见过的时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