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竑,字弱侯,又字从吾、叔度,号澹园,又号漪园,生于明世宗嘉靖十九年(1540年),卒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享年80岁。(生年据容肇祖《焦竑年谱》,载《燕京学报》)第23期。卒年据明黄汝亭《寓林集》卷15《祭焦弱侯先生文》)他原籍山东日照,祖上在明初以军功封副千户,“宦游留金陵(今南京),二百余载”(焦竑《与日照宗人书》,载《澹园集》卷13),遂世为南京人。焦竑自幼聪慧好学,为诸生时就负有盛名,后又拜泰州学派著名学者耿定向、罗汝芳为师,学业大进。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状元,任翰林院修撰,迁东宫讲读官。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他做顺天府乡试副主考时,遭嫉恨他的同僚陷害,被贬谪为福宁州同知。次年,正值三年一次的地方官政绩考核,他又被降级,便辞官回乡,专心讲学论文,著书立说。
焦竑是明代中后期的一位著名学者,著述宏富,撰有《澹园集》、《易荃》、《焦氏笔乘》、《焦氏类林》、《俗书刊误》、《老子翼》、《庄子翼》、《阴符经解》等近二十种著作。他的学问涉及经学、史学、文学、哲学以及宗教、博物、典章制度、金石文字、目录版本等诸多领域。其中以史学方面的成绩较为突出,而且他治学的精博在明代就已引起了当时学者的注重。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大学士陈于陛上《恭请圣明敕儒臣开书局纂辑本朝正史以垂万世书》(见《明经世文编》卷426),建议修国史,就请焦竑总领其事。焦竑为修国史,曾上《修史条陈四事议》(见《澹园集》卷5),就本纪、列传、职官、书籍四个方面,发表了自己对修史工作的意见。可惜的是,陈于陛在万历二十四年病逝;次年,皇宫三殿又遭大火焚毁,修史工作被迫中止。当时修撰完毕的,只有焦竑《国史经籍志》一种,“其他率无所撰”(《明史·焦竑传》)。之后,他又先后编撰了《国朝献征录》、《玉堂丛语》、《熙朝名臣实录》、《殉国忠臣录》、《皇明人物考》等史学著作。由于《熙朝名臣实录》、《殉国忠臣录》等书已散佚失传,现存的其他史学著作对于研究焦竑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成就,便显得更为珍贵了。
焦竑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为《玉堂丛语》作序,次年即逝世,因而此书成了他最后一部著作。此书在体裁上模仿《世说新语》,“·摭明初以来翰林诸臣遗言往行,分条胪载,凡五十有四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每类都有篇名,并仿照《世说新语》,篇名均凝练为二字。其中言语、文学、政事、识鉴、方正、品藻、术解、俭啬、汰侈、忿狷、惑溺、仇隙等,直接沿用《世说新语》。另除改动了部分篇名外,又根据实际情况,增加了铨选、召对、讲读、荐举、纂修、出处、事例、科试、科目等类目。全书分为八卷,所记内容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其一,是作者亲身耳闻目睹的记录,具有第一手史料的性质。其二,采自有关人物的传状、碑铭、年谱,剔除那些歌功颂德的浮词,其基本内容都较为靠实。其三,摘自文集、笔记和杂著,凡引资料,均注明出处。所引书籍六十余种,其中有十余种原书已经亡佚,这部分材料幸赖此书得以保存下来。明代顾起元在《玉堂丛语序》中说,此书“义例精而权量审,闻见博而取舍严”,史料价值是较高的。郭一鹗《玉堂丛语序》也说:此书“体裁仍之《世说》,区分准之《类林》,而中所取裁抑扬,宛然成馆阁诸君子一小史然”。因此,此书是研究明史不可忽略的一部重要著作。
作者今天发烧了,实在是更新不了了,实在是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