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数学理性的追问,从符合性的观点开始,即只要数学逻辑给出的答案与现实相符,就承认这一点。那么由于计数和解三次方程的需要,首先其形成的是新的量(负数和虚数),而将之理解为一种运动(比如借贷和几何),从而产生加减法(带负数的加减和带虚数的加减乘除),从而产生新的数(零和复数),那么就运动出一个新的体系(整数系和复数系)。而假设性就必然由这个新体与旧体系的兼容,从而考察各种命题,然后形成新的数学模式(比如无首项数列和复变函数)。从而运动到推论,即数理逻辑。数理逻辑存在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从而形成反证法,最终确立集合,集合一开始是属于运算,然后发展到包含运算,然后形成并集和交集,最终确认空集,然后形成集合论。
而集合论首先形成的是万有集合的怀疑,从而发展到对自指集合的怀疑,从而发展这种怀疑本身也是一种学问。
从而进展到对集合的描述。第一种陈列法,第二种条件法,而严格的描述必然形成集合公理。
一开始是元素的属于公理,这就是外延公理,然后是集合的集合,幂集公理,运算,并集公理,负数,空集公理,进而是无穷公理(质),这里一开始是变量,然后变成不动的描述方式,然后发展出无限性的有限描述,而导致集合的集合,从而发展到无序对公理(偶然的质),替换公理(度),因为一开始是简单的映射,而发展到无限元素的映射,而对映射进行限制而得到值域,这就是映射的调节,从而形成认识。
而集合公理后就形成了证明模式。证明就等同于真相,进而是数学的是切问题总归能解决,然后形成数学的群和分析学两大类。
群一开始是运算,随着运动形成结合律,然后形成单位元,以及逆元,然后是封闭性。
而分析学,一开始是变化,即数列的形态,然后定义极限,这是必然的质,而有限的质即确界原理,循环的质即不停地用有理数逼近无理数,这就是区间套定理,然后发展出聚点定理,并将之发展为几何形态(度)。而随之发展的是数列作为单调有界有唯一极限,这就是单调有界定理(必然的质),然后是有限开覆盖定理,这是对覆盖本身的调节,而这种调节是有限的,从而形成认识即柯西收敛准则。
而发析学发展到函数极值问题,这开始明确一个函数,寻找其极值,由此发展出导数。而如果将一切满足导数条件的函数作为考察条件,而定义一个泛函,考察其极值得到的函数,就称为变分问题。
也就是得到欧拉拉格朗日方程。这一部分是基础数学的部分。
进而发展至理论数学。第一个内容,就是概率。
一开始的量是测度,然后测度在运算中确认了可列可加性,然后形成勒贝格测度,以及不可测集。然后由此建立概率论。
概率论一开始是变化了的测度,而概率是从简单概率开始的,然后只是其中测度总和为1,进而发展出概率分布函数。这个时候建立完整的概率学。
而对概率学进行度量,这就是期望,而对分散度的度量,就是方差,进而得到期望和方差的公式,切比雪夫大数定律。这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大数定律。
然后第二个内容,就是复变函数。
一开始是二维的实变函数。第一种是累次极限,第二种是二维极限,然后推出二维的斯托克斯定理,然后其中的条件是闭合曲线,然后运动到复变函数。
复变函数一开始是导数的定义,以及cr方程,然后讨论含奇点的闭合积分,进而得到柯西积分公式,然后得到无限可导性。
由此,开始讨论一般的图形到图形的映射,从而得到黎曼映射定理(变分法),进而将映射定理进行调节得到皮卡函数,从而得到全纯和半纯函数取值的问题。
而复变函数和实变函数,两者统合,就是泛函分析。泛函分析首先是泛函,即线性泛函,然后是泛函矩阵,然后是可列表示,负数对应正交关系,然后形成傅立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