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写给他八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这篇文章创作于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是诸葛亮晚年的作品。
一、译文
品德高尚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不清心寡欲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等到悲凉地守着贫穷的小屋时,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
二、创作背景
诸葛亮一生为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
三、主旨
《诫子书》的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四、赏析
这篇文章不仅是一封家书,也是一篇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文章,体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期望,以及对于人生、学习和品德修养的深刻理解。
五、内容主旨
1. 宁静与节俭:诸葛亮强调“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即通过内心的宁静和生活的节俭来培养个人的品德和修养。
2. 淡泊与宁静:他提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强调了淡泊名利和内心宁静对于明确志向和实现远大目标的重要性。
3. 学习与志向:诸葛亮认为学习需要静心,才能需要通过学习来增长,即“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表明了学习、才能和志向之间的关系。
4. 修身养性:诸葛亮强调通过内心的宁静和生活的节俭来培养个人的品德和修养。他认为,只有淡泊名利、内心宁静,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和实现远大的理想。
5. 勤学立志:文章中提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6. 警惕怠惰与急躁:诸葛亮警告儿子要避免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以及轻浮暴躁,因为这会导致精神不振和性情不宁。
7. 珍惜时间:他提醒儿子要珍惜时间,不要等到年华老去、意志消磨时才后悔莫及。
8. 治学与成才:诸葛亮认为,学习是增长才智的途径,而明确的志向是学习的动力和方向。没有学习就无法增长才智,没有志向就无法完成学业。
9. 品德与才能的关系:文章中提到,品德高尚的人能够通过修身养性来培养自己的品德,而品德的培养又是成就学业和事业的基础。
10. 人生哲理:《诫子书》不仅是一封家书,也是一篇蕴含深刻人生哲理的文章,体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期望,以及对于人生、学习和品德修养的深刻理解。
总的来说,《诫子书》的主旨在于劝诫儿子要淡泊名利、宁静致远,通过勤学和立志来修身养性,同时警惕怠惰和急躁,珍惜时间,以期达到品德与才能的双重提升。
六、课文结构
《诫子书》这篇文章虽然篇幅不长,但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 开篇明义:
开头直接提出“君子之行”,即品德高尚的人的行为准则,强调了“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重要性,为全文奠定了基调。
2. 修身与立志:
诸葛亮进一步阐述了淡泊与宁静对于修身和立志的重要性,指出“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强调了淡泊名利和内心宁静对于明确志向和实现远大目标的作用。
3. 学习与成才:
文中提到“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强调了学习需要静心,才能需要通过学习来增长,阐述了学习、才能和志向之间的关系。
4. 总结与期望:
通过前面的论述,诸葛亮总结了修身、学习、立志的重要性,并表达了对儿子的期望,希望他能够遵循这些原则,成为一个品德高尚、有所作为的人。
整体来看,《诫子书》的结构清晰,逻辑严密,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最后总结期望,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论述链条。通过这种结构,诸葛亮不仅传达了他对儿子的教诲,也展现了他对于人生、学习和品德修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