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原文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二、译文
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听到你的演唱,欣赏到你的文采。眼下正是江南暮春的落花时节,没有想到能在这时巧遇你这位老相识。
三、 注释
李龟年:唐代著名的音乐家,受唐玄宗赏识,后流落江南。
岐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名叫李范,以好学爱才著称,雅善音律。
寻常:经常。
崔九:崔涤,在兄弟中排行第九,中书令崔湜的弟弟。玄宗时,曾任殿中监,出入禁中,得玄宗宠幸。
江南:这里指今湖南省一带。
落花时节:暮春,通常指阴历三月。落花的寓意很多,人衰老飘零,社会的凋弊丧乱都在其中。
四、创作背景
这首诗大概作于公元770年(大历五年)杜甫在长沙的时候。安史之乱后,杜甫漂泊到江南一带,和流落的宫廷歌唱家李龟年重逢,回忆起在岐王和崔九的府第频繁相见和听歌的情景而感慨万千写下这首诗。
五、赏析
主题:诗是感伤世态炎凉的。李龟年是唐玄宗初年的著名歌手,常在贵族豪门歌唱。杜甫少年时才华卓著,常出入于岐王李隆范和中书监崔涤的门庭,得以欣赏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诗的开首二句是追忆昔日与李龟年的接触,寄寓诗人对开元初年鼎盛的眷怀;后两句是对国事凋零,艺人颠沛流离的感慨。仅仅四句却概括了整个开元时期的时代沧桑,人生巨变。
艺术特色:这首诗的成功创作表明:在具有高度艺术概括力和丰富生活体验的大诗人那里,绝句这样短小的体裁可以具有很大的容量,而在表现如此丰富的内容时,又能达到举重若轻、浑然无迹的艺术境界。
六、历史评价
这首七言绝句脍炙人口,是杜甫晚年创作生涯中的绝唱,历代好评众多。清代邵长蘅评价说:“子美七绝,此为压卷。”《唐宋诗醇》也说,这首诗“言情在笔墨之外,悄然数语,可抵白氏(白居易)一篇《琵琶行》矣。……此千秋绝调也。”
七、内容主旨
1. 怀旧与感慨:诗中通过对过去在岐王宅和崔九堂前欣赏李龟年歌唱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岁月的感慨。
2. 世态炎凉的反映:通过描绘李龟年这位昔日宫廷中的著名歌手流落江南的情景,反映了安史之乱后社会动荡、贵族没落的现实,以及个人命运的无常。
3. 对艺术的珍视:诗人对李龟年的歌唱艺术表示了高度的赞赏和珍视,即使在流离失所的境遇中,依然对艺术保持着敬意和热爱。
4. 对友情的珍重:诗中“落花时节又逢君”一句,不仅描绘了重逢的背景,也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即使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友情依旧珍贵。
5. 对时代的哀叹:通过对“落花时节”的描写,诗人传达了对时代变迁的哀叹,落花象征着美好时光的消逝,也隐喻着国家的衰落和社会的凋敝。
6. 对个人命运的反思:诗人在与李龟年的重逢中,也反思了自己和友人的命运,从昔日的辉煌到如今的流离,反映了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的紧密联系。
总的来说,《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叙述,抒发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对友情的珍视、对艺术的尊重,以及对时代变迁和社会动荡的深刻感慨。这首诗以其深刻的主题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成为杜甫诗歌中的佳作。
八、诗词结构
1. 起句(首句):岐王宅里寻常见。
这句作为起句,直接引入了诗人与李龟年的过往交集,点明了两人相识的背景和环境。“岐王宅里”指的是岐王的府邸,而“寻常见”则表明了诗人与李龟年相见的频繁,为下文的重逢和感慨打下基础。
2. 承句(第二句):崔九堂前几度闻。
承句紧接起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与李龟年的交往。“崔九堂前”指的是崔九的府邸,而“几度闻”则表明了诗人多次聆听李龟年的歌唱,加深了两人之间的联系。
3. 转句(第三句):正是江南好风景。
转句是诗的转折,诗人由回忆转向现实,描绘了江南的美好景色。“正是江南好风景”不仅描绘了江南的自然风光,也为下文的重逢营造了氛围。
4. 合句(第四句):落花时节又逢君。
合句作为全诗的收尾,表达了诗人在落花时节意外重逢李龟年的情感。“落花时节”既指春天的结束,也隐含着对过去时光的哀叹,而“又逢君”则表达了诗人对这次重逢的感慨和惊喜。
整首诗的结构简洁而富有层次,从回忆到现实,从过去到当下,通过四个句子的起承转合,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艺术的尊重以及对时代变迁的感慨。这首诗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刻的情感,成为杜甫诗歌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