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作者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出生于蜀郡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一说出生于西域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
二、创作背景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初离蜀地时的作品,大约作于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年)秋天。当时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离开蜀中赴长江中下游的舟行途中,写下此诗。峨眉山是蜀中大山,也是蜀地的代称。李白是蜀人,因此峨眉山月也就是故园之月。
三、原文及翻译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翻译: 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四、注释
峨眉山:在今四川峨眉县西南。
半轮秋: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月光的影子。
平羌:即青衣江,在峨眉山东北。源出四川芦山,流经乐山汇入岷江。
夜:今夜。
发:出发。
清溪:指清溪驿,属四川犍为,在峨眉山附近。
三峡:指长江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今在四川、湖北两省的交界处。
君:指峨眉山月。一说指作者的友人。
下:顺流而下。
渝州:治所在巴县,今重庆一带。
五、赏析
《峨眉山月歌》通过描写诗人月夜舟中所见之景,表达了依恋家乡山水之情。首句是仰望,写静态之景;次句是俯视,写动态之景;第三句点明出发和前往的地点;末句表思念友人之情。全诗连用五个地名,通过山月和江水描绘出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语言自然流畅,构思新颖精巧,意境清朗秀美,充分显示了青年李白的艺术天赋。
诗从“峨眉山月”写起,点出了远游的时令是在秋天。以“秋”字又形容月色之美,信手拈来,自然入妙。月只“半轮”,使人联想到青山吐月的优美意境。
第三句中人已露面:他正连夜从清溪驿出发进入岷江,向三峡驶去。“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青年,乍离乡土,对故国故人不免恋恋不舍。末句“思君不见下渝州”依依惜别的无限情思,可谓语短情长。
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六、内容主旨
1. 依恋家乡山水:这首诗是李白初次离开四川时创作的,表达了他对家乡山水的依恋之情。诗中通过对峨眉山月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祖国秀美河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体现了诗人的爱国主义情怀。
2. 抒发思乡之情:诗中“思君不见下渝州”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或家乡的深切思念。这里的“君”有解释为峨眉山月,也有解释为诗人的友人,无论是哪种解释,都透露出诗人离别时的不舍和思念。
3. 描绘旅途所见:全诗通过连用五个地名(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展现了诗人舟行千里的旅途景象,从静态的山月到动态的江水,再到行进的船只,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蜀江行旅图。
4. 表现诗人的艺术天赋:这首诗语言自然流畅,构思新颖精巧,意境清朗秀美,显示了青年李白的艺术天赋。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交融,使得这首诗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5. 时空变化的自由表达:诗中超越了绝句在表现时空变化上的限制,通过地名的巧妙运用,将广阔的空间和时间统一起来,展现了诗人驰骋自由的想象力。
综上所述,《峨眉山月歌》不仅是李白对家乡山水的深情怀念,也是对旅途中自然美景的赞美,同时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由的向往。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唐代诗歌中的佳作。
七、诗词结构
《峨眉山月歌》这首诗的结构相对简单,它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属于七言绝句。
1. 起句(首句):峨眉山月半轮秋。
这句诗作为起句,描绘了峨眉山的秋月景象,为全诗奠定了基调。“峨眉山”点明了地点,“月半轮秋”则描绘了秋夜中峨眉山上空的月亮,形象生动。
2. 承句(第二句):影入平羌江水流。
承句紧接起句,进一步描绘了峨眉山月的倒影映入平羌江中,随江水流动的景象。“影入”承接了“峨眉山月”,“平羌江水流”则展现了动态的美感。
3. 转句(第三句):夜发清溪向三峡。
转句是诗的转折,诗人由写景转为写人,描述了诗人在夜晚从清溪出发,向三峡行进的情景。“夜发”表明了时间,“向三峡”则预示了诗人的行程和目的地。
4. 合句(第四句):思君不见下渝州。
合句作为全诗的收尾,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或家乡的思念之情。“思君不见”流露出诗人离别时的不舍和思念,“下渝州”则表明了诗人的行进方向,与第三句相呼应,形成了完整的旅程。
整首诗的结构紧凑,起承转合自然流畅,从写景到抒情,再到写人,最后以抒情结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通过这样的结构,李白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个人情感和旅途经历融合在一起,使得《峨眉山月歌》成为一首流传千古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