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着茶杯的手指动了动,胤禛的心因为这句话而不由的飞速跳动起来,恍惚间,胤禛觉得,好像有什么很重要到可以致命的东西被自己忽略了过去。
可对面的康熙在说完话后,还好整以暇的捧着茶杯看自己,明显在等自己回话的?胤禛只能迅速压下心中隐隐绰绰的不安之感,扬起笑脸温声坦白。
当然,这坦白也是一半一半,该说的都说,不该说的一个字也不能露。
爱新觉罗·胤禛皇阿玛您也知道,佟额娘薨逝之前,特意从她的嫁妆里分了些银钱和铺面出来,留给儿子做娶妻生子的体己。因着您曾耳提面命的叮嘱过我们,身为皇子享万民供养,便不得再与民争利。是以那些铺面的经营,儿子平日里也甚少过问,只吩咐过不可强买强卖、欺行霸市后,便交给府里的属官们去打理了。未曾想前年年初,在河南的一家主营笔墨书本的铺子的掌柜来信,说是给铺子里写话本子的一位安先生要去专心考科举去了,以后便不再为铺子供稿了。这事儿本来没什么重要的,儿臣也就是随便听了那么一耳朵。那掌柜特意来信,也不过是因为那安先生写出来的话本子较之他人实在是太过受欢迎了一些,怕铺子里少了这位的稿子以后生意衰落,账面上不好交代而已。
康熙等等,写话本子?
康熙抬手,直接打断了胤禛因为心中的不安而变得稍显啰嗦的话语。
康熙听你的意思,那位写话本子的安先生,恐怕就是老十三在折子里所说的制出了水泥的安比槐吧?呵呵,朕还是头一次听说有旗民为了生计,拾起笔墨写话本子的。
胤禛点头,这点可没什么不能交代的。虽然从顺治朝起就有规定,在旗的旗民不能经商不能务农,但可没说家中贫困的旗人不能靠写话本子谋生啊!
爱新觉罗·胤禛是。儿臣还曾看过他写的话本子呢,虽说有些地方写的不切实际到惹人发笑,但也不可否认,有些点子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便是用在咱们大清境内,也是与国有益之策。儿臣之前曾向皇阿玛您呈上一本关于堆肥养地力的折子,便是从那安比槐写的一部话本子里得来的灵感。
康熙堆肥……
作为一个非常重视民生,关注农事的皇帝,康熙每年开春不但要带着领朝中百官下地春耕,甚至在丰泽园中开辟出一块田地,亲自种植自己收集到的早熟水稻种子,来观察它的生长情况。
想到丰泽园里,那块被自己特意划分出来,用发酵过后的肥料滋养的黑黝黝的土地,康熙脸上终于带出了笑。
康熙难怪,若真是这安比槐最先在自己创作的话本子里提出来的堆肥方法,那么此人倒也很值得你去关注一二了。
一会儿阴一会儿阳,胤禛简直快要被康熙这种飘忽不定的态度给搞得头秃了。虽然,他头顶本来就没有头发。
就像是现在,明明感知里能清晰的察觉到对面的天下至尊心情又重新明媚起来了,但还还不等胤禛顺着康熙的话头开口表示自己对于农耕事业的认真态度,喝了口茶后又自顾自的继续说下去的康熙就再一次恼怒的皱起了眉。
康熙这些年国朝安定、边疆和平,再加还有朝廷每个月发下的贴补,倒是让那些不用再随时准备着上战场拼杀的旗下壮丁养尊处优、不务正业了起来,每日里不是提溜着笼子遛鸟儿,就是凑在一起斗蛐蛐儿。朕掌管的三旗旗下的几个佐领屡次出手整改,朕这个旗主也没少下旨申斥,可他们依旧是屡教不改,宁愿靠着月银饥一顿饱一顿,也不愿奋发图强。像这个安比槐能后幡然醒悟,收起顽心认真读书上进,就很不错。应该以他为例子,让正白旗里那些和他同在一旗的纨绔子弟们学一学。
胤禛扯了扯嘴角,真心不知道该怎么接话了。他虽然在三十五年随皇父西征葛尔丹时,掌管过正红旗大营。四十八得封亲王时,又掌管了镶白旗。可这两旗的旗务却委实不是他一个皇子能够插手的,能挑挑拣拣,从里面找出几个比较得用的奴才,就已经很不错了。再不知收敛,可是要受皇阿玛申斥的。
嗯?等等……
正白旗、镶白旗……
脑子里那根一直接不上的弦儿突然就接上了,胤禛霎时间就醒悟过来之前自己心底的不安是来自于哪里了。
天爷呀!他捞过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