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表述正确。
教育目的是国家对培养人的总的要求,规定着各级各类教育培养人的总的质量规格和标准要求。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是结合教育目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培养要求。教育目的是针对所有受教育者提出的,而培养目标是针对特定的教育对象提出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对象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因此,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2、广义的课程是指某一门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等。
表述错误。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涉及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可分为广义的课程和狭义的课程。其中,广义的课程指的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的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而狭义的课程指的是一门学科,如语文、数学、英语等。题干描述的是狭义的课程,而非广义的课程。
3、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是课程计划。
表述错误。
课程计划是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而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因此,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的直接依据。
4、教学任务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表述错误。
教学任务除了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之外,还能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和创造力,发展学生体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培养学生科学的世界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教学任务不仅仅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故表述错误。
5、巩固性原则又可称为接受性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
表述错误。
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使其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于知识、技能的运用。而量力性原则又叫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使他们能够接受,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因此,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为量力性原则,又称为接受性原则,而非巩固性原则。
6、谈话法与讨论法实质上相同。
表述错误。
谈话法也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以帮助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进行探讨、辩论,从而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前者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后者的主体是学生与学生,因此二者实质上并不相同。
7、教学的中心环节就是备好课。
表述错误。
教师教学工作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以及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等五个基本环节。其中,教师备好课是上课前的准备工作,也是教好课的前提。而上课才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一堂课上得好与不好要通过上课来进行检验。因此,教学的中心环节是上课,而非备课。
8、教学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表述错误。
教学评价是指以教学目标为依据,通过一定的标准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价值上的判断,即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教学评价既包括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包括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题干将教学评价等同于学生学业评价,缩小了教学评价的内涵。因此,教学评价不只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价。
9、只要进行教育,就会对儿童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题干说法错误。
教育功能是指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按教育功能的性质或作用的方向划分,教育功能分为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教育的正向功能是指教育对个体和社会产生了积极促进的作用。教育的负向功能是指教育阻碍社会进步和个体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因此,教育既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10、生产力决定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
该说法错误。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宗旨与目的,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和受教育权,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11、教育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因此教育不具有相对独立性。
表述错误。
教育虽然会受到政治经济的影响,但是也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教育本身作为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具有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相对独立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教育是一种转化活动的过程;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因此,教育的发展受社会政治经济的制约,但不能推出教育不具有相对独立性。
12、知识越多,品德水平越高。
表述错误。
知识越多,并不代表学生的品德水平越高。知识是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又为他们积极地学习知识奠定了基础。教学中应将二者进行结合,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传授思想品德教育。因此,并不是知识越多,品德水平越高。
13、德育过程必须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表述错误。
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道德认识、陶冶品德情感、锻炼品德意志和培养品德行为习惯。但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原因,德育的具体实施过程又有多种开端。既可以从知开始,又可以从情、意、行开始。但无论从何处开始,都要注意同其他因素配合。只有使各个因素协调配合,才能发挥其最大的整体功能。因此,德育过程并非必须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
14、非正式群体在班级管理中只有消极作用。
表述错误。
非正式群体是指没有正式文件规定而构成的群体,其成员以某种共同利益、观点、爱好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非正式群体有积极型和消极型之分。在班级管理中,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有助于班级管理与建设,消极型的非正式群体对班级管理起阻碍作用。教师应该发挥非正式群体的积极作用,克服其消极作用。
15、环境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到决定作用。
表述错误。
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把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主观能动性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环境不决定人的发展,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改造环境的实践中发展着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