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一起加油啦
本书标签: 现代 

简答题—教育学

一起加油啦

1、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和教育结构。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

2、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

(1)教师劳动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2)教师劳动的连续性和广延性。

(3)教师劳动的长期性和间接性。

(4)教师劳动的主体性和示范性。

(5)教师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和劳动成果的群体性。

3、简述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形式。

课程计划: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以纲要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

教材:教材是教师和学生据以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教科书、讲义、参考书等。

4、简述直观性原则的贯彻要求。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2)直观与讲解相结合。

(3)要重视运用言语直观。

(4)防止直观地不当和滥用。

5、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通过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6、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

(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我国确立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7、简述素质教育的内涵。

(1)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地、生动活泼地、可持续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素质教育要着力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

8、简述学校教育制度确立的依据。

(1)社会依据。

①学制的确立受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科技发展状况的制约。

②学制的确立是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

③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也制约着学制的确立。

④学制的确立必须考虑到人口状况。

(2)人的依据。

学制的确立受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的制约。

(3)学制本身的因素。

学制的确立既受国内学制历史发展的影响,也要合理地参照国外学制确立的经验。

9、请从教师角度,简述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与方法。

(1)了解和研究学生。

(2)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3)提高自身素质。

(4)发扬教育民主。

(5)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

(6)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

(7)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8)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

10、简述经验主义课程理论的主要观点。

经验主义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有杜威、克伯屈等,其主要观点有以下几点:

①课程应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

②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③课程要考虑到儿童的需要与兴趣,从儿童的经验出发设计课程。

11、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间接性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发展性规律)。

(3)教师的主导与学生的主体相统一(双边性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教学的教育性规律)。

12、简述疏导原则的贯彻要求。

(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13、简述榜样示范法的定义及运用榜样示范法的基本要求。

榜样示范法是指用榜样人物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优异成就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运用榜样示范法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好学习的榜样。

(2)激起学生对榜样的敬慕之情。

(3)引导学生用榜样来调节行为,提高修养。

14、简述班主任对后进生的个别教育工作。

(1)关心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2)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3)善于发掘后进生身上的闪光点,增强其自信心和集体荣誉感。

(4)针对后进生的个别差异,因材施教,对症下药。

(5)对后进生的教育要持之以恒。

15、简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

(1)新课程倡导的教师角色

①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发展的促进者;

②从教学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③从教学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④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来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2)教师教学行为的转变

①在对待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赏;

②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

③在对待自我上,强调反思;

④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强调合作。

一起加油啦最新章节 下一章 辨析题—教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