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初中历史(人教版的)
本书标签: 历史  历史 

七上(包含一部分七下)历史六

初中历史(人教版的)

课标: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正文——

三国鼎力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更替(图来自网上)如果看不清上面是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这几个国家被称为北朝;宋,齐,梁,陈这几个被称为南朝

官渡之战:200年

重点曹操对袁绍,以少胜多,为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

赤壁之战:208年

重点孙刘联军对曹操,以少胜多,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基础

三国鼎力

220年曹丕洛阳称帝,国号魏;221年刘备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229年孙权称帝定都建业,吴国建立。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局部统一)

作者注:曹操为东汉末年人1故赤壁之战在东汉末年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建立:263年,魏灭蜀。266年,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八王之乱导致西晋从此衰落。

重点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

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

时间:东汉,魏,晋时期

主要民族:匈奴,鲜卑,

重点作用: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交融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江南经济发展的原因

重点根本原因:西晋末年以来的,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北人南下为避战祸)

重点重要影响: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大量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

#作者其它原因: 1:江南地区社会安定 2: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3:当地人民和南下移民的共同努力 4:统治阶级的有利政策

#作者5:农业生产技术的改进

重点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发展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

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为日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从唐朝中期开始,我国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到南宋时完成南移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作者383年,东晋以少胜多打败前秦,淝水之战以后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和混战的状态

北魏孝文帝改革

背景:

1.四世纪后期,鲜卑族拓跋部建立北魏。439年,统一北方

2.北方出现民族交融的趋势鲜卑拓跋部由于内迁较晚,仍然保持原来的习俗,不利于统治北方

目的:用文治移风易俗,巩固统治(根本目的)

措施:迁都;讲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人贵族联姻(494年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

改革特点:涉及面广;自上而下

作用: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的实力

北方地区的民族交融

#作者概况: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

重点影响: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隋唐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贾思勰和《齐民要术》

作者:北朝贾思勰

重点地位: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

祖冲之

重点主要成就: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七位

重点书法家:东晋王羲之(书圣)代表作:《兰亭集序》 (天下第一行书)

重点东晋,顾恺之:代表作《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七下历史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建立:581年,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重点这里要认识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605年,隋炀帝开凿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

大运河地位:隋朝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意义:加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大运河消极影响:加重百姓负担加速隋朝灭亡

大运河特点: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人水和谐因地制宜)

科举制的开创

隋文帝时期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这里可以简记为:隋炀帝时科举制正式确立)

重点注意要分清隋文帝与隋炀帝

重点科举制的性质:注重才能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重点作用:有利于皇帝选官(利于君主专制),有利于有才学的人参政(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教育和文学艺术的发展(这里的文学艺术例如唐诗。)

隋朝于618年灭亡,原因是隋炀帝施行残暴统治。

上一章 七上历史五 初中历史(人教版的)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