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玄幻奇幻小说 > 道德经:探秘
本书标签: 玄幻奇幻 

004.第四章

道德经:探秘

【原文】

道冲,而用之或弗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

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译文】

“道”冲击而至,这作用却是无穷无尽的;(这一冲击造成原本静止的混沌塌陷)形成漩涡,(这漩涡使整个混沌运动起来)祂给予了天地万物成形之根本。

(在这个巨大的漩涡中,“道”逐步)降低力道,消除纷扰,调和光线,凝聚尘埃;清晰啦!“道”赐予了天地万物的出现。

我不知道是谁创造了“道”,但可以推断出祂在伏羲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心得】

1、老子的地球诞生理论竟然和当代科学家所推断的有着惊人的相似,难道这是“道”给了他提示?

在太阳系诞生之前,其所在位置只是一大片混沌无边、幽暗寂静的星云。大约在46亿年前,“道”冲击了这片星云,造成星云塌陷,并形成漩涡。漩涡将附近的星云压缩成球体,后因物质间的相互摩擦,球体产生了爆炸与聚变;于是,太阳诞生了,并形成了一个以太阳为中心的巨大漩涡。

八大行星和诸多卫星应该也是这样诞生的吧?每颗行星和诸多卫星应该都拥有各自的“道”吧?

2、“挫其锐”应该是“道”冲击了星云,使星云凝聚成球体后,“道”的力量便开始慢慢减弱。

“解其纷”应该是新天体形成后,“道”消除了物质间的相互排斥,使它们完全融为一体。

“和其光”应该是“道”让新天体围绕太阳公转,并进行自转,以获得生命所需的阳光。

“同其尘”应该是“道”赋予地球强大的引力,使其将空中的尘埃吸附下来,让天空变得明亮、可见。

或许我的解释有些过于牵强,但大家可以去看一下“地球如何形成”的视频后,再自己去理解吧。

3、阿拉伯的【翠玉录】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又因萬物皆源於一物,故一物的思索可衍化為萬物。有的人以为:既然万物皆源于一物,那就能把铁炼化成金了。于是,便有了所谓的“练金术”。后来,牛顿也深入了解了【翠玉录】,并将其内容译成英语;还证实了“练金术”的不可行性。但他们都不知道“万物皆源于一物”中的“万物”指的是各个生命体(包括太阳和地球等),而“一物”便是【道德经】里的“道”;“道”只创造生命体,是宇宙间各类生命体的本源。是“道”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生命体,也是“道”让卵子成长为拥有各种器官,且思维强大的人类。而各个生命体中的“道”是同一类的,因此,“姆大陆”的人类能通过“道”与动植物进行沟通。从【翠玉录】中可以看出:在人类的早期文明中,虽然存有地域和语言上的不同,但它们却有着惊人的相似。

4、为什么太阳系中的八的行星和其它星体都是同一平面上,且朝着相同的方向运行呢?难道真的是因为“道冲”产生了“渊”,才最终形成整个太阳系吗?

八大行星和众多星体之所以都围绕着太阳转,是因为太阳有着强大引力。那又是什么样的引力才能让八大行星和众多星体的运行轨迹保持长久不变的呢?

5、如果是“道”创造了宇宙万物,那么,人类的“道”又在身体的哪个部位呢?

人类的意识一定不是“道”,因为人类处于胚胎时,有“道”,但没有意识。

人类的“道”应该是一条让人类遵循成长消亡、生老病死的规则吧?

人类的意识是否能与“人之道”产生感应呢?是否还能与“天地之道”产生感应呢?

如果人类的意识能与“道”产生感应的话,那能不能通过感应来改变这个生死规则呢?

如果能悟出“地之道”的话,那是不是就能寿比南山呢?

【注释】

“冲”是动词,意思是:快速朝某一方向冲击。

“而”是代词,意思是:此,这样。

“用”是名词,意思是:功用,功能,作用。

“之”是动词,意思是:是。

“或”是语气词,在否定句中加强否定语气。

“弗”副词,意思是:不。

“盈”是形容词,意思是:饱满,引申为“尽”。

“渊”是名词,意思是:打漩涡的水;这里指形成漩涡。

“似”是动词,给予,奉献,赐予。

“宗”是名词,意思是:根本,主旨。

“挫”是动词,意思是:使程度降低。

“其”是助词,用于句中,无实义。

“锐”是名词,意思是:锋芒,力道。

“解”是动词,意思是:消除,解除。

“纷”是名词,意思是:纷扰;杂乱。

“和”是动词,意思是:调和;汇合。

“光”是名词,意思是:光线,亮度;影像。

“同”是动词,意思是:聚集,会合。

“尘”是名词,意思是:尘埃,细微物质。

“湛”是形容词,意思是:清澈,清楚,清晰。

“兮”是语气词,相当于:啊,呀。

“似”是动词,给予,奉献,赐予。

“或”是副词,意思是:有。

“存”是名词,意思是:有东西在那,或有东西出现。

“象”是动词,意思是:类推,以此推断。

“帝”指伏羲,因为祂是目前中国最早的有文献记载的创世神,而盘古的传说源于三国。

上一章 003.第三章 道德经:探秘最新章节 下一章 005.第五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