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王临走之前的话,在我心中确实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那一夜,小玩子他们走后,我实在有些魂不守舍,仔细想想,那夜是他先找到了我。所以,他那天看到了小玩子和朱允炆穿越回去的事了?这样离奇的事,他究竟会怎么想?
我不是没有想过,穿越之谜若被发现了会怎么样。
从后世穿越而来,幸运地拥有了超脱本时代的认识,甚至知道了几乎所有人的结局。
不,这样的事究竟是幸运还是不幸,现在断言还为时尚早。
我曾翻阅古籍,前人所说,察见渊鱼者不祥,智料隐匿者有殃,我不是没有担心过。小玩子就曾警告过我,不要泄露天机,即便是朱棣,非必要的时候也不要告诉他关于我穿越的事。古人对于先知基本持敬而远之甚至忌惮杀之的态度,远的不说,神机妙算的刘伯温就遭遇朱元璋忌惮而死。更何况是我这种异世而来的穿越者呢?
虽然我知道,朱棣和宁王他们不会伤害我,可是这个时代呢?这个时代又会怎样接受从思想到观念都格格不入的异世者呢?
从亚伯的血到撒迦利亚的血,都是在当世被人所流的。被羞辱、被攻击、甚至被杀,本就是先知的待遇。
我不是贪生怕死之辈,留在这里,也就做好了肆无忌惮、追随本心地在这里走完自己一生的准备。
可是我不得不承认,宁王走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我的心绪一直处于不安和空虚之中。
朱棣也看出来了,再次提出让我入宫,有他作伴,我也不至于太过寂寥。
我笑着并不答复他,只是摇摇头,他起初有些生气,后来却总是沉默着,像在思考着什么。我知道他的脾气,他不会轻易放弃让我长伴他身边这个想法,我知道他在等一个更恰当的机会。
……
一日,我于宅中翻阅典籍,宫中派了郑和召我入宫议事。
议事?我如今的官职,并无什么大事可议。可若只是朱棣私下找我,着小平传话即可,何必特意派了郑和传召呢?我不知朱棣在搞什么鬼。
见我正思索间,郑和提了一句,“也召了姚大人。”
姚广孝?究竟有什么事找我们商议?
我刚一进殿,就见姚广孝早早已经到了。
原来,他们在说迁都的事。
从朱棣登基以来,就有人摸准了朱棣的心思,提起迁都的事。
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燕京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朱棣于是开始大力擢升燕京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为北京,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同时开始着手迁发各地流民、江南富户和山西商人等百姓以充实北平的计划。
虽然朝中也有反对声,可是设北平为陪都的事,基本已经板上定钉了。
所以,今天他召姚广孝和我来,不是说是否迁都的事。而是,北平宫殿建设的事。
北平燕王府本就在旧元大都故宫,提议立陪都者原本的想法,只是修建北平燕王府。而朱棣显然不是这样想的。
当姚广孝提议如何修缮事宜的时候,朱棣只是默不作声,待姚广孝说完,他也只是看了我一眼,然后淡淡地对姚广孝说道,“北平的皇宫不能只是修缮原燕王府。”
姚广孝见他如此态度,便知朱棣对北平府的看重,北平皇宫不是只是修缮就可以的,“若皇上觉得修缮规模不够,可再行扩建。”
“不!还不够!”
他原端坐在殿中央,忽然站起来,语气中的坚定仿佛他已经下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紫禁城,他要修建北京的紫禁城。
“皇上的意思是?”姚广孝也感觉到了皇帝在下一个势在必行又义无反顾的决定。
“朕要将原来的宫殿全部推倒,重新修建一个皇宫,北平府不能比应天府差,朕要仿应天的皇宫,在北平府修建一个全新的宫殿!”
朱棣一边说着,一边独自往大殿门口走去,初春的阳光十分柔和地照在他的脸上。
或许在旁人看来,修建这样一个宫殿仍是一件有争议的事,可是对于后世者来说,这仿佛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事。那座全新的宫殿,仿佛本来就立在泱泱历史的长河中,只等朱棣去掀开她。
“全新的宫殿?”姚广孝还未从朱棣的设想中回过神,就听朱棣说道。
“姚先生,朕要为这座全新的宫殿起一个旷世的名字。朕要让她,带着大明的辉煌与雄心,存与百年千年!”
我不知道朱棣此刻在想象这座宫殿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心情。他究竟是怀抱着怎样的构想去建设那样一个宫殿。他会不会预想到,这座如今还不存在的宫殿,日后会熠熠光辉地存在千百年甚至更久,存在的比他的人生、比大明朝的历史还要久远得多。
“是,是,让臣好好想想……”或许,睿智如姚广孝也感觉到,他的皇帝,正在构想的,是一个伟大的计划。
我是什么时候第一次见到故宫的呢?那是大学的时候第一次去北京旅游,排过拥挤的人群,在我们看到她的第一眼,她便从百年前活了过来,肆无忌惮地向我们展示的是那巍峨的宫殿和恢宏的壮丽。
原来修建他的人,就是朱棣。
我曾立于那座宫殿之中,想象着600年前那位初建者的雄心与志向。如今,我又来到600年前,即将见证着她的诞生。
我第一次感觉到,时间是这样在我身上流过的。
朱棣与姚广孝后来又说了些什么,我已听不清了,脑子里只有关于宫殿全貌的回忆,和对于朱棣下令建造她的震撼。
我喃喃着念出了那个名字,那个威严静谧又亘古烁今的名字。
“紫禁城……”
一说完,我就感到朱棣和姚广孝看向我的眼神。我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我脱口而出的这个名字的,可是我知道,这三个字,不是你我等普通人可以轻易感知到的。甚至连朱棣本人,都无法对这座还未开始建造的宫殿有太多想象。
姚广孝也楞楞地看着我,随即便低下头思索着,半晌抬头看向朱棣,十分振奋地对他说道,“天有紫微宫,是上帝之所居也。王者立宫,象而为之。那么人间的皇帝,居住的不正是紫禁城吗?”
朱棣没有看他,仍旧不可置信地看着我。
姚广孝见状,低眸沉思了片刻,忽然抬头笑着对我说,“姑娘好见识,臣望之不及!”
像姚广孝这样博学智敏的人,他一定知道,没有比紫禁城更适合的名字了。或许他也觉得,这样的名字,不是我自己可以取出来的,大概是上天冥冥之中借由我的口,告知到朱棣面前。
我看向朱棣,他的眼神从起初的不可置信,逐渐转变为许久的沉默。或许,在这短短几秒间,他在重新思考眼前这个我。
他会不会想起,初次离府出走时,那个连笔都不会用的我。
我没有逃避他的眼神,心中从一开始的后悔多言,到最后的坦然面对。待他抬眼再看向我的瞬间,其实前后不过半晌。
他仍注视着我,眼光中却带着些释然与清明。随后我便听到他的声音在殿中响起。
“好,就叫紫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