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扔了吧,她舍不得。
1
那天我起得很早,陪母亲化妆。我已刷完牙从卫生间出来,母亲仍在用唇刷细细地勾勒唇角。我过完年三十岁了,母亲并不很老,可是她似乎一直不懂得怎么化妆。那瓶她闲置了很久的粉底液不适合她,太白,衬得她的脸色好像一堵被雨水浸泡太久起皱的石灰墙;口红是我大学时为了面试买的,现在只能拧出来半个指甲盖那么高。我说扔了吧,她舍不得。
我坐在床上和同事发微信,母亲转过头问我,“好看吗?”其实我看得出她有些紧张,凌晨两点她起夜上了次厕所,随后客厅里的电视机明明暗暗了半夜。我对她说,你穿那件我给你买的大翻领连帽燕麦色大衣。她穿上,跺跺脚,问我,“怎么样?”我建议她,不化妆其实会显年轻一些。她有些惊讶,但麻利地赶紧去卸掉了妆。最后只在唇中央小心地点了点口红,抿开之后又问,“这样好不好?”
“好的呀。”我说。她听后似乎更加惘然,转过身佯装不耐烦地呵斥我:“你不要一天到晚都盯着手机,以后眼睛看瞎了有你悔的。”
母亲和父亲分居有十来年,我从那以后再也没见过父亲。他似乎很高,好像也瘦,肩膀微微向左边倾倒;他是从旧时代洋墨水里走出来的文人,那点子与生俱来的大家族的骄矜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就算在我们家最艰难的时期也没有被磨平。他每天早上依旧让我母亲熨好衬衫,把那套边角起球的西装穿得体面,然后浓墨重彩地消失在熙熙攘攘的街头早市里。而我母亲却大字不识一个,寻常得要命。他们俩走在一起很怪,我母亲从来就跟不上他的脚步。但日子还是照旧过,我们和普通家庭并没有两样。
母亲苦惯了,就算脱离了父亲也没有让她如释重负,或者悲伤。直到近些年她才开始长些肉,她参加了几次徒步公益活动,我很为她高兴。而近些年我在国外,很少回家,有时候觉得我和母亲的距离越来越远,她从不拿她要紧的事情烦我,我也很少主动过问。虽然我是她的女儿,但那是一道谁也触碰不得的雷线,即使面对我,也是紧紧封闭的。
母亲没有孤独终老的决心,这些年她的交际圈子越来越大,可是依旧找不到一个可以陪伴的人。我暗暗为她留意合适的人。她一开始约会前还会把头发烫卷,后来连糖果和花都懒得带回家。大家都心平气和地处成了牌友或者舞伴。
直到有一次我从某个曹先生邀约的饭局那里接她回来,她第一次和我提起了父亲,她说,“雪下了一周都没停,也不知道你爸现在还能不能走得动路了。”
说这话的时候车里的温度还没升上来,她的声音很轻,像是怕呵出的白雾把落在车窗上的雪花给暖化了。我觉得诧异,后来又感觉有些好笑,我其实很想问她,“你是不是很想爸爸?”或者,“你和爸爸这么多年有私下联系过吗?”
话刚到嘴边又收了回去,毕竟这是我母亲第一次向我敞开心扉,没有谁比我更希望她过得幸福。我的心在那一瞬间只要拧一拧,就能挤出一大坛酸水来,我没有想到我才是更需要她的那一个,而母亲最记挂的仍然是父亲。
我故作轻松地说:“这还不简单,你想见的话,我约他出来吃个饭,也就一句话的事。”
母亲转过头,眼神闪躲:“这样不好吧?”
我很久没有见过她出现这样的表情了,好笑之余有些心疼,安慰她说:“没事,再怎么说他也是我爸。”
“那就这周末吧,”母亲很快下了决定,语气很郑重,“我们坐轮渡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