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搬了家,工作的桌子恰巧在小阳台上,朝西,外面没有楼层阻挡,每天下午四五点开始,夕阳先是在身后的墙壁上洒下一片金光,然后慢慢暗下来,柔和下来,身体感受不到光的馈赠时,抬眼,就是漫天玫瑰色的晚霞,铺开,收敛,每天都不一样。
我坐在桌子前,就是无意义地发呆,泡一杯新买的苦荞茶,双腿盘在凳子上,继续发呆。
裸辞之后我慢慢开始享受这种闲暇时刻。怎么讲,很多人觉得裸辞就是爽翻天,时间富余得用不完,但其实只有最初三天才能享受那种新鲜感,然后无一例外会开始陷入焦虑。
最初一个月,看电影的时候觉得自己在浪费时间,健身的时候会突然停下想“要不去读会英语”吧,有时候周内逛街,看着空空如也的商场,会突然被巨大的焦虑裹挟——别人在工位上努力前行,我好像就停滞了。
其实一直有兼职,工资够养活自己,卡里的余额没减少过。但是东亚人很容易被裹挟在正确轨道,或者说,很害怕被同龄人抛下。所以中国并不存在真正的gap year,这种舶来品在特定语境下发生实质性的蜕变:考公、考研、实习、留学准备……总而言之,纯粹享乐似乎是带有负罪感的,将时间浪费在无所事事上是不被允许的。
我是俗人,没能战胜。
一定要学点什么,我选择了考研,买了一堆考研专业书回来,每天早晨坐在桌子旁边,翻开,然后打开英语音频,营造一种学习英语的错觉,开始我一天的裸辞生活。书没翻几页,兼职干了不少,每次敲完稿子看到旁边崭新的考研书目,完全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vlog博主拍的裸辞生活里,一定要把一天安排得满满当当,自己做饭,规律健身,天天阅读,我最初很不齿这种作秀的行为,镜头里的精致生活全是生意经。但是随着裸辞的天数增加,我在昼夜不分的清醒和休息里,逐渐意识到需要回归到正常人的生活节奏,自己分配任务消磨时间,来对抗某种无序感。
我的裸辞生活开始变得规律有序,早晨八点起床,热贝果,做咖啡,题外话,这一年别的本事没长多少,咖啡倒是小小入门,然后打开《老友记》,慢吞吞到九点吃完,下去早市买阿姨们挑剩下的菜。回来开电脑处理工作,一周往往只需要写一篇稿子,花两到三个早晨就能完成,剩下的几天就看会考研书。中午常规做饭,午休,睡到三点起来,写一会小说,看一会考研英语。晚上则完全是娱乐生活,偶尔写写急稿。
我的生活是8小时制,需要保证在这段时间里不做出格的事情,比如追综艺吃火锅;我的兼职有固定收入,保证经济足够自由。只有严格落实才能带来心理上的绝对安全感,稳定地向前。考研自然是没上岸,又重新安排了考公,复刻过去半年的裸辞生活。
有人会觉得奇怪,明明逃脱了工作,却又给自己设置工位。对我而言,自由之所以难能可贵,是因为束缚的不可挣脱。我有无限时间,我不需要自由。
粉笔980的教材摆在电脑旁边,像是为我的任性兜底的退路,也像是一条触手可及的正确轨道。自由者觉得我在掩耳盗铃,规矩者觉得我在蹉跎生命,在外人看来矛盾的生活节奏,却是我松弛前行的基底,人生真的没有任何参考答案,按照自己想要的样子,慢慢调整生活轨迹,走下去就是了。
大把的时间,够花的金钱,盲盒似的日落,还有什么比现在更值得庆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