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怎么去感知秋天,是昨夜雨疏风骤还是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可惜海棠花依旧,马嘉祺的思绪却是剪不断,理不断的枝节错杂,融在仍在《第二人生》的片场里拧吧又发芽。
马嘉祺不爱初秋的第一片落叶,脉络是灵魂之火的蔓延,心跳的延续;马嘉祺也不爱深秋的降霜,每一滴都润泽着爱的迁徙。
那时候,他成为了简亓,也遇见了陶桃。
于他而言,秋的感知是一曲《F小调第二钢琴协奏曲》,肖邦写给初恋情人的曲子,也是简亓和陶桃的永恒回忆。肖邦的心意并没有得到康斯丹彩·葛拉特柯芙丝卡的回复。
那天图书馆的阳光正好,通过全景玻璃倾泻下来,像是丁达尔效应的延续,透过书架间的缝隙简亓一眼就瞥见了那个女孩,鲜艳的发带也抵不过羞红的脸庞,一眼沦陷,完完全全。
那是纯白色的初恋,是像玫瑰一样惊艳的存在。
简亓也好马嘉祺也好,弹钢琴的样子都很好看,眉眼低垂地像是神藏匿在众生之间,修长的手指催生出曼妙音符,指尖裹挟泄露的光,隔绝出一片专属于他的格兰芬多,骑着飞天小扫帚前往魔法世界。
就是有一种男孩,永远规规矩矩地穿着一整套校服,纽扣扣到最上面一粒,发型永远修剪得整整齐齐,露出耳梢来,可是却是人群中让人一眼就能注意到的存在。
温柔又干净的气质,像是四月的风,很恬淡,不浓烈,他很满足幻想中符合一切的暗恋对象。
简亓和陶桃就像是无数普通的校园情侣一样,一起泡图书馆,一起弹钢琴,一起下棋,白衬衫是承载辉煌的纸飞机,少年飞扬的衣角下藏着太多不可言说的青涩的秘密。也像太多青春中籍籍无名的爱情故事一样,陶桃和简亓最终还是走散了。
从前简亓和陶桃是众人羡慕的门当户对,是佳偶天成,而如今的简亓却因为家里的突发变故而选择卖掉了自己的原创曲。
少年人的骄傲在成人的经济压迫下显得如此不堪一击,良好的家教和优渥的物质条件又造就了一副他的铮铮铁骨,哪怕后来简亓负债累累的时候也依旧选择了不说,骨子里的倔强和自诩根本使他说不出口。
有一个永恒的话题,面包与爱情,孰轻孰重。
简亓原来是个不食人间愁滋味的公子哥,虽然对底层人民怀揣着同情心,却始终把自己置身于高位者的姿态,如今真正与庶民同罪了才真正地感同身受,才发现自己始终是怪诞又偏执、不顾一切追寻理想乡的Van Gogh(梵高)。
很遗憾,他那时候才近乎悲哀的发现,原来自己只是个轻易折服于现实的普通人。做不了天才,没有那一腔孤勇的气质,成不了英雄,救不了他的围困在城堡里的Vivian(薇薇安)公主。
“咱们缺那点钱吗?”
“我缺。”
然后简亓吧所有无法言说的彷徨与踌躇都嚼碎了咽下肚,像是小时候被逼吃下苦口的药剂。胃里是翻江倒海的涩,几乎要吐出酸水来。他知道,当“我缺”说出口的时候就代表从今后他和陶桃就要背道而驰。
陶桃的神情从悲伤到震惊到愤懑,后那双满亮眼眸里的最后一束光也熄灭了,那里变成了一片汪洋,盛满了不可名状的飞絮,淹没了名为简亓的青空之下。
“分手吧。”
挺遗憾的,其实并非经济条件致使他们分隔,而是两个人从此对彼此关上的门和分歧的想法。两人太像,固执又倔强,谁也不开口,就像陶桃不知道简亓那自我嘲讽、坠落下的无尽心酸,简亓也不知道其实只要他在坚定一点,陶桃就永远也不会走的。
不过后来只剩下了一句“这俩有旧呀。”
那是他们最后的、唯一的微薄的维系。
还能去怪谁?怪这世间多搓陀?爱而不得的憾事岂止这一桩。怪这造化弄人?后来偶尔听闻,不过一篇八卦陈年旧事,听一听也就罢了。
虽然戏里的春秋空留太多遗憾,后来简亓和陶桃在电梯偶遇却也只剩下局促和滞涩,纵然放不下,从此也成了陌路人。戏外马嘉祺和李天泽的感情却急剧升温,像是二氧化氢和氧化锰反映骤然生成大量的热。
“你不要看我~”
“我败给李天泽了,为什么要穿女装啊?”
然后戏播完了,在打板的最后一刻,马嘉祺竟然有种怅然若失的缺憾感。每一次排戏、对戏,每一句台词,甚至片场偷溜进来的一只小猫他都好像记得清晰。
是李天泽飘扬的裙角还是纷飞的发带,是那曲初恋之歌的四首连弹还是片场的逗趣撒娇,相识相知里究竟谁入了戏又红了眼,马嘉祺的一颗心为陶桃跳动,也为李天泽而热切。
穿上了裙子也扮上了艳丽的妆,不得不承认,马嘉祺在瞥见那艳红的唇时,确实是有过那么一瞬间的惊艳,那双眼睛里染上的情绪,他从前却不知道,有人能生的那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