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古诗文理解
本书标签: 古代 

2

古诗文理解

1.

日照池光浅,云归山望浓。

阳光照耀着山池,池水波光粼粼,水色由深碧变成浅淡。云霭归山,远望云山色泽变得浓重起来。诗句描写的是诗人游后园时看池水、望远山所得的印象。近观远眺,一浅一浓,相映成趣。诗句工丽隽永,表现了一种幽远、清秀的意境。诗句采取了倒文的手法,原来的语序应是“日光照池浅,望云归山浓”,现在经过如此调整,一是增加了诵读时的参差交互感,有了更多的形式美,同时也突出了描状的主体:日和云。于中可见诗人的一片苦心。

萧绎《游后园诗》

2.

绿水映霞红胜锦,远山凝黛淡如烟。

霞光映照得绿水比锦缎还要红艳,远处的山峦象少女一样凝皱着眉头,那颜色比白烟还要清淡。读罢两句诗就象观看了一幅多层次的色彩画。那绿水、彩霞、锦缎、朦胧的远山等,给人以色彩斑斓之感。诗用对比,“绿水”与“远山”相对,是距离的对比,给人以既清晰又朦胧的意象;“水”红与“山”淡相对,是浓重与轻淡的对比,给人以“浓妆淡抹总相宜”之感。这哪里是两句诗,分明是一幅清新明快的具有表现主义特色的现代画。

陈基《十一月晦与同幕张公登南高峰因过湖上小集》

3.

绿涨连云翠拂空

此句描绘西湖风景给游览者以总体的印象。平满的湖水,碧波荡漾,绿柳垂杨,一望无际。这地上的景物与长空蓝天相互交映,就会产生这神奇的画面:树连天,天接水,林木湖水与苍天共色。句中用借代修辞手法,使“绿”、“翠”形容词用作名词,意到语工,极富情韵。

辛弃疾《小重山·与客游西湖》

4.

云薄鳞逾细,山高翠转微。

云朵迫近,它如同鱼鳞般的形状看得就更加清晰仔细。山峰高峻,翠绿的颜色就变得隐微朦胧。诗句描写云低山高的自然景色。诗人不是静止地描写外物,而是通过人们对云山远近高低的不同而产生的视觉印象的变化来写,别有一番情趣。另外两句诗所写之景一纵一横,线条构势有变化,遂使画面愈加丰满多姿。

尹式《送晋熙公别诗》

5.

枝云间石峰,脉水浸山岸。

丝丝缕缕枝状的云雾隔断石岩山峰,弯弯曲曲的水流浸没了山崖低岸。诗句描绘诗人游后园所见的云石相间、山水相依的景观。“枝云”、“脉水”是视域极为开阔的远景。“间”、“浸”两动词拟人化地写出云石、山水的动态。诗句词美句佳,工整秀丽。又该诗既为回文诗,便可颠倒来读,即: “岸山浸水脉,峰石间云枝”,意境虽相似,但别有一番情趣。

萧纲《和湘东王后园回文诗》

6.

何处断虹残冷落,有时斜照暂分明。

什么地方偶然出现断虹残影,给人以冷落之感,有时露出一道斜阳,忽然给人以光明之感。诗句描写阵雨初停后的天空景象。诗人用断虹残影、云霞变化描绘雨后的天空,将天空中阴晴相侵、忽明忽暗的景象和彩虹映空的美丽色彩写得很为生动,很为形象,给人以美的享受。

王令《和束熙之雨后》

7.

惊落梧桐。正人间、天上愁浓。

由眼前之景,联想到人间天上的愁浓时节。

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8.

霁霞散晓月犹明,疏木挂残星

这里彩墨轻勾雨霁天朗,东方欲晓时空际出现的清丽景色。风吹云动,绮霞散碎,映衬天边。晓月仍是那么明亮,透过稀疏的林木,只能望见寥寥的几颗晨星,仿佛是悬挂在树枝上的残灯。句中运用静观直照式的写生手法描绘景物,把瞬间捕捉到的视觉可感的色彩再现出来,创制出神貌肖似的画面。

林仰《少年游·早行》

9.

连娟缺月黄昏后,缥缈新居紫翠间。

黄昏后,天空中的一轮缺月,象是佳人那弯弯细长的娥眉,我那白鹤峰新居在葱郁的紫山绿树的掩映中时隐时现。诗句写新居夜空中明月的娇美之貌。诗人写景常常因心境不同而采用不同的喻物,情绪好时,则常以美女等美好的事物做喻体,本句即属于这种情况。

苏轼《白鹤峰新居欲成夜过西邻翟秀才》

10.

遥光泛物色,余韵吟天籁。

远处的光亮,与四周的景物相互辉映。瀑布的水流哗哗作响,仿佛在吟咏着天地之歌。诗句描绘了雨后天晴之景色,以景色的清爽明丽,寄托了诗人向往清明政治和追求超脱的生活情趣。诗句构思新颖,文笔清秀隽永。前句仿佛印象派大师的名画,莹光耀眼,草树闪烁。诗情画意、理想寄托,俱于“光”中泛出。后句的“吟”字,仿佛可见天地吟咏之从容不迫,更见其妙。

刘禹锡《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

上一章 1 古诗文理解最新章节 下一章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