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石料理采用的是当地时令食材,然后用各种烹饪方式发挥其天然的风味。最后再把成品小心地摆在盘子上,进行精心的布置和装饰,视觉上就是一种享受。
怀石料理可简可繁,通常从先付、八寸的餐前小菜开始,到向附、烧物、扬物、焚合,一步步将味觉体验推向高峰,然后以御饭、香物等清口解腻,最后以水物的应季甜品结束一餐。不同餐厅在不同时节会对菜单稍作调整,上菜道数也可能有所不同,有的“一汁三菜”,规格高的可能有十数道。
先付和八寸通常是一起上的,今天的先付是生姜,古来有“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医生开药方”的俗语。
八寸是餐厅以季节为主题的下酒菜,通常是几种小菜的组合。其实,“八寸”这个名词本来是指千利休用来盛放食物的八寸杉木方盒,后来,它便渐渐演变为其中盛放食物的代名词。
八寸,则是来自清泉铭越老家的京都豆腐,京都豆腐是由黄豆及水制成,尤其京都的水为软水,其制成的豆腐比起东京的豆腐更加柔软,因此在江户时代起豆腐即被说是京都的名产。
即使身在东京,他还是喜欢吃老家的豆腐,比起东京的豆腐,京都的豆腐就连板豆腐也惊人的柔软。
而且他具有京都人对于老店的超乎执着,只去特定店家购买豆腐、酱油、日用品。
他固定买豆腐的叫入江豆腐店1829年创店,即文政12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文政是日本仁孝天皇在位的年号,在文化之后、天保之前,江户幕府的将军是德川家齐。此时期是中国清道光年间。】
入江家的豆腐店是京都最后一家仍然使用Okudo-san制作豆腐的店铺,(即Kamado,在京都叫“Okudo-san”,是日本的传统炭灶)使用木炭加热Okudo-san烹煮大豆,用大豆榨出的豆浆(純豆乳)制成的豆腐包括“绵豆腐、绢豆腐”( 木綿、絹ごし)等等。
清泉铭越对他家的豆腐最为钟爱,用他自己的话说这种豆腐天天吃也不会腻的,这话虽然有些夸张了,但他真的吃很多豆腐。不到3天就会吃一次。「演戏不知该演什么,就演忠臣藏,配菜不知该吃什么,就喝豆腐汤。」
这是以前的人说过的话,是他的口头禅之一,曾经有女记者问他,保持青春的秘诀是什么,他开玩笑道:“吃人”配豆腐汤,结果将那位女记者吓得脸色苍白。
他最喜欢绢豆腐和白豆腐,其中绢豆腐是只在夏天才有卖的,使用富山大豆制成,口感软到极致绢豆腐因口感细腻顺滑备受市场欢迎,绢豆腐含水量较高,柔软、可口,上好的绢豆腐制作成冷奴,细腻顺滑,可顺喉咽下。
在清泉铭越看来,纯白四方形的豆腐,只用水和黄豆就能做出来,十分单纯。那也是一种宗教哲学的象征。正因为如此,味道的好坏分明,对料理人来说也是棘手的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