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厅里顿时一片鸭声,其叫声可谓哀鸿遍野,所到之处皆风声鹤唳。
“啊???”在震天鸭叫响彻整个客厅5分钟之后姜维终于一个激灵翻身坐了起来,“你们俩干嘛啊!这么晚很吵欸!隔壁投诉怎么办啊!”
周瑜正准备给这个26度空调下睡觉的人好好讲讲合肥夏夜三十几度的高温体感,姜维就马上道:“前辈呢?周瑜你看到他了吗?”
“……你自己找去吧,懒得理你。”周瑜捂脸,姜维粗神经到这种程度恐怕曹操都无法比拟了。
“欸欸欸?周瑜?”姜维揉了揉眼睛,“奇怪。周瑜平时也没这样过啊?”
“姜维。”赵云看着他一脸茫然的样子,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道,“等人就好好等,不要半中间睡着,不给人家开门,还得我开。”
说完亦是头也不回向楼上走去。
“这些人,一个个的,都怎么了?”姜维赶紧从沙发上站起来,“赵云!等等我啊!”
周瑜带着焦灼的心情一把推开房门的时候诸葛亮还在看书。倒不是《三国志》,是《三国演义》。诸葛亮听见不大不小的开门声抬头说了句“你回来了”就又低下头去。
周瑜见诸葛亮似乎看得很入神,便没有打扰,自去洗漱。
诸葛亮却放下了书,拿起床头柜上的手机敲着字。
“我跟你说,刚刚我和赵云在楼下跟姜维理论,他竟然什么也不知道!他就问了句你在哪,不知道过会儿会不会来找你。”周瑜颓坐在床上,“唉,现在都十一点了,这么一折腾今晚都睡不着了。”
“看过《红楼梦》吗?”诸葛亮编辑完什么东西之后放下手机问道。
“当然了。啊,你想聊《红楼梦》?”周瑜猜测着说。
“也不完全是。不过你要是感兴趣可以聊聊。”诸葛亮话音未落,周瑜马上坐了起来,“红楼梦是我最喜欢的书欸!”
“巧了,我也是。”诸葛亮略有些惊讶,他和周瑜身上有太多无法解释的巧合,也许是前世的记忆造成的,不过这一世的缘分总是有的。不然他们怎么会从小就在一起,一起上幼稚园,一起上小学,一起旅行,爬黄山,住民宿…
他不小心想出神了。
“诶?诸葛亮!想什么呢!”周瑜注意到他的不对劲。
“没事。那你说吧,红楼梦里你最喜欢的情节是什么?”诸葛亮这才回过神来。
“我喜欢开海棠诗社那一段。说实话,我还是更喜欢黛玉的诗。你看史湘云和林黛玉合写的这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诗魂’,多有意境。”
“林黛玉的诗确实写得很好,不过我更喜欢她的另一句,也跟我最喜欢的情节游大观园有关。”诸葛亮思索着说。
“我觉得这首是极好的了吧。”周瑜皱眉回想着黛玉写过的诗,问,“还能有哪句超过它不成?”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诸葛亮笑道,“忘了吗?元春省亲的时候命众人作诗,黛玉替贾宝玉作的。”
“怎么忘了它!”周瑜恍然大悟,“这也是我很喜欢的一句了,尤其是十里稻花香,像自己循着浓浓米香,踏着青草走在乡野中一样。”
“不过说到开诗社,周瑜你会写诗吗?”诸葛亮突然问。
“写诗?你不会也想开诗社吧?我可不会啊!”周瑜赶紧拒绝,“你会写啊?”
“我也不会。不过既然睡不着,不如咱们学着湘云黛玉中秋夜凹晶馆联诗,也试作几首如何?现在也没有限韵脚,会好写许多吧。”
“那先说好不用写律诗。”周瑜闻言连忙提醒道,“不然我熬到天亮都写不出来一首。”
“好,那先拟个诗题吧。”诸葛亮说,“韵脚不限,形式不限。”
“嗯…毕竟咱俩都是新手,用简单些的好。”周瑜看看窗外,弯月当空,满室清朦,“就咏月吧。”
“也好。时间就计半小时吧,不写律诗会快很多。”诸葛亮说罢用手机计时器计定时间,两人便各自沉思起来。
“诸葛亮既提了这事,也定是有准备了,恐怕会写律诗。我本不善作诗,只能写绝句,以对仗工整精巧取胜。”周瑜心下暗想,“不如咏月怀古,以诗喻人…”
“有了!”他不禁低声道。
“哦?想好了?那我也该动笔了。”诸葛亮笑道,“公瑾可让着我些。”
“别开玩笑啦,你还用我让?”周瑜躺在床上斟酌诗稿,“不说了,我要再看看这诗有没有能改的地方。”
“看来都习惯我叫他公瑾了啊……”诸葛亮不禁掩面发笑,“不过也好,早晚都是要这样叫的。”
“嗯……怀古是好,可怀古诗重要的是怀念的对象,怎么选人呢?若写不好岂不弄巧成拙?”周瑜暗自衬度,“怀古怀古,能不能不怀真古人呢……”
“所谓望月怀远,咏月即咏人,单说月色倒显单薄。我毕竟初作诗,更不求能写出什么新奇的来,只能咏古人了。不过至于咏的是谁,方得细细斟酌了。”诸葛亮一番思索,终于敲定咏古诗中的那位古人。
“丁零——”手机发出有些刺耳的铃声,半小时时间已到,该是评诗论作的时候了。
两人把稿纸一递,竟然都是最简单的古绝(不限平仄),不禁一起大笑起来。
“笑够了,看看诗吧。”周瑜好不容易止住笑,“先看你的吧。”
两人一齐看向诸葛亮的诗稿。虽有涂改的痕迹,却淡淡的,似乎被有意擦干净了。
“题目是《对月》。”诸葛亮补充道,“忘记题上去了。”
周瑜念道:
“此时此夜望明月,遥想当年东吴雪。
曾几何时长江上,犹记连天红掩月。”
“我也是第一次作诗,作得不好,见笑了。”诸葛亮叹道,“虽然平常惯于背古诗词,自己写来却当真是难上加难。”
“既然你也觉得这诗不好,那我就直说了。问题有二,第一,主题不明,写月却突然转到东吴和赤壁之战,中心是什么?第二,“东吴雪”一词有为了押韵生搬硬套之嫌。第三,多句表意不明,显然思虑不足。这三点需注意。”
“评得好。”诸葛亮坦然,“东吴雪一词确实是有些生硬,是从’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一句里提出来的,确乎不妥。”他话锋一转,“可第一个错处我要给自己鸣冤啊。因为诗的主题是…公瑾你呀。”
“欸欸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