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民国风华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粤军(6)

民国风华

中文名陈炯明外文名CHENCHIUNG-MING别名陈竞存国籍中国民族汉族出生日期1878年1月13日逝世日期1933年9月22日毕业院校广东法政学堂主要成就倡导“联省自治”创建中国致公党出生地广东省汕尾市海丰县代表作品《中国统一刍议》1878年,生于广东汕尾海丰,原名捷,字赞之,又字竞存;1899年,中秀才;1906年,到广州就读于广东法政学堂;1908年,以优等成绩毕业;1909年,任广东谘议局议员,先后提出《革除衙署积弊案》、《废除就地正法案》、《筹办城镇乡地方自治案》、《筹筑惠湖铁路案》、《禁绝一切赌博案》等提案;11月与丘逢甲等一起被推为代表,赴上海参加各省咨议局联合大会,加入同盟会;1910年,参加广州新军起义联络工作;1911年,任广州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属下的编制课课长兼调度课副课长,又被确定负责率领一路选锋队进攻巡警教练公所。武昌起义后被同盟会南方支部派到东江组织民军起义,光复惠州;1911年,广东军政府成立,被推为副都督,不久后为代都督;1913年,宣布广东独立,声讨袁世凯,失败后逃往香港转赴新加坡;1915年,联络一批原国民党人另立异帜,组织中华水利促成社,受到孙中山的严厉批评;1916年,回到广东东江发动驻军和民军起义,参加讨袁斗争;1917年,北京政府大总统黎元洪授予其“定威将军”。后向孙中山表示“竭诚拥护”,参加护法运动,任援闽粤军总司令,占领闽西南的汀州、漳州、龙岩等地,建立根据地,称为“闽南护法区”;[1]1920年8月,率粤军从广西回粤,打败盘踞广东的桂系军阀,被任命为广东省省长兼粤军总司令;1921年5月,被孙中山任命为中华民国政府陆军部总长兼内务部总长,积极参与“联省自治”运动,反对孙中山的北伐主张;6月任援桂军总司令,进军广西,攻占广西全境。后阻挠孙中山到桂林设立北伐大本营,破坏北伐。1922年4月,拒绝前往梧州与孙中山面商北伐问题,并以辞去各职务相要挟,被孙中山免去广东省省长,粤军总司令、内务部总长三职。此后退居惠州,其部属叶举率“陈家军”主力回师广东,于6月16日发动兵变,炮轰总统府和粤秀楼。8月15日,回到广州任粤军总司令;1923年1月,被滇、桂、粤联军组成的西路讨贼军击败,后率部退守东江;1925年,国民革命军两次东征,彻底打垮其所部。避居香港,后将美洲洪门致公堂改组为中国致公党。陈炯明在军事彻底失败后,蛰居香港,鼓吹**反革命。他拉拢一些人组织致公党,自任总理,提出建国、建亚、建世的所谓“三建主义”,对抗孙中山的革命三民主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发表《敬告国人书》,说:“目前心腹大患,尤非较轻于日寇,共产党遍布南方各省,随时皆可乘机爆发。”他还向国民党建议“宁(南京政府)任外交,收复失地,粤任剿共,巩固后方”,和当时***的“攘外必先安内”互相呼应。[6]1933年9月22日在香港病故。[陈炯明1898年考取秀才之后,对八股取士的考试制度兴趣索然,没有再循着举人、进士的路子一直走下去,在家乡过了几年心满意足的婚姻生活后,1906年离开家乡惠州府来到广州府,入读政法学堂。这个时候中国的政治气候已处于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情势。当时的广州在两任总督陶模和岑春煊的主持下,各项新政面貌一新,新式学校开办得如火如荼,各种新思潮也在涌现。1908年,陈炯明以优等成绩从政法学堂毕业。在广州的两年时间里,陈炯明大开了眼界,接触到各种新思潮,而且结识了已加入同盟会的朱执信,为其后来的政治生涯打下了基础。1909年,陈炯明回到家乡创办《海丰自治报》,自任主笔,鼓吹自治才是救中国的唯一良方。这一年,他当选为广东谘议局议员,正式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他在谘议局提出“筹办城镇乡地方自治议草”,建议设立城镇乡地方自治研究所,专门研究城镇乡自治办法,选通晓法政人员入所研究,推动自治进行。为加快成立国会的进程,江苏谘议局发起在上海召开16省“请愿国会代表团茶话会”。当时赴京请愿是一种非常时髦的活动,向政府表达民间的声音。陈炯明作为广东谘议局代表,赴上海参加了大会。议员们提出请愿书,希望能尽快颁布议院法和选举法,但清政府以“我国幅员辽阔,筹备既未完全,国民知识程度又未划一,如一时遽开议院,恐反致纷扰不安,适足为宪政前途之累”为由予以拒绝。对所谓国会本来就只持观望态度的陈炯明来说,这次大会让他更为失望。他认为,中国政治的积弊太多太深,不是一班坐谈之客在国会里高谈阔论就可以解决的。陈炯明泄气地表示:“开国会为无聊之举,不过国家处此无可如何之时,除此别无他法,随波逐流为之耳。”但上海之行对陈炯明意义非同小可,而且对他此后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在上海期间与革命党人交往密切,并加入了同盟会。

上一章 粤军(5) 民国风华最新章节 下一章 粤军(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