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各种书刊记载的战亡人数不统一,但是外务省公布的几次有足够依据。满洲共阵亡26万5000多士兵,中国阵亡46万士兵,是最接近事实的。苏联宣布击毙日军8万多,日军自己记载诺门坎阵亡1万多,东北人民组织的抗日武装在东北14年里,击毙日军达17万5000日军。
辽宁驻军:独立第7旅王以哲部,驻沈阳;独立第12旅张廷枢部,驻锦县;独立第20旅常经武部,驻郑家屯;骑兵第3旅张树森部,驻通辽;独立炮兵第6旅王和华部,驻北镇、锦县;独立炮兵第7旅刘翰东部,驻锦县;省防一旅于芷山部,驻山城镇;省防二旅张海鹏部,驻洮南;公安总队(由原第20师改编)黄显声部,驻沈阳;辎重教导队牛元峰部,驻沟帮子;铁甲车队曹耀章部,驻沟帮子;工兵第11团杜维纲部,驻义县;东北空军、海军及宪兵司令部,均驻沈阳;
吉林驻军:独立第21旅赵芷香(后张治邦继任)部,驻宁安、德惠、绥芬河;独立第22旅苏德臣(后赵毅继任)部,驻双城;独立第23旅李桂林部,驻长春;独立第24旅李杜部,驻依兰、富锦、佳木斯;独立第25旅张作舟部,驻吉林;独立第26旅邢占清部,驻哈尔滨、一面坡、横道河子;独立第27旅吉兴部,驻吉林;独立第28旅丁超部,驻哈尔滨;独立第29旅王瑞华部,驻滨江;骑兵第4旅常尧臣部,驻农安;省防第1旅孙鹤喜部,驻方正;省防第2旅王绍南部,驻蛟河;炮兵第10团穆纯昌部,驻长春;工兵第11营佟荣甫部,驻吉林;边防军公署卫队团冯占海部,驻吉林;哈尔滨特区公安大队 王之佑部,驻吉林;山林警备队赵维祥部,驻延寿;
黑龙江驻军:省防步兵第1旅张殿九部,驻扎兰屯、昂昂溪;省防步兵第2旅苏炳文部,驻海拉尔、满洲里;省防骑兵第1旅王南屏部,驻绥化;省防骑兵第2旅吴松林部,驻克山、拜泉;独立骑兵第2旅程志远部,驻满洲里、小蒿子站(今泰康);省防步兵第3旅马占山部,驻黑河、海伦;独立炮兵第9团朴炳珊部,驻泰安镇;工兵第12营 刘润川部,驻齐齐哈尔;边防军公署卫队团徐宝珍(后张竞渡接任)部,驻齐齐哈尔;兴安屯垦军苑崇谷部,驻索伦;保安大队窦联芳部,驻齐齐哈尔。
近代中国东北军事工业薄弱,20世纪20年代张氏父子主政东北期间,先后创办了奉天军械厂、东三省兵工厂、奉天粮秣厂、奉天被服厂、东北航空工厂、奉天迫击炮厂等一系列军工企业,东北军事工业迅速发展起来。与国内其他地区军工企业相比,东北的军事工业虽然起步较晚,但起点高、发展速度快,很快便后来居上,成为同行业的佼佼者。其科学技术被用作军转民来施行东北新建设运动。种类多、涵盖广、规模大,国内首屈一指。每一个企业又下设多家分支机构。生产产品除满足战争需要的武器、弹药外,还生产飞机发动机零部件、试验架、机身、机翼、尾舵、螺旋桨、冷气机、始动机、冷气始动机、单力始动机、冷气救火机、飞机架尾车、飞机铁平车、通信钩、信号枪、放烟筒、机关枪转盘、炸药架、炸弹悬吊机、炸弹上子、炸弹投置器、机关枪连动机、航空仪器、航空照相机零件、航空无线电零件,以及粮食、食品、服装、鞋帽、帐篷、锅灶、铁桶、木器、印刷品等百余种产品,涉及生产、生活各个领域。设备优、技术新、重研发,产品精良国内领先。以东三省兵工厂为例,兵工厂鼎盛时期所属各厂的机械设备约合万台以上,可谓数量庞大、种类齐全、技术先进、国内领先。兵工厂所属枪弹厂设备最初是1919年由上海兵工厂引进,当时日产子弹一万发;1922年从日本引进设备,日产子弹能力达到10万发;1924年从德国购进七九尖弹机器,日产子弹10万发以上。在引进先进技术设备的同时,加强技术革新,设备、工艺在生产过程中逐步得到改善,基本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生产,产品性能日趋稳定,精密度也逐步提高。枪弹产量可达日产30万发,1929年枪弹生产鼎盛时期,日产子弹40万发。兵工厂所属炮厂、炮弹厂、铸造厂等引进当时最先进的设备,对于钢材纵断、切削、车光旋堂、装配零件等操作过程,完全实现机械化、自动化。炮厂引进有制造十生的五的口径大炮的生产设备。铸造厂添设炼钢熔炉,中级钢料已能自制,其他普通生产设备如车床、刨床、铣床、钻盘、钳台等均能制造,即使复杂的机器设备也能制造。小型工具如样板桩模配件,各厂都有制造所,随时可以制造,无需外购。铸造厂对于枪筒钢,初炼失败后,改由电炉试炼,经过几十次的反复冶炼,新产品的质量和化学物理性能,均合乎枪筒钢的标准,冶炼获得成功。至此,枪筒钢由国外进口改为厂内供应,节约大量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