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贞观十三年:寒门之路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c位出道  Q萌     

第四章:耕田要用犁,效率排第一

贞观十三年:寒门之路

土里传来一阵丝丝的凉意,杨时的毛孔和泥土接在一起,感受着这片土地。他小的时候是在农村和爷爷奶奶生活,也干过农活。从他长大,去了城市安家以后,就鲜有回到农村的时候,更别说再下田和这片土地亲密接触了。但他知道,土地能给他带来安稳,能给世世代代生活的人带来安稳。

杨时在后头扶着犁,张娘子在前头牵着牛。以前都得让隔壁王彪来帮忙牵牛,有时牛脾气上来,王彪也没辙。自从杨时把牛鼻孔打穿,弄好鼻环以后,牛也听话了许多,张娘子也能牵着牛稳稳当当地走了。

在田埂上坐着个中年人,约摸四十来岁,正望着这边耕田的农人,目光随着这行人慢慢地、有节奏的移动。等到农人停下来休息以后,在他的示意下,他身后站着的仆人朝农人走去。

杨时正准备坐下来休息,只见一人朝他走来,行礼道:“这位小兄弟,我家主人有请。请随我来。”语气虽然恭敬,却又不容置疑。

顺着对方来的方向看了看,杨时看到了不远处田埂上坐着的中年人。杨时点点头,脱下蓑衣,只戴着斗笠随来人走过去。

待要走近,杨时往前一望,只见那人生得天庭广阔,地阁丰隆,胡须上翘,美髯及胸。看上去虽然很是温和,然而那两道浓眉,和那一对顾盼时闪闪有光的眼睛,那直鼻子,那一张方口,那稍稍见得狭长的脸盘,再加上他那雍容华贵,不怒自威的风度,都显出他不是一个等闲的人物。

“不知阁下唤在下来,有何指教?”杨时知道眼前这人非富即贵,搞不好是什么王公。但又转念一想,王公哪有闲情逸致来这田里,不都是“烈日炎炎似火烧,公子王孙把扇摇”嘛!

哪有皇子王孙过来真正体验民间疾苦的?想到这,杨时笑自己小题大做了,这眼前人估计是哪片田里的地主老财,来这儿视察佃户工作来了。

看到这庄稼汉像个读书人一样知礼,中年人不禁一惊,他也不做试探,看门见山道:“我方才看到小兄弟的耕种方式与常人相异,深感奇特,故而邀请小兄弟过来为我解惑。”

“这个啊,是因为我的犁与别人的不同。”杨时很轻松地说道,并走回去把犁卸下来,又扛过来给对方展示。

中年人看到这犁确实和平时见到的只辕犁不太一样,这个是弯曲的形状。杨时把犁头上的泥清理干净以后,又一点点给对方解释:“这个木犁是由十一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犁铧、犁壁、犁底、压镵、策额、犁箭、犁辕、犁梢、犁评、犁建和犁盘。以前用的犁耕起地来太费劲,调头也不够灵活。”

杨时摇摇头,又拿起曲辕犁的犁盘说道:“这辕辕头的犁盘可以自由转动,这样不仅使犁架变小变轻,而且便于调头和转弯,操作灵活。这样算下来,就省下了一人一牛的劳力。”

中年人听了他的话,大吃一惊,这新式犁意味着以前一亩地的人力畜力,现在可以分到三亩地上!大大提高了农民耕种效率啊!如果全国推广开来的话,那粮食产量最起码会翻一番。这样就能解决百姓们的温饱问题了啊!

喜悦只是一瞬间,中年人好像想到了什么,脸色变得凝重,连语气也没有之前那么温和:“有这样利国利民的东西,你为何不上报朝廷?”

杨时早先犁了一亩地,又摆弄了好一顿曲辕犁,也有一些累了,索性就一屁股坐在了中年人身边:“不是我不想送给朝廷。一呢是这犁是我今天才做好的,这是第一次试验,看看还有哪里需要改进的。二是我一个小老百姓,也不敢去打扰县太爷啊。之前有邻居去县城报案,都被打回来了。俗话说,衙门口朝南开,有理没钱莫进来。”

“放肆!”中年人脸色发青,他身后的仆人也准备动手。

杨时一脸懵逼,以为中年人在说衙门的人,心想这老炮儿太冲了啊,脾气不好一上火倒在这咋整,于是宽慰道:“您老也别太生气了,身体要紧啊!更何况现在的生活已经很好了,偶尔有几个贪官倒也妨碍不了好的结果。”

中年人朝仆人使了个眼色,脸色也缓和了很多,问道:“你倒说得轻巧,有贪官不还是因为皇帝做得不好么?”

“此言差矣,”杨时撇了他一眼,心想这人不会是个造反派吧?便又说道,“当今陛下的功绩是完全可以匹敌秦皇汉武的,贞观盛世,万国来朝。现在咱们看到的突厥啊、薛延陀啊、甚至于高句丽那点破地儿都不在话下,收拾他们就是早晚的事儿!”

中年人看着眼前的小农,心里不是滋味儿,这是第一次有人对他说贞观是盛世,也是第一次有人说大唐一定能收了高句丽。要知道高句丽虽小,但隋炀帝和唐高祖都没征讨下来的。眼前这人躬耕陇亩,却将朝廷大事了如指掌,不可小觑。

杨时显然没察觉到中年人的想法,还以为他琢磨着要干点什么造反的勾当。秉着能救一个是一个的想法,杨时又劝道:“这位兄台,小弟劝您,咱们陛下的江山稳着呢!您别想东想西的了!”

上一章 第三章: 春雨贵如油,偷诗真上头 贞观十三年:寒门之路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五章: 杨时要用功,不知遇太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