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钟在耳边尖叫着,我一个打挺起身,背后尽是冷汗。
时间不到凌晨,屋外是鱼缸氧气泵昼夜不停的抽水声,除此外一片寂静。我抹了把额头,取出体温计,忍着晕眩仔细地迎光看着水银条——三十八度三。
我下意识地想喊妈妈,开口的瞬间却突然哽住——不能叫她。化疗使她疼痛难耐又失眠,或许这时候她已经睡了。不能使她心急,不能喊她起床。
我隐隐约约想起来那个荒诞的梦里,似乎有什么人叫我往前走…… 当真是烧糊涂了。
这样下去不行。得吃药。得去医院。
我起床晕乎乎地去客厅找了一瓶退烧药,打着手电一看,却是半年前就过期了。我无声地咧了咧嘴,既想哭又想笑,最终喝了两袋三九感冒冲剂了事,一头扎进柔软而令人窒息的黑暗。
第二天早上醒来时,我几乎感觉有人在我的脑子里开挖掘机,颅骨里四窜着粗暴无章的刺痛。点开手机,时间是清晨六点半。微信收到一条新消息。
白嫖的小弟:「姐,你有高二数学教材不?能不能借我看看?我妈天天催我学习,脑袋都大了,得装装样子。」
我失笑,侧躺着回施航:「真行。等着吧,我今天有点事,晚上给你找找。」
至于是什么事……我静悄悄地起身换好衣服,拿起手机和社保卡,戴上两层医用外科口罩——自然是去医院。
北京疫情期间的定点医院是宣武医院。我叫了辆网约车,在路上给爸爸发了条微信,告诉他我去看个感冒,上午的化疗得他请假陪妈妈一起了。
然而到底是不是普通的感冒……我的心条猛地漏了一拍,只希望那最坏的情况不要真的轮到自己。
时节已经是四月初,空气轻飘飘凉飕飕的,正是乍暖还寒,一切都朦胧初生的时候。我下了车,眯着眼望向宣武医院灰暗的门诊楼前的杨树枝,深吸一口气,喉咙火辣辣地疼。
排队测温时显示三十七度七,我如愿被保安一路架送到了发热门诊。
早上十点来钟的发热门诊人并不很多,但一个个都像打了霜的茄子一样蔫头蔫脑地戳在椅子上,毫无生机可言。我捏着挂号条、匆匆忙忙拍的肺部CT和抽血化验单坐在塑料椅子上晕乎乎地发呆,想了想,给韩俞菀发了条微信。
葵洲:「你女人病了,苟在发热门诊,不打算慰问一下?」
富婆韩仔:「???」
富婆韩仔:「真假的?你别吓我。」
葵洲:「真,烧了两三天了,替我祈祷吧。」
此时护士叫了号,我连忙起身,又一阵晕眩袭来,险些站不住。
“……肺部有小片阴影,疑似感染,也可能是普通肺炎或者病毒性感冒。住院观察做进一步检测吧。” 医生浑身上下裹着防护服,捏着X光片左看右看,严肃地扭头看向我,护目镜后的目光看不甚分明。
“就你一个人来的?”
我此时眼前一片白光,满脑子“我完蛋了”,僵硬地点了点头。
“行,跟着护士去办住院手续吧。隔离观察区暂时住两天,两次核酸阴性的话就可以出院了,一次阳性就确诊转监护区。”
我张张嘴想说些什么,比如到底怎么就疑似了,要住多久,住院费怎么算,密切接触过的家人怎么办。口罩里的雾气升腾,模糊了镜片。我哽得一个问题也问不出口。
强烈的不真实感使我有些迷茫,连步伐都像踩在水云上一样轻飘飘的,出门时差点绊倒。
“小姑娘,” 身后传来医生隔着防护服闷涩的声音,朦朦胧胧地让我想到那个已经快要消散的梦,“勇敢点,别害怕。”
护士领着我绕迷宫似的七拐八拐,办完住院手续后进了一栋比发热门诊的破棚子看起来更老旧的砖楼,爬了三层楼梯,往东一拐就是一条细窄的走廊。走廊两侧是挤挤挨挨的小门,乍一看同高中的学生宿舍有那么点类似。
这一层的所有医护人员无不例外地裹着防护服,行色匆匆地推着医疗车或者夹着病例册来来去去,经过我时偶尔从护目镜后投来疲惫的目光。
护士领着我停在一扇小门前,灰色的塑料门上挂着【13病房】的牌子。我盯着门上贴了塑料纸的窗户后投来的紫外线光晕,终于第一次清晰地意识到:这就是疑似感染者的隔离病房了。我要被隔离了。
“进去吧。多休息,别摘口罩,晚上等着来测核酸。”
我机械地点了点头,进门的瞬间却被身旁的动静浇了个措手不及。
另一个护士推着餐车敲了敲旁边病房的门。进门的那一刹那,我听见她说:
“12病房,柏倾,吃饭了。”
咔嚓一声,身后的门重重合上,世界重归寂静。
我呆滞地僵了两秒,随即猛地转身,一把拉开房门向左看去。
12病房门口的男孩有着熟悉的面孔。
条纹发带束起的刘海、宽大的运动夹克和看上去很柔软的灰色睡裤给柏倾的气质染上了一种很诡异的不协调感。他这个样子应该出现在晚风习习的大学校园操场上,手里再握着一瓶芬达或者拎着一个荧光绿色的暖壶才对,而不是就这么猝不及防地“咣当”一声降落在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隔离病房外。
我无声地瞪着他,他也慌乱地看着我,一时间尴尬如海啸般席卷而过,直到送饭的护士不悦地敲了敲餐车。
“干嘛呢干嘛呢?13号赶紧回病房!住院期间除了送饭的时候不要出病房门!”
我瞬间回神,心脏狂跳不止,小声道了个歉后看也不看地转身摔门而入。
病房实在很小,一张单人床,一个马桶,对面一个洗手池和镜子,然后就没了。我小腿一软,脸朝下趴在病床上,直到闷得猛咳了起来才艰难地爬起来,坐在床沿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