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十三看着附着在山崖蜿蜒着向天的方向攀缘的石阶,上山容易下山难,下了山已经是申时了。
雁十三觉得周梓桑这辈子真的是如俄罗斯套娃,一环扣一环的倒霉悲惨,这辈子就没过过几天好日子。
不过比起周梓桑,或许程长安的日子也不算差了。
他只有一个母亲相依为命,虽然过的困苦,但他的母亲事事以他为先。甚至在听闻原主的才华能力之后,自己带孩子上门求学。
程长安不是原主找来的学生,是自己来的学生。
当年刚修建好霜寒居的原主刚放出去招生的意愿的时候,除了那些查到原主京城身份的官宦世家送到他这里的学生外,再无其他学生愿意来他这里,只因为前期来的都是官宦富家孩子,就算原主说了不收学费,也没有人愿意来。
原主就只能自己去找学生了,梁修竹、宋长顺、周梓桑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原主找来的有潜力的学生。
只有程长安,是唯一一个自己找来的学生。
当时程母拉着不到九岁的程长安跪在原主面前,求原主收下她的孩子。原主心善,想着程长安就是资质不好他也要收下了好好教导,但出乎意料的,程长安的资质比霜寒居大部分学子要高。原主便欢欢喜喜的收下了程长安,但只收了资质最高且心性坚韧的梁修竹做关门弟子。
再收下程长安后,原主又等了一个月,见实在是没人来霜寒居,就只能开学,开始了他的教书生涯。
原主第一次教书,在学生的指导和一位同为教书先生的友人的帮助下,摸摸索索出了独属于霜寒居的教学方案。
其中也除去了不少个王赟这般的学生,加上之后雁十三自己找来的秦觞溯,霜寒居就少的只有十二个学生。
当然,无论是原主还是雁十三,都从未详细了解过程长安的具体情况。
更不知道,程长安的母亲为了让程长安可以读书,是在听闻路过的路人说过不收钱免费读书的霜寒居的笑谈之后,还是抱着一丝希望带着儿子走路来到了原主所在的镇子。
雁十三乘坐马车坐了整整一天,才到了程长安所在的小村落。他家距离雁十三所在的镇子隔了一个县的距离。
这个村落绵延百里,虽是村落,却堪比一座小城镇。
程母是在自家村落里的地主洗衣做工,用来养活自己和儿子。
雁十三来到时,正好是地主家嫁女的日子。
高头马大的新郎伴随迎亲队伍同行,浩浩荡荡的一行人来到地主家门前来迎娶新娘。一路上鞭炮声声,锣鼓悦耳。
被丫鬟和喜娘领着出来的新娘却没有盖着红盖头,凤冠霞帔,妆容精致,美得惊心。
雁十三拉着一个鼓掌满脸喜气的村民问道:“敢问这位大哥,今日这喜娘为何不盖着红盖头出嫁?”
村民喜气洋洋道:“哦!你是路过的外乡人吧!这是我们这地方的习俗,出嫁的新娘的红盖头要由新郎亲手来盖。这样才显得出新郎对新娘子的重视和爱护,也能让新郎新娘见个面,免得在被闹洞房的时候出丑。”
这话说的有点遮掩,雁十三理解。
在这个时代,大部分的新郎新娘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盲婚哑嫁。很多要过一辈子的新人甚至都是在洞房那日才能见上第一面,然后就这样跟着对方过一辈子。
宾客满座的厅堂之中,新郎新娘要规矩且庄重跪下拜过天地、祖先以及父母,再是夫妻对拜,喝下合卺酒,这便是成了夫妻,最后齐齐入了洞房。
从此,患难相随,荣枯与共。
雁十三看着人高马大的新郎抿紧唇,蹙眉为面前羞涩着的美娇娘盖上红盖头,极有礼数却不着痕迹疏离了新娘,规矩的扶着新娘上了花轿。
从始至终,都没见新郎露出半分喜色。想来,是对这莫名其妙来的婚嫁的不满。
这出嫁的场面甚是热闹,这绵延了百里的村落,乃至这一片地域,皆是喜气欢声。新娘与新郎家皆请了梨园戏班,锣鼓喧天吹唱。
新娘家境殷实,给新娘备了丰盛的嫁妆。三十来个彪悍的护院跟随着迎亲的队伍,挑着七七四十九担嫁妆,场面甚是大气。
雁十三想起了他的外婆,幼年时,外婆曾与雁十三说起过她当年出嫁的喧闹场景。
也是如今日这般的热闹,外婆家世代经商,又只有外婆一个女儿,自然是马虎不得。听外婆讲起,外婆的父亲为了让外婆在夫家有地位有依靠,为外婆准备了十来箱金石玉器打底。
也请了十来人吹吹打打了,送了外婆一路到外公家。尽管这些最后都付与光阴,不知去。
但都是如今日的晴日春光、花好月圆的盛景,应足以令所有人回味一生。
雁十三幼年随母亲到外婆住的乡下院子过暑寒假时,在摇摇晃晃的吊床与外婆轻轻扇着风的蒲扇中,听着外婆慈祥温和的声音讲述当年嫁与外公的故事。
听外婆说过,外公家境清贫,却不慕银钱,是真正的君子,爱外婆那般的婉柔素心。外婆嫁至夫家,虽从小千娇百媚的养着,却愿甘守平淡,对公婆敬爱,对丈夫有礼,与邻人也相亲。
雁十三想,外婆嫁外公作做新妇时,如今日出嫁的姑娘一样,都如那月季,烂漫美好,却不失静雅。外婆此一生有着“宜其室家”的贤妻品德,得外公爱慕,两人之间相敬如宾,一生不离不弃。
人生如花,美好易逝。
无论是今日出嫁的凤冠霞帔的女子,还是记忆中笑的慈爱的外婆,或是这世间寻常为家人操持一生妇女,她们皆有过月季花的娇艳与明媚。在有限的年光里开花结果,枝繁叶茂,美的平淡亦耀眼。
只是不知,这对新娘无半分爱意的男子,是否会对这姑娘痴守忠诚。
这个时代,人与人之间是情感大多朴素,却也有诱惑,会生二心。
清代洪昇《长生殿》有言:“从来薄幸男儿辈,多负了佳人意。”
世间向来对女子不公,多是男儿负知己。
如李甲与杜十娘。李甲负心,致使杜十娘含恨沉江。
那李甲在烟花巷里,那般温良淳厚,于妓院小楼里,缠绵悱恻间,许杜十娘山盟海誓。可李甲那操蛋玩意儿,到底还是一个薄寡之人,软弱背信,利欲熏心,配不起杜十娘这样刚烈明艳的女子。
还有那西汉出了名的才女卓文君,美貌非凡,精通音律,才思灵敏。
那日,卓王孙宴客,才子司马相如赴宴,知其有一女才貌双全,便有意弹奏一曲《凤求凰》,借其倾吐爱慕之情。而卓文君久仰司马相如之才,又听闻司马相如的琴声,便躲在外面,从门缝窥探,被其儒雅风度所吸引,对司马相如一见倾心。
那夜,凉风如水,卓文君违背父母之命,逃离家门,与司马相如私奔,去了四川成都。而司马相如不过是一清贫书生,家中一无所有,他们卖了车马,于市井中开了一间小酒坊。
往日的富商之女,为了爱情不惜抛弃颜面与名声,与司马相如当垆卖酒,与他荣辱与共,成了民间里的一段佳话。
后来,司马相如所作《子虚赋》,得汉武帝赏识,因得召见,又作《上林赋》,武帝大喜,拜为郎。他意气风发,竟一时忘记当初的诺言,生了二心,打算纳茂陵女子为妾。
卓文君是位烈性的女子,写下一首《白头吟》,誓与司马相如决绝。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
读罢卓文君的诗,司马相如为其才情与痴心感动,忆起昔日夫妻恩爱情深,羞愧难当,自此再不提纳妾之事,二人相伴白首,终老林泉。
只是,这有了背叛裂缝的感情,卓文君对司马相如的爱还如当年的坚定纯粹吗?
或许是有的,毕竟负的人是司马相如,卓文君一生伴随司马相如。在司马相如晚年患病终年缠绵床榻时,是卓文君不离不弃亲手照料,直至司马相如逝世的。
雁十三其实一直都不明白卓文君对司马相如的感情,照理来说,司马相如才是理亏的一方,为何卓文君不与司马相如果断的和离,与当年一般改嫁司马相如一样改嫁他人?
卓文君乃当世出奇的才女,家境富裕,就是不靠家人,就凭她坚韧的性子也可以活出一片独属于她的壮丽恢弘。为何却要作出《白头吟》,就为了当年那份爱?
可那份爱早已变质逐渐消失,为何卓文君还要将其攥在手中?司马相如是良配,却不是能够真正爱一人不迷心的人,他给不了也给不起卓文君幸福。
可卓文君还是接受了司马相如的道歉与求和,与他相守一生。
或许两人当年被爱女心切卓文君的父亲抓回卓家时,也为这两人举办了比今日更加热闹的婚礼,也是这样的晴天,所有人都围观祝福他们。
郎情妾意的两人,成亲时应该都是满脸幸福的吧。
如同程长安的母亲与父亲,应该都是幸福过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