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西欧的巨鹰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第一章:鹰的统一-普奥战争(战争内容)

西欧的巨鹰

普奥战争具体过程:

随着普军战略展开的完成,双方开始交火,战争进程发展迅速。但是,整个战争是在3个战场上差不多同时展开的,其决定性的作战行动发生在波希米亚战场上,它决定了战争的命运。

在南线,即意大利战场,由奥意军队交锋。战事一开始,形势就对奥地利有利。本来,意大利拥有一支人数颇多、装备精良的军队。它由国王维克多一厄曼纽尔二世亲自统率,主动地向阿尔布特将军率领的奥地利军队出击。

可是,1866年6月24日,两军在库斯托查发生的第1场会战中,意军竟被打得惨败,官兵四处散逃,以致达到无力再战的程度。俾斯麦对自己的盟军如此缺乏战斗力感到非常恼火,但却无可奈何。意军的惨败使普军迫敌两线作战的战略计划不能实现。奥军在意大利获胜以后,并没有继续发展攻势,而是放弃了威尼斯,只留少量兵力驻防,而将大部分兵力迅速调回多瑙河沿线,以支援形势紧迫的北战场作战。

在西线,即德意志战场,是由普鲁士军队对奥地利阵营中一些成员国的进攻。宣战后,普军迅速开进了奥地利的盟邦汉诺威、黑森一加塞尔和萨克森等毗邻国家。这些国家的军队,在普军的强大威势之下节节后退。萨克森军队被迫撤退到摩拉维亚地区,并在那里与奥地利的军队会合,并入了贝奈德克将军指挥的北方军团。

1866年6月27日,冯·法尔肯施泰因将军率领普军5万余人,挺进到朗根萨尔察附近,在那里大败汉诺威军队,进而围困了汉诺威城。

1866年6月29日,汉诺威王奥格尔格宣布投降。尔后,在7月初,法尔肯施泰因挥军南下,准备先占领法兰克福,随后向巴登和符腾堡进军。

在北线,即波希米亚战场,由普军发起主要突击。起初,毛奇命令3个军团向东移动:第1军团向尼斯河以东挺进,第2军团进至格尔利次以东地区,易北河军团则沿易北河南移,向第1军团右翼靠拢。1866年德累斯顿,随后即与第1军团汇合。这时,毛奇得知奥军正由摩拉维亚向西北方向的边境开进,于是当机立断,命令第2军团翻越苏台德山脉,回师向西南突进;第1军团和易北河军团则沿厄尔士山脉的隘路行进,向山南进军。这样,普军构成钳形攻势,分进合击,首先消灭贝奈德克统率的奥军主力,然后直取维也纳。

1866年6月25日,普军按命令向前开进。两路大军都因为并不知道奥军的具体位置而摸索前进,指挥又无法协调,因而在翻山越岭通过山隘时,行动颇为缓慢。此时,正在朝西北方向开进的奥军,如能利用普军行军困难之机,扼守山南各个隘口,本来是有把握将普军各个击破的。遗憾的是,贝奈德克将军不是高明的战略家,他白白地坐失了良机,致使普军顺利地通过了山地,进入到山南地区。

1866年6月26日,进到山南的普军易北河军团和第1军团,在伊塞尔河西侧与奥军阿尔贝耳特将军率领的2个军相遇。阿尔贝耳特不敢固守伊塞尔河,未经严重战斗即撤出该地区,主动朝东南方向退却。易北河军团抓住良机,乘胜追击。此时,普军第2军团还在翻山越岭,艰苦推进。

同一天,即6月26日,贝奈德克率领的奥军主力,共6个军28万余人,已经到达易北河上游亚罗默希以西地带。他在那里观望等待,企图在普鲁士的两路大军之间选择一路,准备集中力量予以打击。次日,奥军主力一部与普军的第2军团相遇,结果被行军疲乏的普军打败。贝奈德克得知警戒部队遭到打击的消息,命令部队向西撤退,打算在波希米亚境内集中其全部兵力,然后选择二者之一进行打击。可见,撤退的后果只能是军心浮动,体力损耗。其西面此时正好也陷入困境。阿尔贝耳特在伊塞尔河失利后,追击的普军步步逼进;东线的普军第2军团在打败奥军警戒部队后,也步步跟进,咄咄逼人。这样,奥军顿时丧失了主动权,处在普军两路部队的夹击之中。

1866年6月30日,贝奈德克率奥军主力向东南退却,以逃避普军的钳形攻势;7月1日夜间,奥军到达易北河的上游河畔,位于凯尼格列茨与萨多瓦之间的高地上。贝奈德克眼见形势危急,决心在7月3日向南渡过易北河,经由帕尔杜比策向南方撤退,尔后再徐图抵御之策。然而,他还没有来得及南撤,决定性的萨多瓦会战便打响了。

在当时的战况发展中,普军也显得相当混乱。各军团分别进攻,缺少协同配合,有的已经失去统一指挥,一时竟摸不清奥军撤退的方向。他们大都以为奥军必定向南撤退,经由帕尔杜比策回守维也纳。而实际上,奥军因为南翼被堵,只有向东开进。由于普军统帅部未能及时掌握情况,普军官兵因连续行军作战而疲惫不堪,加上第1、第2两个军团以及奥军一些部队互相混杂在一起,统帅部也就一时无法进行指挥和调整,以致未能组织有效的战术追击,使奥军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厄运。

萨多瓦决战以普军的大胜而结束了。奥军的伤亡和被俘人员虽然达4.5万余人,但总司令贝奈德克仍率主力约15万余人安全地撤退了。普军在作战中的伤亡,总共约达1万人。但是,经此一役,战争中的命运也就最后决定了,奥地利已经无力再战。

1866年7月5日,由于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的请求,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出面调停。当时,普军是有能力继续进攻的。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普王威廉和他的将领们,都要求继续进军,攻占维也纳,彻底击溃奥地利。然而,头脑清醒的俾斯麦却有政治远见,他担心战争一旦拖延,将引起法国的干涉,或者在被击溃的奥地利境内发生革命,从而使普鲁士统一德国的计划毁于一旦,因而力主谈和。他认为,如果过分地伤害奥地利人的感情,迫使他们孤注一掷,甚至铤而走险,那么,在未来必将来临的普法战争中,将不能争得奥地利的中立,对普鲁士很为不利。因此,他力排众议,主张立即缔约,甚至对国王以辞职相威胁。普王威廉一世在权衡利弊之后,终于让步。7月22日,普奥双方代表在尼科尔斯堡进行谈判;26日,签订《尼科尔斯堡预备和约》。

为了避免法国或俄国干预战争,俾斯麦劝谕威廉一世迅速跟奥地利议和,不急于求成。奥军接受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调停,1866年8月23日,双方正式签订《布拉格和约》。

和约规定:德意志联邦议会解散,奥地利完全退出旧的北德意志联邦。而普鲁士则有权建立以它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奥地利把它对石勒苏益格一荷尔斯泰因的管理权全部让给普鲁士,并向普鲁士偿付一笔大的赔款;同时,奥地利还把威尼斯割让给意大利。

普鲁士在1867年成立北德意志邦联,向统一德国的目标迈进。俾斯麦让普鲁士没有要求奥地利割地赔款,令它日后可以与奥国结盟——奥地利所惧怕的势力,反而是意大利人和斯拉夫人的民族统一主义。

战后,普鲁士主宰德意志事务。在普法战争时,普鲁士激起德意志民族主义,令南部的德意志邦国与它一起抗战。最后,普鲁士打败法国,普王威廉一世登基为德国皇帝。德意志帝国成立和统一运动的胜利,令新德国成为欧陆最强的大国。

奥地利——将威尼提亚省割让给意大利,永远不得干预德意志一切事务,失去对原德意志邦联内成员国家的影响力。奥地利的战败是对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一个危机;战后一年帝国就需要与匈牙利协议改为二元君主国奥匈帝国。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成为普鲁士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省。

汉诺威王国——被普鲁士合并,成为普鲁士的汉诺威省。

黑森-达姆施塔特——割让北部的部分领土予普鲁士。剩余地区北部的一半领土(上黑森)加入北德意志邦联。

拿骚、黑森-卡塞尔、法兰克福自由市——被普鲁士合并。与黑森-达姆施塔特所割让的领土一起合并为黑森-拿骚省。

萨克森王国、萨克森-迈宁根、罗伊斯-格赖茨、绍姆堡-利珀——没有被合并,但随后一年加入北德意志邦联。

(上图为维也纳世博会)

普奥战争

普奥战争(Austro-Prussian War,又名七星期战争或德意志战争),发生于1866年,原因是普鲁士王国与奥地利帝国争夺统一德意志的领导权。普鲁士的胜利使其称霸德意志,最后完成统一大业。在德国和奥地利,此战称为德意志之战(Deutscher Krieg)或兄弟之战(Bruderkrieg)。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此战是第三次独立战争。

1862年,奥托·冯·俾斯麦被任命为普鲁士王国首相。他马上策划统一运动,务求由普鲁士统一小德意志。凭着普丹战争的胜利,俾斯麦唤起德意志人的民族意识。普鲁士以有权共同占有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为借口,诱使奥地利向普鲁士宣战。奥地利与巴伐利亚、汉诺威、萨克森等一些德意志邦国合作,以捍卫德意志邦联的名义,挑战普鲁士(称为"Bundesexekution")。

普鲁士利用同意大利及北德的一些中小邦国的结盟,将部分奥军吸引到南部战场,北部的普鲁士军队在短时间内控制了整个北德意志。普军接连在萨多瓦和柯尼希格雷茨大败奥军。战败的奥地利解散德意志邦联。次年成立以普鲁士为首的北德意志邦联,并通过联邦宪法,为实现德意志统一准备了条件。

在普奥之战中,普鲁士动用了不少曾在美国南北战争大派用场的科技,包括以铁路帮助运兵及以电报维持长途通讯。双方参战各自的总兵力为:普方63万人;奥方58.5万人。

在意大利统一运动中,此战是第三次独立战争。

名称

普奥战争

发生时间

1866年6月14日—8月23日

地点

波西米亚、德意志、意大利与亚得里亚海

参战方

普鲁士王国、意大利王国 VS 奥地利帝国

结果

普鲁士胜利,北德意志邦联建立,意大利吞并威尼斯

快速

导航

战前准备战争过程战争结果战争意义战争影响历史评价

历史背景

古老的神圣罗马帝国,曾在欧洲存在800多年。它是德意志民族的一个松散联合体,也是德意志各邦王公贵族不断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政治舞台。这个舞台上的两大主角,历来都是奥地利和普鲁士。尽管大帝国已于1806年在法国皇帝拿破仑一世的威逼下宣告解体,但在解体后的半个多世纪中,其内部斗争仍很激烈,直到1866年普奥战争结束为止。普鲁士取得对奥战争的胜利,为最后解决德国的统一问题创造了条件。

几个世纪以来,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很多都是哈布斯堡王朝的成员。他们在名义上统治德意志全境,而且拥有独立统治权,但又接受外国势力的牵制,尤其是法国。另一边,普鲁士崛起,在19世纪以前已经是欧洲的强国之一。

1815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德意志邦国被并入组织松散的德意志邦联,由奥地利领导。这时,法国在德的影响力减弱,民族主义在德兴起,德意志统一运动开始萌芽。运动的支持者提出两种统一方法:把德意志全境统一,建立大德意志,包括奥地利这个多民族帝国;或是在普鲁士领导下,建立排除奥地利,由普鲁士统治的小德意志。

公元12~13世纪,在中欧易北河中游到奥得河中游的整个地区,出现了一个名为“勃兰登堡”的新国家。这里原是比较荒芜的沙地平原,是德意志封建领主防御斯拉夫人部落的前哨,是他们向东方扩张的军事殖民地,而神圣罗马帝国在易北河以东的领土,正是通过对斯拉夫人的长期侵略扩张而获得的。

普奥战争勋章(普鲁士)

15世纪初,霍亨索伦家族从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手里,领得了勃兰登堡这块封土,随后,不断兼并原来被条顿骑士团所占领的普鲁士,从而形成为勃兰登堡一普鲁士公国。

进入17世纪以后,霍亨索伦王朝利用德意志皇帝和德意志各邦国在三十年战争中的衰落,不断扩充领地,增强实力,终于在1701年由腓特烈一世宣布建立普鲁士王国,逐步成为德意志和欧洲政治生活中一个举足轻重的大邦。

18世纪上半叶,普鲁士的第二代君主腓特烈·威廉一世(1713~1740年在位)进行了粗暴的统治,使王国发展成为中央集权制的专制主义国家。他用棍棒和体罚“教育”臣民,“治理”国家,力图把普鲁士提高到欧洲强国的地位。为此,他在国内加征赋税,压缩民用开支;禁止外国商品输入,以防资金外流;打破容克贵族垄断各省政治、经济的独立性,加强中央集权。腓特烈·威廉一世颇知富国与强兵的关系,因而在采取上述措施的同时,不断扩充军队。他不惜把国库收入的6/7用于军费,养兵竟达8.5万人,使一个当时在欧洲国土面积居第10位、人口数量居第13位的中等国家,兵力总数竟跃居欧洲的第4位,以致全国兵营林立。他不仅使每一个青壮年都要接受强制性的军事训练,而且规定士兵的服役年限竟长达25年。这样,普鲁士终于迅速振兴起来了。腓特烈·威廉一世为他的继承人准备了一支庞大的军队和一个年收入达700万塔勒的国库,从而也为普鲁士奠定了到那时为止尚不为人所知的强国的基础。

普奥战争勋章(巴伐利亚)

1740年,普鲁士王国的第三代君主即位。这位后来被容克贵族尊称为“腓特烈大帝”的腓特烈二世(亦译弗里德里希1740~1786年在位),是一位雄才大略而又手段暴虐的国王。他继承其父衣钵,进一步强化容克贵族的军事官僚机构,扩充军事实力,把军队增加到了20万人,号称欧洲第一。他在统治期间,利用这支庞大的军队和充实的国库,连年征战,岁岁用兵,大肆扩充疆土。他在即位之初,即利用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在王位继承战争中的困难,加入了法国所组织的反奥同盟,参与瓜分奥地利皇室的遗产,以求夺取人多地广、物产富庶的西里西亚。

普奥战争勋章(萨克森)

腓特烈二世主动出击,在1740~1742年和1744~1745年,先后两次发动了西里西亚战争,打败了奥地利。可是,到1748年,普鲁士却抛弃了它的同盟者,单独同自己德意志民族神圣罗马帝国中的大邦奥地利签订了《亚琛和约》,摘取了“奥地利王冠上的明珠”——西里西亚,从而获得了面积约3.5万平方公里的领地,使普鲁士的国土一下子扩大了1/3。当然,腓特烈二世攫取西里西亚以后,普奥两国的矛盾便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斗争日益发展。奥地利不甘心于自己领地的丧失,不断联合其他强国反对普鲁士。而腓特烈二世及其继承者,则企图进一步侵占波希米亚。彻底打败奥地利,控制整个德意志。

虽然,在尔后的历史进程中,普奥两国由于共同的利益,曾于1772年、1793年和1795年暂时结盟,共同瓜分了波兰,但是,两国之间争夺对德意志领导权的斗争,则始终没有停止而不断深化。在此期间,普鲁士更加强大起来了,到该世纪末,其国土面积已由1740年的11.8万平方公里扩充到30.5万余平方公里,人口从224万增加到868万,从而成为德意志境内重大的邦国。普鲁士王国的崛起,随之也就带来了争霸的战争。

战前准备

进行对奥战争,是普鲁士领导德国统一的关键性一步。俾斯麦对此花费了巨大精力。从1864年10月即对丹麦的和约签字开始,俾斯麦就领导普鲁士政府积极投入战争准备工作,决心使用军事力量来解决普鲁士在德意志的霸权问题。

这场战争的爆发,对于双方来说都不意外,而且阵线早已分明。站在普鲁士方面的,有梅伦堡、奥尔登堡和北德意志的其他各邦,以及汉堡、不来梅和吕贝克3个自由市。站在奥地利方面的,有萨克森、汉诺威、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黑森一加塞尔、黑森一达姆施塔德和德意志邦联的其他成员国。从大邦国的数量和人口、面积来说,奥地利方面占有优势。但是,从军事实力来说,普鲁士则显然强于对方。

当时,普鲁士方面的总兵力已多达63万人,而奥地利方面的实力,总共只有约58万余人。不过,奥地利处于内线阵地,且其骑兵和炮兵都在数量上占有优势,并便于机动作战。因此,奥军当局准备以消极防御等待对方进攻。他们以为,这样可以延缓战争的进程,在此期间,加速扩充兵力,积蓄力量,然后施行反击,再以优势兵力一举击败进犯的普军。由于被迫实施两线作战,奥军将其兵力分为2个军团:以8万人编成南方军团,对付意大利军队;以其余军力编成北方军团,对付普军;该军团获得萨克森军增援后,兵力达26.1万人,由贝奈德克将军统一指挥,并迅速地在奥地利北部的摩拉维亚境内集结,抵御普军从西里西亚南下进攻。

普鲁士方面,战争的实际指挥者为总参谋长毛奇将军。他根据自己领导制订的作战计划,利用先进的铁路运输线实施战略输送,使用先进的电报手段进行统一指挥,从而克服了远距离机动和外线作战所带来的困难,并且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25万余人的兵力和800门火炮集结到了萨克森和奥地利的边境地区,使之在宽度约420公里的正面上完成了集结和展开。

根据作战部署,普军在这个预期的主战场上分成为3个军团:易北河军团,由赫尔瓦特·毕腾菲尔德将军指挥,约4.6万人,在莱比锡东西一线展开;第1军团,由腓特烈一卡尔亲王指挥,约9.3万人,在易北河以东至格尔利次一线展开;第2军团,由王太子腓特烈一威廉指挥,约11.5万人,在格尔利次以东至奥得河一带集结。

双方实力

普鲁士能派出的兵力达63万。容克地主资产阶级的普鲁士为了发动这场战争,作了周密准备:改组军队并用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军队,与意大利结成军事同盟,争取俄国和法国保持中立。

普军的后装枪(breech-loading rifles)使用方便,士兵可以在找掩护时上膛;奥军用前装枪(muzzle-loading rifles),上膛时却没有掩护,实力显而易见。普鲁士在各军团的动员和战略展开上利用了发达的铁路网和电报,因而始终比奥地利抢先一着。在波希米亚宽250公里的正面上(从奥得河畔的布里格至易北河上的托尔高)在很短时间内就集结了约28万人,800门火炮。在战斗训练方面,实行普遍征兵制的普鲁士优于募兵制的奥军。经济上,普鲁士也胜过奥地利,工业发达,铁路线密布全国。参谋长(老)毛奇将军(后来直接指挥作战)制定的战略计划,是想打一场速决战。计划规定:切断奥地利与其盟邦的联系,派出3个军团迅速侵入敌方内地,继而在决战中将敌击溃。

奥地利因战争接连失利,实力减弱,期望依靠巴伐利亚、萨克森,汉诺威和黑森等盟邦的援助来赢得这场战争。奥军准备以消极防御来延缓战争的进程,积聚力量,然后联合盟军共同粉碎普军。为实现这个计划,奥军所拥有的兵力约计30万人(连同盟军在内约为58.5万人)。奥军分为两个军团:南方军团(约8万人,对付意大利)和北方军团(后来得到1个萨克森军的加强。共计26.1万人,对付普鲁士)。由贝内德克将军统率的奥军北方军团主要负责掩护维也纳的远郊。

双方盟友

大部分德意志邦国都支持奥地利,把普鲁士当作侵略者。它们包括:萨克森、巴伐利亚、巴登、符腾堡、汉诺威、黑森-卡塞尔、黑森-达姆施塔特及拿骚。故此,普鲁士及其盟友是与德意志邦联对敌。

普奥战争中的联盟

一些北方的邦国支持普鲁士,包括奥尔登堡、梅克伦堡-什未林、梅克伦堡-斯特雷利茨及不伦瑞克。此外,意大利王国与普鲁士结盟,希望夺回被奥地利占领的威尼斯,统一意大利。

值得注意的是,并没有其他国家介入战争:因为克里米亚战争之失败,俄国与奥国关系欠佳;法国的拿破仑三世认为奥军会得胜,又想得到莱茵河附近的领土。两国也没有干预。

战争过程

三线作战

随着普军战略展开的完成,双方开始交火,战争进程发展迅速。但是,整个战争是在3个战场上差不多同时展开的,其决定性的作战行动发生在波希米亚战场上,它决定了战争的命运。

普奥战争

在南线,即意大利战场,由奥意军队交锋。战事一开始,形势就对奥地利有利。本来,意大利拥有一支人数颇多、装备精良的军队。它由国王维克多一厄曼纽尔二世亲自统率,主动地向阿尔布特将军率领的奥地利军队出击[1]。

可是,1866年6月24日,两军在库斯托查发生的第1场会战中,意军竟被打得惨败,官兵四处散逃,以致达到无力再战的程度。俾斯麦对自己的盟军如此缺乏战斗力感到非常恼火,但却无可奈何。意军的惨败使普军迫敌两线作战的战略计划不能实现。奥军在意大利获胜以后,并没有继续发展攻势,而是放弃了威尼斯,只留少量兵力驻防,而将大部分兵力迅速调回多瑙河沿线,以支援形势紧迫的北战场作战。

在西线,即德意志战场,是由普鲁士军队对奥地利阵营中一些成员国的进攻。宣战后,普军迅速开进了奥地利的盟邦汉诺威、黑森一加塞尔和萨克森等毗邻国家。这些国家的军队,在普军的强大威势之下节节后退。萨克森军队被迫撤退到摩拉维亚地区,并在那里与奥地利的军队会合,并入了贝奈德克将军指挥的北方军团[1]。

柯尼希格雷茨战役爆发

1866年6月27日,冯·法尔肯施泰因将军率领普军5万余人,挺进到朗根萨尔察附近,在那里大败汉诺威军队,进而围困了汉诺威城。

1866年6月29日,汉诺威王奥格尔格宣布投降。尔后,在7月初,法尔肯施泰因挥军南下,准备先占领法兰克福,随后向巴登和符腾堡进军。

在北线,即波希米亚战场,由普军发起主要突击。起初,毛奇命令3个军团向东移动:第1军团向尼斯河以东挺进,第2军团进至格尔利次以东地区,易北河军团则沿易北河南移,向第1军团右翼靠拢。1866年德累斯顿,随后即与第1军团汇合。这时,毛奇得知奥军正由摩拉维亚向西北方向的边境开进,于是当机立断,命令第2军团翻越苏台德山脉,回师向西南突进;第1军团和易北河军团则沿厄尔士山脉的隘路行进,向山南进军。这样,普军构成钳形攻势,分进合击,首先消灭贝奈德克统率的奥军主力,然后直取维也纳[1]。

战争后期

1866年6月25日,普军按命令向前开进。两路大军都因为并不知道奥军的具体位置而摸索前进,指挥又无法协调,因而在翻山越岭通过山隘时,行动颇为缓慢。此时,正在朝西北方向开进的奥军,如能利用普军行军困难之机,扼守山南各个隘口,本来是有把握将普军各个击破的。遗憾的是,贝奈德克将军不是高明的战略家,他白白地坐失了良机,致使普军顺利地通过了山地,进入到山南地区。

一八六六年普奥战争中普国大胜奥国

1866年6月26日,进到山南的普军易北河军团和第1军团,在伊塞尔河西侧与奥军阿尔贝耳特将军率领的2个军相遇。阿尔贝耳特不敢固守伊塞尔河,未经严重战斗即撤出该地区,主动朝东南方向退却。易北河军团抓住良机,乘胜追击。此时,普军第2军团还在翻山越岭,艰苦推进。

同一天,即6月26日,贝奈德克率领的奥军主力,共6个军28万余人,已经到达易北河上游亚罗默希以西地带。他在那里观望等待,企图在普鲁士的两路大军之间选择一路,准备集中力量予以打击。次日,奥军主力一部与普军的第2军团相遇,结果被行军疲乏的普军打败。贝奈德克得知警戒部队遭到打击的消息,命令部队向西撤退,打算在波希米亚境内集中其全部兵力,然后选择二者之一进行打击。可见,撤退的后果只能是军心浮动,体力损耗。其西面此时正好也陷入困境。阿尔贝耳特在伊塞尔河失利后,追击的普军步步逼进;东线的普军第2军团在打败奥军警戒部队后,也步步跟进,咄咄逼人。这样,奥军顿时丧失了主动权,处在普军两路部队的夹击之中。

1866年6月30日,贝奈德克率奥军主力向东南退却,以逃避普军的钳形攻势;7月1日夜间,奥军到达易北河的上游河畔,位于凯尼格列茨与萨多瓦之间的高地上。贝奈德克眼见形势危急,决心在7月3日向南渡过易北河,经由帕尔杜比策向南方撤退,尔后再徐图抵御之策。然而,他还没有来得及南撤,决定性的萨多瓦会战便打响了。

在当时的战况发展中,普军也显得相当混乱。各军团分别进攻,缺少协同配合,有的已经失去统一指挥,一时竟摸不清奥军撤退的方向。他们大都以为奥军必定向南撤退,经由帕尔杜比策回守维也纳。而实际上,奥军因为南翼被堵,只有向东开进。由于普军统帅部未能及时掌握情况,普军官兵因连续行军作战而疲惫不堪,加上第1、第2两个军团以及奥军一些部队互相混杂在一起,统帅部也就一时无法进行指挥和调整,以致未能组织有效的战术追击,使奥军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厄运。

萨多瓦决战以普军的大胜而结束了。奥军的伤亡和被俘人员虽然达4.5万余人,但总司令贝奈德克仍率主力约15万余人安全地撤退了。普军在作战中的伤亡,总共约达1万人。但是,经此一役,战争中的命运也就最后决定了,奥地利已经无力再战。

1866年7月5日,由于奥地利皇帝弗兰茨·约瑟夫的请求,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出面调停。当时,普军是有能力继续进攻的。被胜利冲昏了头脑的普王威廉和他的将领们,都要求继续进军,攻占维也纳,彻底击溃奥地利。然而,头脑清醒的俾斯麦却有政治远见,他担心战争一旦拖延,将引起法国的干涉,或者在被击溃的奥地利境内发生革命,从而使普鲁士统一德国的计划毁于一旦,因而力主谈和。他认为,如果过分地伤害奥地利人的感情,迫使他们孤注一掷,甚至铤而走险,那么,在未来必将来临的普法战争中,将不能争得奥地利的中立,对普鲁士很为不利。因此,他力排众议,主张立即缔约,甚至对国王以辞职相威胁。普王威廉一世在权衡利弊之后,终于让步。7月22日,普奥双方代表在尼科尔斯堡进行谈判;26日,签订《尼科尔斯堡预备和约》。

为了避免法国或俄国干预战争,俾斯麦劝谕威廉一世迅速跟奥地利议和,不急于求成。奥军接受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调停,1866年8月23日,双方正式签订《布拉格和约》。

和约规定:德意志联邦议会解散,奥地利完全退出旧的北德意志联邦。而普鲁士则有权建立以它为首的北德意志联邦;奥地利把它对石勒苏益格一荷尔斯泰因的管理权全部让给普鲁士,并向普鲁士偿付一笔大的赔款;同时,奥地利还把威尼斯割让给意大利。

战争结果

战胜方

普鲁士在1867年成立北德意志邦联,向统一德国的目标迈进。俾斯麦让普鲁士没有要求奥地利割地赔款,令它日后可以与奥国结盟——奥地利所惧怕的势力,反而是意大利人和斯拉夫人的民族统一主义。

1866普奥血战萨多瓦

战后,普鲁士主宰德意志事务。在普法战争时,普鲁士激起德意志民族主义,令南部的德意志邦国与它一起抗战。最后,普鲁士打败法国,普王威廉一世登基为德国皇帝。德意志帝国成立和统一运动的胜利,令新德国成为欧陆最强的大国。

他发动三场战争,完成了德意志的统一大业

眠眠冰室

战败方

除了战争赔款之外,亦发生了以下的领土变更:

为清除普奥战争阴霾,举办维也纳世博会

奥地利——将威尼提亚省割让给意大利,永远不得干预德意志一切事务,失去对原德意志邦联内成员国家的影响力。奥地利的战败是对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一个危机;战后一年帝国就需要与匈牙利协议改为二元君主国奥匈帝国。

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成为普鲁士的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省。

汉诺威王国——被普鲁士合并,成为普鲁士的汉诺威省。

黑森-达姆施塔特——割让北部的部分领土予普鲁士。剩余地区北部的一半领土(上黑森)加入北德意志邦联。

拿骚、黑森-卡塞尔、法兰克福自由市——被普鲁士合并。与黑森-达姆施塔特所割让的领土一起合并为黑森-拿骚省。

萨克森王国、萨克森-迈宁根、罗伊斯-格赖茨、绍姆堡-利珀——没有被合并,但随后一年加入北德意志邦联。

中立方

战争象征着德意志邦联的结束。在战争中维持中立的国家于布拉格条约签订后各有不同遭遇:

列支敦士登——成为了一个独立国家,声称成为永久中立国,但仍与奥地利有紧密的政治关系。在两次的世界大战中其中立性都受到尊重。

林堡及卢森堡——1867年签订的伦敦条约声明两国将成为荷兰王国的一部分。林堡后来成为荷兰的林堡省。卢森堡在其三个邻国(比利时、法国和普鲁士)之间保持了其独立和中立地位,但又重新参加了德意志关税同盟,直至1919年同盟瓦解为止。

罗伊斯-施莱茨、萨克森-魏玛-艾森纳赫、施瓦茨鲁-多尔施塔特——加入北德意志邦联。

时间虽短而意义重大的战争中,普军所以获胜,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政治上来说,普方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普鲁士新国王威廉一世和首相俾斯麦推行“铁血政策”,把统一德国的事业摆在其政治措施的首要地位,在坚定的政治领导下实行有计划的军事改革,进行充分的战争准备,从而为赢得战争打下了思想基础,完成了物质准备。值得特别指出的是,俾斯麦策划的成功的外交活动,既争取了意大利这个军事同盟者,迫使奥地利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又拉拢了法国这个中立者,同时还在欧洲大陆为敌方的外交制造了麻烦,使得历来被称为欧洲政治活动中心的维也纳,顿时失去了过去那种主导地位。奥地利这个中欧强国,作为拿破仑战争以后的神圣同盟的堡垒,突然间变成了孤立无援的衰老帝国,丧失了往日的雄风。因此,它在战争中的失败,似乎是历史发展中的一种必然逻辑。

从军事上来说,普军的胜利反映出了一些明显的特点。

首先它在当时确实是一支强大的军队。早在1860年,当威廉一世担任摄政的时候,即指示陆军大臣罗恩将军着手进行军事改革,开始有计划地扩充常备军,延长士兵服役期,强化军事训练,以增强军事实力;威廉登基以后,更把扩军备战作为其治国的重点任务,逐年增加军费,扩充兵员,不断采购和装备以后装针发枪为代表的先进武器,因此,到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时,普军在兵力总数和武器装备方面,都比奥军略胜一筹。

其次普鲁士重用了一位高明的统帅。毛奇将军作为普军的总参谋长,担任了普军作战指挥的实际统帅,普王只不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帅而已。普军的战争计划,战略部署,军队的机动、集中和展开,以及作战指挥等等,无一不是在毛奇领导下制订、实施和付诸执行的。这位出身贵族,自幼从军,毕生服役,有长期的参谋工作经验和指挥实践的军官,利用自己曾经充当威廉一世的副官、受到国王绝对信任的身份,在首相俾斯麦的积极支持下,从1858年担任总参谋长后,负责改组了普鲁士总参谋部,扩充了军队,革新了装备,采用了新技术和新兵器,并在作战中成功地运用了外线快速机动、分进合击等新战术。他头脑清醒,判断准确,敢于打破常规,实施果断指挥,对赢得战争的胜利是功绩卓著的。这一点,在后来的普法战争中再一次得到了证明。他对萨多瓦决战所作的敌情判断、****和正确指挥,是一个鲜明的例证。当时,各军团司令对他的作战企图和战术原则如果能有更深的理解,则萨多瓦的胜利必定更加辉煌,并有可能使奥军统帅无法率主力安全逃走。毛奇的事例说明,培养和重任高明的统帅,对于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发展和战争胜利的取得,实在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不可忽视的大事。

第三普军利用了现代铁路交通和通信工具。在普奥战争中,处于外线作战地位的普军,所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战略机动和集中,铁路网起了头等重要的作用。毛奇看准了当时可资利用的5条铁路线,用来实施战略输送,克服了远距离机动军队所面临的重重困难,达到了迅速完成作战部署的目的。普军进军之神速,集中和调动兵力之快捷,完全是奥军当局所始料不及的。同时,毛奇还依靠当时并未充分应用的电报通信,对多路进军的部队实行了颇有成效的集中指挥,从而得以基本掌握各个军团的进军和作战,保证了战略计划的顺利执行。这一点,可以说是军事领导者充分认识和利用新技术的结果。由此可见,如何认识新技术给军事带来的影响,如何掌握和发挥新技术在战争中的作用,早在1个多世纪以前的战争中已经有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第四奥军被迫两线作战和战略指挥失误。在普奥战争中,意大利开辟南线战场,尽管战果并不理想,但是,它分散了奥军的兵力,牵扯了奥军统帅部的精力,影响了奥军的战略指挥,是促使奥军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奥军在战略指挥上的失误,也是其迅速溃败的重要原因。例如,当奥军由摩拉维亚趋向易北河与伊塞尔河之间的地带时,普军正分兵两路,尚在行进之中,此时,贝奈德克如能充分利用内线作战的优势,在普军刚刚进至山南而立足未稳之前,集中力量对其一路进行堵截突击,也许战局改观,萨多瓦决战可能不会进行。而在萨多瓦决战前夕,贝奈德克如果按其原来决策先行南撤,有计划地选择有利地形再行交战,而不是在萨多瓦那样突然仓促应敌,也许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会出现新的情况。史实表明,奥军统帅的才能,与其对手比较,实在差距颇大。奥军在这次战争中失败,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政治上的保守落后和对自己能力的盲目自信,必然导致军事上的惨败。

从军事上来说,普军的胜利反映出了一些明显的特点。

首先它在当时确实是一支强大的军队。早在1860年,当威廉一世担任摄政的时候,即指示陆军大臣罗恩将军着手进行军事改革,开始有计划地扩充常备军,延长士兵服役期,强化军事训练,以增强军事实力;威廉登基以后,更把扩军备战作为其治国的重点任务,逐年增加军费,扩充兵员,不断采购和装备以后装针发枪为代表的先进武器,因此,到1866年普奥战争爆发时,普军在兵力总数和武器装备方面,都比奥军略胜一筹。

其次普鲁士重用了一位高明的统帅。毛奇将军作为普军的总参谋长,担任了普军作战指挥的实际统帅,普王只不过是名义上的最高统帅而已。普军的战争计划,战略部署,军队的机动、集中和展开,以及作战指挥等等,无一不是在毛奇领导下制订、实施和付诸执行的。这位出身贵族,自幼从军,毕生服役,有长期的参谋工作经验和指挥实践的军官,利用自己曾经充当威廉一世的副官、受到国王绝对信任的身份,在首相俾斯麦的积极支持下,从1858年担任总参谋长后,负责改组了普鲁士总参谋部,扩充了军队,革新了装备,采用了新技术和新兵器,并在作战中成功地运用了外线快速机动、分进合击等新战术。他头脑清醒,判断准确,敢于打破常规,实施果断指挥,对赢得战争的胜利是功绩卓著的。这一点,在后来的普法战争中再一次得到了证明。他对萨多瓦决战所作的敌情判断、****和正确指挥,是一个鲜明的例证。当时,各军团司令对他的作战企图和战术原则如果能有更深的理解,则萨多瓦的胜利必定更加辉煌,并有可能使奥军统帅无法率主力安全逃走。毛奇的事例说明,培养和重任高明的统帅,对于一个国家军事力量的发展和战争胜利的取得,实在是国家最高统治者不可忽视的大事。

第三普军利用了现代铁路交通和通信工具。在普奥战争中,处于外线作战地位的普军,所以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完成战略机动和集中,铁路网起了头等重要的作用。毛奇看准了当时可资利用的5条铁路线,用来实施战略输送,克服了远距离机动军队所面临的重重困难,达到了迅速完成作战部署的目的。普军进军之神速,集中和调动兵力之快捷,完全是奥军当局所始料不及的。同时,毛奇还依靠当时并未充分应用的电报通信,对多路进军的部队实行了颇有成效的集中指挥,从而得以基本掌握各个军团的进军和作战,保证了战略计划的顺利执行。这一点,可以说是军事领导者充分认识和利用新技术的结果。由此可见,如何认识新技术给军事带来的影响,如何掌握和发挥新技术在战争中的作用,早在1个多世纪以前的战争中已经有了深刻的经验和教训。

第四奥军被迫两线作战和战略指挥失误。在普奥战争中,意大利开辟南线战场,尽管战果并不理想,但是,它分散了奥军的兵力,牵扯了奥军统帅部的精力,影响了奥军的战略指挥,是促使奥军失败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奥军在战略指挥上的失误,也是其迅速溃败的重要原因。例如,当奥军由摩拉维亚趋向易北河与伊塞尔河之间的地带时,普军正分兵两路,尚在行进之中,此时,贝奈德克如能充分利用内线作战的优势,在普军刚刚进至山南而立足未稳之前,集中力量对其一路进行堵截突击,也许战局改观,萨多瓦决战可能不会进行。而在萨多瓦决战前夕,贝奈德克如果按其原来决策先行南撤,有计划地选择有利地形再行交战,而不是在萨多瓦那样突然仓促应敌,也许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会出现新的情况。史实表明,奥军统帅的才能,与其对手比较,实在差距颇大。奥军在这次战争中失败,给人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教训,那就是政治上的保守落后和对自己能力的盲目自信,必然导致军事上的惨败。

战争影响

奥普战争的重要政治结局,是建立了以普鲁士为首的统一美因河以北各公国的北德意志联邦。普鲁士因获得汉诺威、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黑森-卡塞尔和纳绍而大大扩张了自己的版图,与德意志南部各公国也分别订立了有利的军事盟约。奥地利被排斥在新联邦之外,又丢失了威尼斯省(划归意大利)。这就是说,昔日奥地利在欧洲的政治地位已一去不复返了。

奥普战争的经验,后来为普鲁士军事当局在十九世纪下半叶计划和进行各次欧洲战争时所采用。德国不少资产阶级军事理论家夸大了奥普战争在发展军事学术上的作用,把它视为首次“成功地”体现了速决的“闪击战”思想的一次战争。而这种闪击战思想决定了德国军事理论近一百年的发展进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极其充分地暴露了德国不顾被侵略国家的具体条件,生搬硬套这种军事思想所造成的恶果。

奥普战争证明,毛奇坚持的决战战略在这次战争中未能奏效。战争的持续时间和战争的结局是由交战国的政治、经济、军事水平的高低所决定的。在奥普战争中,普军广泛使用装弹方便、发射速度快的线膛后装炮。这便要求战术和战斗队形作相应的改变。但是,战争期间交战双方均未考虑到这一点。同样,在炮兵的战斗使用上,观点也是陈旧的。炮兵通常尾随纵队,展开较晚,在需要时,尤其在对于奥普战争颇具代表性的遭遇战斗和遭遇交战中没有给步兵以炮火支援。战争还证明,必需改变部队成行军纵队运动时的组织形式,保证部队临战时能以最快速度展开。

这场形式上的联盟战争,实际上只不过是德意志联邦中两个最大的邦国,即普鲁士和奥地利(因为也只有这两个王国有实力),为争夺对德意志的领导权而进行的王朝战争。普鲁士赢得对奥战争的胜利,是其统一德国的关键,实际上为统一事业奠定了牢固的基础,为普鲁士奠定德意志邦国中的领袖地位,为统一德意志去除了一大阻碍。

上一章 第一章:鹰的统一-普奥战争(战前提要) 西欧的巨鹰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二章:鹰的展翅-普法战争(战前提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