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式舰载轰炸机(英文:D-3A "99" Shipborne Bomber [1]),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日本爱知时计电机株式会社(后为爱知航空机会社,简称:爱知公司)生产制造的一种舰载俯冲轰炸机。
九九式舰载轰炸机,主要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于太平洋战场上被日军使用,盟军代号:Val,译音:瓦尔。
九九式舰载轰炸机是爱知公司于1939年12月中标后开始制造,飞机型号为D3A。其后D3A1型生产470架并装备日本海军,D3A2型生产1016架。该机参加了太平洋战场的攻击行动,是日本击沉盟军舰船最多的舰载轰炸机[1][2]。
中文名
九九式舰载轰炸机
外文名
D-3A "99" Shipborne Bomber[1]
研制时间
1939~1943年[1]
服役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定型时间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
快速
导航
技术特点性能数据服役动态总体评价
发展沿革
九九式舰载轰炸机(英文:D-3A "99" Shipborne Bomber[3],日文:九九式舰上爆撃机,简称:九九舰爆)为爱知时计电机株式会社(后成立爱知航空机会社)生产制造的舰上俯冲轰炸机,主要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于太平洋战场上使用。盟军昵称代号为瓦尔(Val)。
共10张
九九式舰载轰炸机
日本海军在1936年对民间提出“金属单翼俯冲轰炸机”的开发需求,以替换传统老式的双翼轰炸机,在中岛航空机、三菱航空机与爱知航空机三家竞争之下,爱知取得了此机的研发制造权,并定名为九九式舰载轰炸机,型号为D3A[2]。
技术特点
爱知公司的舰载机版本就和德国飞机有很多的相同技术特征:固定式起落架强化俯冲飞行安定、主翼两侧下方配备空气刹车襟翼、低单翼设计。原型机在1938年出厂,等到中岛发现对方使用这类偷吃步达成技术大跃进而请求海军延长开发时限时为时已晚,日本海军在昭和14年(1939年)12月16日决定由爱知胜出竞标,并定名为九九式舰上爆击机一一型,型号为D3A。九九舰爆原型采用的是中岛生产的光一型发动机,后来在海军要求下更换为三菱的金星四四型[2]。
九九式舰载轰炸机
在1942年,爱知开始改良九九舰爆性能,除了更换出力更大的金星五四型发动机外,并对机体空气动力构型做出些微修正;1943年服役的改良型称为九九式舰上爆击机二二型,虽然飞行性能略有提高,但航程却缩减近三分之一。
爱知在进行九九舰爆的设计过程中,亨克尔秘密提供技术给日本海军,所以九九舰爆在许多设计上与德军的He 70有许多相似之处。九九舰爆采用固定式的起落架,主翼两侧下方配备空气刹车襟翼,增加了俯冲时的稳定性,综合各方性能,除了同时期的SBD无畏式之外,各国皆无其它机种能匹敌,无论是轰炸能力或空中格斗、侦察能力皆为当时世界较好的轰炸机型。[4]
性能数据
九九式舰载轰炸机22型(D3A2)
翼面积:35.00m
自重:2,570kg
最大起飞重量:3,800kg
最大航速:430km/h
续航距离:1,350km
上升限度:10,500m
螺旋桨:3叶定速变矩螺旋桨 )
发动机:标称1200马力三菱[金星]54型复列星型气冷14缸发动机×1 km
乘员:2名
武器:7.7MM机枪×3航空炸弹250kg
总生产数:1492架
主要型号:
11型(D3A1):初期生产型,安装[金星]43/44型(标称1080马力)发动机
12型(D3A2):安装[金星]54型(标称1200马力)发动机的试制机
22型(D3A2):12型的正式生产型
练习用爆击机12型(D3A2-K):22型的教练机型[2]
服役动态
共4张
性能诸元
九九舰爆的处女秀于1939年,随着航空母舰战队至中国华南沿海一带进行支援陆军的轰炸任务。1941年底,九九舰爆随着第一与第二航空战队一起参加了偷袭珍珠港攻击行动,同时爆发太平洋战争,在珍珠港攻击事件中,九九舰爆的战绩显赫,当时日本海军的飞行员皆接受了严酷的训练,所以在飞行员技术纯熟士气高昂状况下,停泊在珍珠港内的许多战舰都成了它俯冲投弹的牺牲品。
直到中途岛海战之后,日本海军技术高超的优秀飞行员几乎所剩无几,再加上美军的SB2C俯冲轰炸机问世之后,九九舰爆在空中的优势也宣告结束。而九九舰爆的后继机种:空技厂D4Y彗星的研发落后,生产与设计也出现许多问题,以致于战争末期,许多只受过粗浅训练毫无经验的飞行员还是驾着九九舰爆上战场,成为美军战斗机的标靶,最后只能以神风特攻队的自杀机作为结尾收场[2]。
总体评价
九九式舰载轰炸机是日本二次大战时期击沉盟军最多军舰的战机。虽然该机性能并不差,也为日军创造战功,但是相比于同时期美国SBD无畏式舰载机,就显得略差一截。无畏式在相同动力标准下却有着2-3倍的载弹力(九九式的载弹量370kg-490kg,而无畏式则有1,020kg)、更扎实的防护力、与更优越的机动性。而采用固定式起落架的九九式舰载轰炸机性能则差很多,两种定位、尺寸车中品质、性能最好的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