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六式陆上攻击机(英文:Mitsubishi G3M NELL[1])日本海军1930年代中期研制的远距离岸基轰炸机。
1930年代日本海军策划日后对英美开战的构想,日本海军认为,海军必需有一种远距离的岸基大型轰炸机,在开战时可以直飞敌人后方纵深重要基地,利用鱼雷与炸弹攻击对方舰艇,港口,工厂,机场等重要设施,力争在双方主力决战之前就大幅度削弱敌人的实力,使自己的主力舰队可以在决战中,顺利的击败已经被严重削弱的敌人。
中文名称
九六式陆上攻击机
英文名称
Mitsubishi G3M NELL[1]
国家
日本
飞机类型
螺旋桨轰炸机
快速
导航
性能数据衍生型号
发展沿革
1934年日本海军提出了9试中型陆上攻击机开发任务书,要求该机能够用炸弹与鱼雷轰炸1500公里以外的陆上与海上目标,并且具有当时战斗机的飞行速度。在当时看来这似乎是很难做到的,因为当时的日本航空工业还并不发达,日军的航空武器大多数都是由外国公司设计,发动机多数靠进口或仿制,而且国外发达国家也没有研制过这样性能的轰炸机,当时的战斗机与轰炸机多数都还是些双翼飞机,航程一般不过1000公里,这样高的性能指标对日本的航空制造工业与设计能力水平都是个考验[1]。
共3张
三菱G3M九六式陆上攻击机
研制历程
不过日本三菱公司居然顺利的完成了该机的设计任务,当时三菱公司研制成功了新型大功率航空发动机,所以设计9试中型陆上攻击机就有了一定的可行性,为了提高飞行速度,三菱公司果断的放弃了双翼机设计,使用了单翼设计,并且采用了可收放起落架减小飞行阻力,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可收放起落架的单翼飞机之一,机身则为全金属单壳式结构,公司编号G3M。G3M的试飞成功标志着1930年代中期,日本的航空设计制造技术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G3M试飞期间还曾到国外去秀了一把,当时欧美国家虽然觉得G3M的确水平很高,但又认为G3M肯定不是日本独立设计制造的[1]。
服役应用
G3M在1936年正式被海军订购,海军称其为96式陆上中型攻击机,该机的总设计师是本庄季郎,此外还有久保富天,日下部信彦,尾田弘治,福永说二,高桥己治郎等日本著名航空设计人员参与设计,96式陆上中型攻击机的航程非常大,可以说是当时航程最远的轰炸机,为了满足发挥这种轰炸机的训练需要,日本海军特地为96式陆上中攻修建了鹿屋与木更津2个航空基地,训练结束后被部署到了台湾,从台湾起飞的96式陆上中攻可以威胁新加坡,广东,广西,福建,江西,浙江,江苏,安徽,菲律宾,法属印度支那等广大区域[1]。
性能数据
(96式陆上中型攻击机 11型 [ G3M2A ] )
翼 面 积:75.00m2
自 重:4,770kg
最大重量:7,642kg
最大航速:350km/h
续航距离:4,000km
上升限度:7,500m
螺 旋 桨:3叶定速螺旋桨
发 动 机:标称790马力 三菱 [ 金星 ] 3型复列星型气冷14缸发动机 ×2
乘 员:7名
武 装:7.7mm旋回机枪×3 航空鱼雷×1 或 航空炸弹 800kg[2]
总生产数:1048架
衍生型号
11型(G3M2A):最初生产型。安装[ 金星 ] 3型(标称790马力)发动机
日本G3M九六式轰炸机
21型(G3M2B):安装[ 金星 ] 41型(标称1080马力)发动机,机体沿用11型设计
22型(G3M2C):修改了后方机枪塔,机体2侧追加了机枪射击舱
23型(G3M3):最后生产型。安装[ 金星 ] 51型(标称1200马力)发动机,机体沿用22型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