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般兵器”
在我国古代,若要形容某位大侠
或将领本领高强,人们常常会夸他
“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这“十八
般武艺”的来源正是“十八般兵
器”。那么,这“十八般兵器”是不
是专指十八种兵器呢?
其实,“十八般兵器”是古代民间
对兵器的统称。关于“十八般兵器”具体
都有哪些,历来说法不太统一,不过大体
内含长兵器、短兵器、软兵器、带钩兵器、带刺兵器等。其中,较常见
的说法是:刀、枪、剑、戟、斧、钺、钩、叉、镋、棍、槊、棒、鞭、
锏、锤、抓、拐子、流星。还有一种说法比前一种说法多了铲、钯、
戈、矛,相应少了锤、抓、拐子、流星。
不管是哪种说法,所列举的都是古代较常用的
兵器,至于我国古代兵器的具体种类,据初步统
计,少说也有400种。这些兵器形状不同,特点
和使用方式也不同,古人将它们用于战场,极大
地提高了军队的作战能力,也为中国的历史增添了
浓墨重彩的一笔。
“短兵之祖”
中国的剑历史悠久,因此有“短兵之祖”的称谓。只是,关于“短
兵之祖”是何时出现的,倒是迷雾重重。
《越绝书》称:“禹穴之时,以铜为兵。”可见在夏朝的时候,
中国就出现了用青铜制成的兵器。但是史料文献中有关用剑的记载则
出现得很晚,最早明确记载用剑的是成书于东周时期的《左传》。
《左传》中记载了周初贵族用剑的事例。据此,许多严谨的学者便
对西周之前便有剑的说法产生了怀疑,认为西周以前中国的兵器中无
剑。但20世纪50年代之后,青铜时代考古有了巨大进展,这种观点也
日益受到冲击。学者们提出,最迟在商代中晚期,中国先民们就已经
以铜铸剑。到底最早的剑出现在什么朝代呢?也许只有更新的考古突
破才能为我们解答这一谜题了。
越王勾践剑是作为战利品被送到楚国的吗?
越王勾践剑是1965年在湖北望山楚墓群中出土的。这把青铜剑当
时被置于墓葬内一具人骨架的左侧,并插入涂黑漆的木鞘内。这把创
制作精良考究,保存完好如新,虽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却一点也
没有生锈。剑身闪着炫目的青光,寒气逼人;剑刃锋利无比,用它轻
轻一划,就能割破十几层纸,甚至可劈断铜钱。而此剑另一处引人注
目的地方,就是篆刻有“越王勾践,自作用剑”的铭文。这就说明这
把剑是春秋末年越王勾践使用的。但是越王勾践生活在地处长江下游
的越国,这把剑怎么会出土于长江中游的楚国墓葬中呢?有人认为越
王勾践剑有可能是在楚越两国关系好的时候,被越王作为礼品赠送给
了楚国人。也有人认为可能是在后来楚越两国的战争中,它作为战
利品而流入楚国,后来成了楚国贵族的
陪葬品。还有人认为,这把剑是越
王勾践的女儿嫁给楚昭王时的陪
嫁品。看来,这把越王勾践用
过的剑是怎样传入当时的楚国
的,确实是一个难解之谜。
荆轲为何选用匕首刺杀秦始皇?
在现代战场,匕首还以暗杀为主要用途吗?
“荆轲刺秦王”是一段流传千古的悲壮故事,同
时还留下了“图穷匕见”这一妇孺皆知的典故。只
是,荆轲为何选择匕首作为刺杀秦始皇的工具呢?
这就和匕首自身的特点分不开了。在当时,秦
王不允许任何人携带兵器上殿。但荆轲利用匕首体
积小、便于隐藏的特点,巧妙地将其裹于地图中,
所以才得以接近秦王。刺杀失败后,荆轲又利用
匕首轻便的特点,孤注一掷地将其掷向秦王,可惜未能击中。匕首的
这些特点使之成为古代刺客的常备工具。如今,冷兵器大多已退出历
史舞台,但匕首凭其短小轻便的优点仍活跃在战场上。不过它们已
不再是暗杀的专属工具,而成了具有刺、割、砍、锯、剪等多种实
用功能的近身格斗利器。士兵们可用
其进行自身防卫、破坏玻璃、
拆除障碍物等。因
而,各国部队尤
其是特种作战部队
仍把匕首作为一种重
要装备。
寻访刺杀兵器的鼻祖
刺杀兵器是一种用于白刃格斗的冷兵
器。一说起刺杀兵器,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
想到刺刀。但要说起刺杀兵器的鼻祖,恐怕
就没多少人能不假思索地回答出来了吧?
纵观兵器史,我们不难发现,刺杀兵器的
发源地就在中国,而刺杀兵器的鼻祖也就是我
国古代的矛。
矛是一种具有长柄的进攻性兵器,其构造
非常简单,只有矛头和矛柄两部分。早在原始社
会,人们就把石头打制成石矛头,或把兽骨磨制
在古代,矛曾是一种非常普遍的兵器 成骨矛头,并将其绑在长木柄上,用来刺
杀猎物。商代时出现了青铜矛头,并被大量地用于战争。由于古代打
仗都是短兵相接,面对面刺杀,有着长柄的矛显
示出极强的战斗力,因此很快得到普及。
战国晚期,钢铁矛头开始崭露头角
并在西汉时完全取代了青铜矛头的
地位。在没有火器的冷兵器时
代,矛可一直都是军队中的
重要武器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