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世界历史文明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十字军东侵

世界历史文明

十字军东侵(1096年-1291年)是一系列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准许下进行的、持续近200年的、有名的宗教性军事行动,由西欧的封建领主和骑士以收复阿拉伯穆斯林入侵占领的土地的名义对地中海东岸国家发动的战争,前后共计九次。十字架是基督教的象征,因此每个参加出征的人胸前和臂上都佩戴“十”字标记,故称“十字军”。

从第一世纪开始,创始于罗马帝国境内犹太省(今以色列、巴勒斯坦地区)的基督教迅速传遍罗马帝国。

4世纪时的基督教已是罗马帝国的最大宗教,313年米兰敕令使之合法化,并在380年时狄奥多西大帝任内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

在随后的几个世纪,耶路撒冷、巴勒斯坦和叙利亚地区都处于罗马帝国及其分裂后的拜占庭帝国境内,基督徒在圣地占据压倒性优势。

7世纪,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兴起。伊斯兰教穆斯林以武力胁迫非穆斯林入教和发动以宗教为旗号的战争,在此原则下,先知穆罕默德的后继者——四大哈里发时期的穆斯林们实行了最大化武力,迅速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扩张,中东的历史格局从此发生巨变。

而此时拜占庭帝国和波斯的萨珊帝国因彼此的连年战争而筋疲力竭,人民厌战,新兴的穆斯林从中运动得利,以强迫和恐吓威逼利诱同化人民。穆斯林在636年的约旦击败拜占庭军队,并于638年占领了圣地耶路撒冷,穆斯林称为古都斯。

在7世纪的剩余时间里,阿拉伯人不可阻挡地向北方和西方驱进。阿拉伯军队于711年渡过直布罗陀海峡,并击败了西哥特人;次年扩张至伊比利亚半岛中部(今西班牙);到8世纪30年代,在欧洲西面,以北非柏柏尔人为主的穆斯林征服者挺进到法兰克王国的心脏地带,但在732年的图尔战役中被查理·马特挫败,其在西欧的扩张步伐遂被遏止,基督徒从此生活在穆斯林的统治下。

基督徒和教会和大地主丧失了他们的土地,而这些土地被收归于伊斯兰国家国库、寺院以及他们的高层官员所有;当地民众受到统治者的严重压迫;阿拉伯人的政府所收的土地税和人头税,比过去拜占庭帝国所征的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耶路撒冷有奥米耶朝所建立的年集市,允许适当的商品贩卖。在《圣阿丹南传》里,对下列情况表示惊讶:“来自各国的无数商人群众,常聚集于耶路撒冷来互相进行买卖。”

在869年耶路撒冷主教狄奥多西写给君士坦丁堡的同僚的信里,赞扬了萨拉森人的宽大政策,因为基督徒可以建造教堂并依照他们自己的法律过活。

10世纪,拜占庭收复了周边一些失地,但未收复耶路撒冷。909年,伊斯兰教什叶派首领在突尼斯以法蒂玛和阿里的后裔自居,自称哈里发,是为法蒂玛王朝(中国史书称“绿衣大食”),建都马赫迪亚(969年迁至开罗)。

1009年,西方对穆斯林态度发生了巨变,日后圣地的统治权在十字军出现前反复在什叶派(开罗)和逊尼派(巴格达)政权之间交替。这一年,第六任埃及法蒂玛王朝哈里发暴君哈基姆(Al-Hakim bi-Amr Allah)下令摧毁包括圣墓教堂在内的所有耶路撒冷基督教堂和犹太会堂,加深了对非穆斯林的迫害。基督教徒到耶路撒冷朝圣的路被封。在近东,朝圣者受新入主西亚的突厥奴隶军人穆斯林侮辱的消息传至西欧,基督教与伊斯兰教互相对立气氛更加严重。

1039年,在埃及,哈基姆的继任者收受了巨大的财物后允许拜占庭重建圣墓教堂,双方关系再次和平。随后,朝圣者被允许往来于圣地,同时突厥穆斯林统治者们也认识到朝圣者之于增加财源的重要性。但是期间对异教的迫害并未终止。然而,破坏已经造成,后来的塞尔柱人(另一支入主西亚的突厥人)加剧了基督教世界的堪忧。

实际上,来往朝圣的人们中有不少带着朝圣者和商人的双重角色。如10世纪末期,一些意大利商人利用拜占庭给他们的保护建立了同埃及与叙利亚的商业关系。他们对圣地表现出热忱,在安条克和耶路撒冷为朝圣者建造旅舍。

后来,穆斯林与热那亚和比萨舰队作战失利,加之诺曼人征服西西里(1090年),伊斯兰势力逐渐丧失了在地中海的优势地位,意大利沿岸各共和国受到了有力的刺激。

实际上基督徒对异教徒的“圣战”的序幕在东征之前就已拉开,如1090年意大利南部皈依基督教的诺曼人从穆斯林手中收复了西西里岛。

而最早的十字军运动发生在西欧的边缘——伊比利亚半岛,西欧的基督徒与穆斯林的矛盾在此表现最为剧烈。早年阿拉伯人入侵并灭亡西哥特王国时,半岛上就开始了收复失地运动。

11世纪,支援伊比利亚人对异教徒的战斗的外国骑士(主要来自法国)增多,同时半岛北方基督教的卡斯蒂利亚王国与莱昂王国实现了联合。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前夕,作为与东征部队的呼应,教皇乌尔班二世便鼓励这里的基督徒们收复塔拉戈纳。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1095年11月27日—1099年7月15日)共有两队。原本规定东征出发的时间是圣母升天日,也就是1096年8月15日,但是在这一年的2月份,就已经有一支队伍急不可待地踏上了征程,这第一队是由法国亚眠修道院的隐修士彼德(Peter the Hermit,约1050-1115)和“穷汉”瓦尔特(Walter the Penniless,卒于1096)等所率领,此支十字军是由二万名贫农组成,称为「农民十字军」。于1096年4月首先出发东征。途经匈牙利和拜占廷到达小亚细亚,但是,这支以农民为主的十字军出征不久,已有好几千人病死于途中。此支军队没有纪律,也做出强迫归信基督教和杀害犹太人的暴行。军队虽到达君士坦丁堡,却在小亚细亚被塞尔柱人屠杀。

另一队由欧洲贵族组织的十字军,同年8月,法国国王腓力一世(Philip Ⅰ)的兄弟、韦尔芒德公爵于格(Duke Hugh of Vermondois)及其他封建主率领十字军主力2.5-3万人又出发东征。图卢兹的雷蒙四世(Raymond Ⅳ of Toulouse,约1038-1105)、诺曼底的罗贝尔·柯索斯(Robert Ⅱ of Normandy,约1054-1134)、诺曼底的博希蒙德一世(Bohemond Ⅰ of Norrnandy,约1056-1111),诺曼底的坦克雷德(Tancred of Normandy,1076-1112)以及布永的鲍德温(Balddwin,约1058-1118)和布永的戈弗雷(Godfrey,约1058-1100)俩兄弟等封建主率领的十字军亦相继东进。热那亚和威尼斯的大商人还为十字军组建了一支供应船队。1097年4月,各路十字军先后到达君士坦丁堡,并从拜占廷皇帝阿厉克塞一世那里得到补给后渡海进入小亚细亚。是年6月,十字军攻占尼西亚;同年7月1日,十字军又在多里莱乌姆(Dorylaeum)重创塞尔柱突厥人(多里莱乌姆之战)。接着,十字军乘胜进军叙利亚,进占埃德萨(Edessa)。1098年6月,十字军夺取安条克城(Antioch),并在城下以少胜多大败前来解围的突厥人(安条克之围)。1099年1-6月,十字军进逼耶路撒冷。经过40天的围攻,该城于7月18日被十字军解放。随后,十字军又在阿什凯隆之战中以劣势兵力击败了法蒂玛王朝的反攻。十字军以狂热的祈祷和纵马践踏血迹斑斑的穆斯林尸体来庆贺他们的胜利。十字军随即建立了四个十字军国:埃德萨伯国,安条克公国,的黎波里伯国和耶路撒冷王国。于公元1144年,伊斯兰教徒再度攻下埃德萨伯国。

十字军正规军在约定的1096年8月开始向东进发。四支主要的十字军选取了不同的行进路线,于1096年11月至1097年4月的时间段内在君士坦丁堡城墙外集结。韦尔芒杜瓦的于格最早到达,戈弗雷、雷蒙德、博希蒙德随后而至。阿历克塞对此次大军的前来所做的准备更充分,这支正规军基本未对拜占庭带来侵扰。

现代难以对第一次东征的人数做出准确的估计。学者大卫·尼科尔认为队伍中拥有30000至35000名十字军,包括五千骑兵;雷蒙德的兵力数字最高,麾下坐拥8500步兵和1200骑兵。

1097年上半年,十字军大军越过海峡,隐士彼得和他手下的残存的平民十字军加入了新至的大军中。此外,阿历克塞派遣了曼努埃尔·伯托米特斯和塔第吉欧斯两位拜占庭将领予以协助。十字军将首战目标指向了尼西亚。尼西亚原本是拜占庭统治下的城市,但沦陷后成为基利杰·阿尔斯兰一世的罗姆苏丹国都城。阿尔斯兰正在安纳托利亚中部与土库曼人的达尼什曼德王朝作战,低估了西来的十字军,而将金库和眷属都留在了后方的尼西亚城内。十字军随即对这座城市展开了长时间的围困。当阿尔斯兰得知消息后,勒马回头,在5月16号这天向十字军展开攻击,但被出乎其意料的庞大队列所逼退。在接下来的战役中,基利杰·阿尔斯兰一世损失惨重。

6月末,十字军继续穿梭在安纳托利亚半岛上,期间一直有拜占庭将军塔第吉欧斯的部队陪伴,而且他们也十分相信阿历克塞会派遣更多的援军来协助他们。为了便于统率,十字军被分为两支分队,分别由诺曼人和法国人领导。两队约定在多里留姆城会师,然而行进更快的诺曼人于7月首日遭受阿尔斯兰的攻击。在尼西亚被击退之后,阿尔斯兰集结了更多的兵力,卷土杀回,以高机动性的骑射手将诺曼十字军包围。被围的十字军“部署成严密的防御阵型”,将辎重装备和非战斗单位藏于阵中心,并遣人突围求援。法国人领导的十字军随后赶到,戈弗雷突破了土耳其人的战线,阿希马尔主教则从后方包抄;土耳其人原本希望歼灭诺曼十字军,没有预料到援军到达如此迅速,猝不及防下败走。

此后,十字军长驱直入,但阿尔斯兰在后撤的途中将所有有价值的东西都焚毁殆尽,因此快速的行进并不那么欢欣。时至酷暑,十字军缺粮少水,军中许多人畜因此丧生。沿途一些信奉基督教的同胞有时会给大军提供一些食物,但远不及行军作战所需。个别将领为了总领导权而争执,尽管他们中除阿希马尔主教为公认的精神领袖之外,并没有一位强势到足以掌控全局的人。穿过奇里乞亚山口后,鲍德温开进幼发拉底河畔的亚美尼亚,期间他惟一可以宣称欧洲领土和财富的途径随着其妻子死于征途而泡汤,使得他在没有回欧洲的理由。鲍德温决心在圣地攫取一块自己的封地,他认埃泽萨军事长官埃泽萨的索罗斯(英语:Thoros of Edessa)为父。索罗斯虽为亚美尼亚人却推行希腊教会,因而招致许多不满。1098年,索罗斯在一场很可能由鲍德温所煽动的暴动中被刺杀。3月,鲍德温继承成为新的统治者,建立了首个十字军国家埃德萨伯国。

第一次十字军战争是200年间,十字军东方战争中惟一对穆斯林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事,收复耶路撒冷圣城,夺回主的圣墓,在当时的西方基督教世界引发了空前轰动,也是乌尔班二世至死未曾想象过的大捷。自然,它受到了整个基督教世界累世的传诵,众多随军教士及后世的教会编年史家都在竭力记述此役,赞美基督大能,如神迹般传诵。同时,这场战争及其后拉丁东方的建立,更是影响了整个东地中海格局,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受到各方的强烈关切。拜占庭、亚美尼亚、突厥人、阿拉伯人,各种宗教背景、不同地位出身的史家都在著述陈辞,详述此事,以资借鉴反思。第一次十字军战争无疑是中世纪记载最为丰富、史料最为充分的历史事件之一。

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建立了埃德萨伯国、安条克公国、耶路撒冷王国和位于巴勒斯坦的的黎波里伯国四个“十字军国家”,亚美尼亚难民组成的奇里乞亚亚美尼亚王国等国也成为了十字军的盟友。

回到西欧的那些曾到达耶路撒冷的十字军成员被视为英雄。例如,为表彰法兰德斯的罗伯特的战功,他被冠以“Hierosolymitanus”的称号。而在布永的戈弗雷的死后,他的一生流传为传奇。在西欧,许多政治局势因某些人物离开故土去参加东征而受到重要的影响。比如罗贝尔·柯索斯参加十字军后,他在英格兰的王位被弟弟亨利一世继承,而这间接导致了1106年的坦什布赖战役。

同时,十字军国家的建立大大缓解了塞尔柱人加于拜占庭帝国头顶的压力,拜占庭也在十字军的帮助下收复了部分安纳托利亚的土地,而且在12世纪度过了一段相对而言和平、繁荣的岁月。首次十字军东征对于东边的穆斯林王朝的影响显得迟缓但重要。1092年,马立克·沙一世死后,塞尔柱帝国走向动荡与分裂,拜占庭向天主教会的求援使得塞尔柱人之后面对的是拉丁国家的协同防御。东西教派的合作艰难维持了几十年,然而地中海东岸从埃及到叙利亚直到巴格达的土地都在穆斯林国家的掌控下,有着各种呼吁将十字军驱逐出去的声音,在后来萨拉丁的阿尤布王朝连结周边区域并收复耶路撒冷之时达到高潮。

第二次东征(1147年—1149年),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时期建立的埃德萨伯国沦陷后,为了响应耶路撒冷王国的请求,由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和神圣罗马帝国国王康拉德三世率领下发起,从欧洲出发(由于塞尔柱突厥人于1144年占领埃德萨,是这次远征的起因)。

出动较早的神罗十字军在小亚细亚被土耳其人击溃。法国十字军攻占大马士革的企图也落了空,故这次远征未达到任何目的。而伊斯兰教则在埃及苏丹萨拉丁的领导下获得统一。西元1187年,在哈丁之战,苏丹萨拉丁所率领的回教徒击败了十字军,重新占领耶路撒冷。两年后,十字军国只剩下三个。

第一批出发的十字军包括弗莱芒人、弗里斯兰人和英国人,他们乘船于1147年4月启程,计划通过直布罗陀,穿越地中海。他们在葡萄牙遇到风暴,停留在波尔图。在那里,他们遇到了葡萄牙的亨利派来的使者。亨利是个法国骑士,但成了葡萄牙的开国君主。他劝说十字军战士们帮助他围攻穆斯林据守的里斯本。他们因为亨利允许他们在城破后洗劫,并且葡萄牙主教许诺他们将得到在东方一样的精神奖励,于是答应了。在他们的帮助下基督教军队攻破了里斯本,这也成为葡萄牙王国建立的重要起点。

康拉德的军队有约20000人,包括他的还是少年的侄子、未来的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很多德国人错过了此前由法国人、诺曼人和弗兰德斯贵族们主导的第一次东征,自然希望通过新的功绩来为自己增添荣耀。

康拉德本人曾经在1125去过耶路撒冷,并作为骑士参加了耶路撒冷国王鲍德温二世对大马士革附近地区的远征,有一定在中东作战的经验。但是追随他征的德国十字军里,有大量的农民与仆人。他们抛弃了自己的耕犁和工作,加入十字军,也让这支十字军的质量大大降低。康拉德的德国十字军在一路上都过得非常艰辛

他于1147年5月底出发,沿着第一次十字军的陆路路线,从雷根斯堡跨过莱茵河和多瑙河。他们顺利通过了匈牙利,但在拜占庭境内又发生了冲突,在阿德里安堡附近,一些闹事者焚毁了一座东正教堂,结果遭到拜占庭守军的驱逐。

9月7日,德国十字军在君士坦丁堡附近的马尔马拉海边扎营。结果两头干涸河床间的营地,突然遭遇了一场洪水袭击,损失了许多装备与补给。随军前进的非战斗人员伤亡惨重,一些人因心灰意冷而打道回府。3天后,他们抵达君士坦丁堡,在对岸的加拉塔区扎营。但又因为抢劫破坏,遭到了拜占庭守军的打击,以至于康拉德威胁要武力占领这座城市。监视他们的突厥雇佣军虽然人少,但拥有更高超的战技与更好的装备,德国人在冲突中没有占到多少便宜。在浑浑噩噩中行进的十字军,并没有注意到这些突厥人的出现,暗示着东方情况的微妙变化。

终于,拜占庭人把他们送过了海峡。皇帝曼努埃尔派他的瓦兰吉卫队长作十字军的向导。在尼西亚,康拉德把队伍里的大部分非战斗人员送到拜占庭控制的地区,自己率领主力于10月15日出发进入小亚细亚内地。

早在1146年,突厥人的罗姆苏丹国就已经了解到了十字军可能东来的动态。鉴于第一次十字军带来的打击,苏丹梅苏德向曼努埃尔皇帝提出议和,并暂停了在东部的拓张。拜占庭也因此对十字军的援助变得消极。

突厥人发现德国十字军分成了两路。一些非战斗人员和辎重,在少数军队的保护下,沿着爱琴海岸前进。他们行动速度缓慢,在港口城市以弗所附近开始转向内陆。消耗了大量补给品的他们,成为了突厥人唾手可得的猎物。最终于11月16日前后,发起突袭的罗姆苏丹军队,在劳迪希亚附近将其大部分歼灭。机动灵活的罗姆苏丹骑兵

德国十字军主力走的是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路线。虽然前辈们在小亚细亚内陆遭遇了无数艰险,康拉德却乐观地认为这一地区已经被拜占庭收复。所以他们能轻易地得到补给与支援。但这些名义上属于希腊皇帝的地方,但实际上缺乏有效管理,仅有希腊和突厥的农牧民共同耕牧。德国人到来时,听闻风声的他们已经开始加紧收割作物,并给罗姆苏丹国提供消息。

从尼西亚到多里莱乌姆的征途中,德国人走了一段水草丰美的河谷。但是出了河谷之后,土地越来越荒芜。随着海拔的升高与时间的推移,气候也越发寒冷。这都给德国人造成了不小的麻烦。加上非战斗人员消耗了不少粮草,让大军受到断粮的威胁。第二次东征时形势小亚内陆依然是突厥人的天下十字军的主要对手就是这些突厥式的骑兵部队

突厥骑兵如狼群一般一路尾随着十字军。10月25日,在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的旧战场——多里莱乌姆附近,突厥人对疲惫而忧虑的十字军发起了总攻,这时十字军正在一条小溪边饮水。这也是一系列袭扰后,压垮德国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根据同时代的亚美尼亚军事家塔尔苏西总结,当时的突厥军队在选择战场方面是非常讲究的。最好的列阵地点,是前有河流与沼泽,后有山地丘陵的封闭地区。设置伏击时,最好让阳光与风向位于军队的背后。由于忌惮欧洲骑士的集体冲锋,他们更加谨慎地控制与使用预备队力量。

康拉德的十字军,自然成为了这些战术的运用对象。大队装备低劣且缺乏训练的普通步兵,在饥渴交加的情况下,很难对抗以逸待劳的突厥骑射手。穆斯林文献里对法兰克人的重甲骑士又恨又敬畏。面对人数众多,能够阵战的法蒂玛军队和阿拉伯城市步兵,骑士们夹枪冲锋威力无穷。但是面对突厥骑射手这样机动灵活的目标,他们必须先吃力地追赶对手,将突厥骑射手逼到无路可退的死角里。或者发动突袭,才能大显神威。第一次多里莱乌姆之战中,十字军取胜的关键之一,就是勒皮主教阿德玛尔带领的南法骑士从背后冲击穆斯林军队。

突厥人还发现,德国骑士似乎没有先辈们描述的法兰克骑士那么可怕。这主要是因为德意志地区的骑士,在作战习惯上与法国人略有不同。同时代的拜占庭编年史作家就注意到,法国人长于骑马作战,能在冲锋时保持良好的秩序。他们善于用枪矛杀敌,并在速度上胜过德意志人。后者则更精于步战,精通使用长剑。

由于缺乏骑战传统,习惯步战的德国骑士吃了大亏。在经历了惨痛的损失后,康拉德三世接受男爵们的建议,返回拜占庭控制下的大城尼西亚。但是撤退最终演变成了被突厥人追杀的大溃败,就连康拉德三世本人也受了伤。虽然军中的精锐损失不大,但是大量普通战士与平民被杀被俘,依旧极大地影响了全军的士气。

康拉德在尼西亚呆到11月初,路易带领的法国人也来了。经过协商,康拉德和他的几个贴身骑士加入了法国队伍。十字军主力只剩下法国人了。法国十字军一路上沿着德国人的路线前进,穿过帕加马、士麦那和以弗所等拜占庭帝国势力范围。他们利用了友军留下的桥梁与补给站,所以避免了很多麻烦。拜占庭方面对他们的记载显示,法国十字军的装备比德意志人精良,且更加训练有素。由于给养充足,军队里洋溢着节日一样的快乐气氛。

在1147年圣诞节,他们到达以弗所。在这里康拉德患了病,与他的骑士一起回君士坦丁堡了。皇帝曼努埃尔一世不计前嫌,精心照顾他,将他治愈了。一旦痊愈,康拉德立即乘船前往圣地,他显然已经受够了小亚细亚陆地的艰险旅程。

突厥人也能通过很多渠道了解到这些情报,他们还注意到,法国十字军是更加难对付的敌人。由于地中海的冬季雨雪较多,给军队行动增加了诸多不便。路易七世就让骑士和重骑兵保卫队伍的四周,把伤病员和非战斗人员留在队伍中间行军。在小亚细亚西部的行军中,突厥人几乎无隙可乘。

康拉德走后不久,路易的军队遭到了风暴袭击,辎重损失很大,连一些人也被山洪冲走了。于是他们决定走内陆以缩短到安条克的行程。他们翻山越岭,于1148年1月初抵达劳底加(Laodicaea),但这座城里的给养已经被清光了。他们不得不在缺少给养和四面受敌的状态下越过安纳托里亚高原。法国人的行军路线讨巧不少

1148年1月1日,在准备渡过曼德尔河时,法军前锋遭遇了一些突厥骑兵。但突厥人没有及时撤退,法国骑士发起冲锋,狠狠打击了对手。不时出现的突厥骑兵让法国人非常疑惑:为什么突厥人屡屡出现于拜占庭的土地上?这无疑加剧了拜占庭与法兰克人的猜忌。

由于法国十字军一路上通过强征与劫掠收集物资,引发了希腊人的不满。一些希腊山民袭击落单的伤病员,还给突厥人通风报信,这让突厥人得以掌握对手的动向。在路上,他们发现了几周前通过此地的德国非战斗人员的尸体。突厥人开始攻击掉队者。

1月8日,法军开始翻越卡德摩斯山。在海拔较高的卡兹克-贝里隘口,法国人严谨的秩序和高效的指挥系统出了问题,突厥人找到了可乘之机。

由于山地地形崎岖,法国人的队伍被拉长,前后联系非常不便。前锋的骑士们顺利通过隘口后,统帅普瓦图的杰弗里没有遵守军令停下,而是擅自下山,在隘口的另一侧扎营。但法军主力与辎重,还有国王指挥的殿军,仍然留在隘口的另一侧。

在放走前军的骑士后,突厥人一面占据隘口,斩断法国人前后军的联系,一面袭击后勤车队。由于国王位于全军的最后,最晚得知被伏击的消息。当他想向上冲锋时,上坡的地形又让冲锋的威力大打折扣。战斗中,很多皇家侍卫战死,国王本人也险些被俘虏,一度躲到一棵树上,他的护卫们在树下保护着他,这才逃过了劫难。最后前锋与后军的费了很大的力气才逐走突厥人。十字军精锐力量最后坐船抵达圣地。

由于这次惨败是王后的同乡阿基坦人违反命令造成的,肇事者普瓦图的杰弗里被遣送回国。

这一次袭击后,十字军的军容和士气极大地受损。突厥人则在冷漠围观中暗自窃喜。

有些希腊地方贵族有意让自己的畜群和十字军保持一天以上的距离,还收割走了各种谷物与草料。遭到坚壁清野的法国人,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了第一次东征的先辈对希腊人的怨恨。

随后,法国十字军决定由圣殿骑士带领队伍前进,大家都宣誓决不逃跑。在骑士团大团长带领下,队伍保持了严格的纪律,走出了山地,2月中旬,抵达安塔利亚,那里还有一些德国的残兵败将。

当他们来到安塔利亚时,拜占庭派来的接应舰队不足以载走全军。于是路易七世和他的精锐骑士们登船,于1148年3月19日登陆圣西门港。剩下的大队步兵、非战斗人员与辎重队则驻扎在城外,他们经常遇到突厥人的骚扰。一直到在当年5月,才千辛万苦地抵达耶路撒冷。

为了获得奴隶来源,突厥人甚至主动向饥寒交迫的法国平民和贫困士兵抛出“橄榄枝”。一份呈递给法国国王的报告表明,和希腊人比起来,突厥人对法国幸存者甚至更加热情。结果,有3000多个年轻的法国人,在没有被强迫改变信仰的情况下跟着突厥人走了。路易七世抵达安条克中世纪手抄本上的大马士革之围。

路易和埃莉诺带着这支骑士队伍抵达了安条克,王后心情很好,因为这是君士坦丁堡之后的又一座大城市,而且其统治者不是别人,就是她的叔叔,图卢兹的雷蒙德(普瓦捷的雷蒙)。雷蒙德建议路易进攻穆斯林的北方重镇阿勒颇,埃德萨的乔瑟林也热切地赞成,希望借此收复和巩固埃德萨。许多法国骑士也同意了,但路易仍在犹豫,因为乔瑟林和的黎波里的雷蒙德都想借法军巩固自己的地盘,一个想收复埃德萨,另一个想进攻蒙福尔,而作为一个虔诚的人,路易不想用自己的圣战军介入地方势力的争斗。而且,由于安条克的雷蒙德是普瓦图人,那些在路上吃过普瓦图人苦头的骑士根本不信任他。

虽然国王借口等待自己的步兵而迟迟不表态,但王后却坚决支持自己的叔叔,使得情况更加复杂了。更糟的是,王后与她的叔叔私下里打得火热,由于他俩之间用法兰克人听不懂的朗格多克方言交谈,结果关于王后私通的丑闻闹的沸沸扬扬。

4月,当耶路撒冷大教长来到安条克、通知大家康拉德国王已经到达圣地的消息后,路易终于决定不去征服叙利亚,而是直奔圣地。雷蒙德和埃莉诺都被他的决定激怒了。王后甚至当面提出反对,但路易不为所动。于是王后宣布她绝不离开安条克并考虑离婚。当晚路易命令护卫强行带她出城,法国人就这样离开了安条克。虽然王后实际上并没有受到粗暴对待,但她与国王的关系无疑恶化了,在后来的十字军中她再没有发挥重要的作用。回国以后,她就与路易离婚,嫁给了比她小10多岁的英王亨利二世。而这次婚变结果被证明深刻地改变了法国和英国以后300年的命运。

6月,路易终于到达了耶路撒冷。在橄榄山脚下,国王受到了大教长和圣殿骑士们的欢迎。第二次十字军最终抵达了目的地,即使在这时,仍没有人确切地知道这次十字军的目标是什么。十字军领袖们在6月召开会议,讨论进攻方向。安条克的雷蒙德、爱德萨的乔瑟林没有到会。于是南方统帅们主宰了这次会议。

实际上,自从埃德萨陷落以来,穆斯林没有再取得突破。乔瑟林二世据守Turbessel,继续领有埃德萨伯爵的头衔。赞吉王朝的伊马德丁·赞吉继续把精力放在征服大马士革上,而且,他在1146年9月14日被他身边的一个太监所杀,使得穆斯林的势力陷入低潮。

十字军国家希望趁机收复埃德萨、进占阿勒颇,但他们的努力被另一个穆斯林领袖、赞吉的次子努尔丁·马哈茂德所粉碎。赞吉死后,长子赛福丁·加齐一世继承了摩苏尔,一对库尔德将领Shirkuh和Ayub兄弟继承了阿勒颇。而努尔丁·马哈茂德则成了他们新的首领。

雷蒙德和乔瑟林于10月进军埃德萨,乔瑟林攻入城中,但没能攻克内城,功亏一篑。努拉丁从迎击雷蒙德的途中回师,差点抓住乔瑟林。经过苦战,乔瑟林受了伤,狼狈逃走。由于城内亚美尼亚人背叛了穆斯林,努拉丁这一次彻底摧毁了爱德萨,杀掉了埃德萨所有基督教的男性居民,妇女儿童被卖为奴隶。第二年,雷蒙德在安条克和马拉士之间的Famuja伏击努拉丁,将他击退,但雷蒙德并没能得到法国十字军的支援。

在十字军撤退后的1149年,努拉丁扭转了整个局势,他在穆拉德泉附近全歼了安条克军队。雷蒙德被Shirkuh亲手所杀,他的头被放在一个银盒子里送给巴格达哈里发。安条克暴露在努拉丁之下,是他履行自己在地中海水里净身的誓言的时候了。

十字军进入圣地后,压力就从北方的罗姆苏丹,转到了叙利亚地区的突厥势力头上。叙利亚穆斯林势力的主基地大马士革,在其编年史中,对这段历史有着详细的记载。

穆斯林突厥人,在1148年5月22日前后,发现有大量的法兰克船只来到了圣地的海岸。他们在阿卡与提尔这两个港口登陆,并与住在那里的法兰克人汇合。虽然经历了疾病、战争与饥荒,法兰克人仍号称有十万人之众,最终决定攻击大马士革。

在耶路撒冷,1148年6月24日后终于做出了进攻大马士革的决定,虽然大马士革是王国的盟友,但它是惟一不引起十字军内部很大利害冲突的目标。威尔夫公爵等不愿进攻大马士革的十字军回国了,但多数人参加了围攻。

动员起来的大马士革守军,大马士革的统治者阿纳尔在得知情报后,马上着手收集物资、准备武器,准备迎战法兰克人的进攻。穆斯林守军还加固了那些他们害怕被袭击的位置,并派人把手要道。为了切断敌人军营的补给线,守军填满了水井,堵死水源地。

最终,15000以法国人为主的十字军,开始朝大马士革进军。跟着他们的还有许多后勤车队、骆驼与和牛群,这令他们的军队规模十分惊人。在靠近目标后,全军在大马士革以南的一个村庄马纳兹·阿尔·阿斯凯尔扎营。由于那里没找到水,十字军又被迫移动营地,来到城市东南方的阿尔·米扎,距离所需要的水源不远。已经开始攻城的十字军

大马士革的守军在7月24日集结起来,准备与法兰克人对阵。许多人加入了他们的行列,其中有城市本身的守备部队、突厥骑兵、加齐圣战士与志愿者。但面对战斗力较强的法国人,这些刚刚拼凑起来的部队被很快击退。

在整个12-13世纪,穆斯林世界的军事理论都日趋倾向于运用智谋,而非蛮力来取胜。他们经常将嘴里的法兰克人与蛮勇划等号,却又挡不住对方的强势冲锋。结果,更多军事著作用大量的篇幅论述如何保存兵力,如何用计谋和地理条件获胜。并告诫读者:不到迫不得已不要开战。

随着十字军的初战获胜,他们占领了一直希望得到的水源,并在城市附近的果园里面扎营。这些来不及被守军摧毁的木材,被大量砍伐用于建造营地工事与攻城器械。守军因此而感到泄气,虽然他们在次日凌晨就组织了一次突袭,并将疏于防范的法兰克人赶回了营地。但依然无力攻克防御严密的坚固营垒。十字军骑士在一整天的战斗中,都没有抓住机会来冲破敌军的阵线。逐步集结起来的突厥-阿拉伯混合部队与大马士革守军激战一整日的法国十字军太阳落山后,十字军返回了自己的营地。大马士革的守军则将大量骑兵留在城外待命,让步兵守备队返回城墙观察敌军动向。

大马士革守军在一天的激战中,没有被十字军擅长的冲锋击溃,说明穆斯林的作战能力也在进步。

在具体的兵力构成上,参与大马士革之战的穆斯林军队由多个民族多个兵种组成。一直被保留的城镇守备队,继承了昔日阿拉伯大征服时代的优良传统。不仅有数量可观的弩手,也有不少坚持日常射击训练的弓箭手。风格接近拜占庭样式的重步兵,则为他们在战场上构筑起较为可靠的人肉壁垒。城市周边的乡村里,还有大量自备武装的加齐圣战士。统治者本身就有一支精锐的古拉姆奴隶骑兵部队,并可以从临近封地获得伊克塔封建骑兵与突厥部落的增援。守军一度杀入十字军的营地守卫大马士革的城市步兵

周一早晨,在重新鼓起信心的守军再次进攻。由于这天有很多弓箭手赶到(努尔丁正在源源不断派来援军),他们让穆斯林的人数与武器增加不少。全军分为左中右三翼,步兵在骑兵之前列阵,每两人之间布置一个弓箭手。在步弓手完成一轮连续射击后,突厥式的骑兵则从步兵阵后杀出,继续释放箭矢。密集的箭雨无差别落到十字军骑士与步兵身上,也射死了许多马匹和骆驼。但他们还是没有杀入法兰克坚守的大营。

周二早上,穆斯林继续轮番发起攻击。他们早早地包围了几乎整个营地,用一阵箭雨与投石,破坏了法兰克人的用果园里树木制造的木制掩体。一些十字军骑士企图进行反击。但零零散散杀出营地的他们,都会遭遇穆斯林军队的密集射击。重压之下,少量胆小者开始偷偷溜走。然而埋伏在附近的圣战者,毫不留情地将他们全部杀死。

十字军在凌晨的撤退中损失惨重,已经知道无力再战的十字军,在周三(28日)的黎明开始撤退。虽然大马士革的守军怀疑这是一个诡计,是法兰克人企图将他们吸引到一个更开阔的地方进行反冲锋。但他们还是毫不犹豫地利用大量骑兵,发起袭扰性射击。当确定对手是真的准备逃跑后,更多部队加入追杀。许多十字军在之后的混乱中,命丧圣地战场。

随着路易七世带到圣地的十字军被击溃,穆斯林世界不仅保住了重要的大马士革,也在无形中阻止了整个第二次东征。一事无成的十字军在耻辱中踏上了归途。

十字军在撤退途中损失惨重

康拉德由于德国内部事务立即启程回国了,路易在圣地一直呆到1149年复活节也回国了。第二次十字军除了在葡萄牙无心插柳地攻占里斯本以外,没有取得任何成就。欧洲于是掀起了指责和反对这次十字军的舆论。大家再也不愿意这样不明不白地去东方送死了。这样,在以后的40年里,十字军运动又出现了空白。仍然不断有小规模的朝圣者前往东方,他们在那里参加一段短期战斗,然后就回家了。但圣地的骑士仍要靠自己的努力在穆斯林的进攻下维持住王国,而这越来越难了。

相比第一代十字军突然乱入的时候,第二代十字军们往往需要面对一个更加团结的穆斯林联盟。在第二次东征开始前,那些来自东部的突厥军阀,包括赞吉与努尔丁,就都在努力用各种方式整合叙利亚地区穆斯林的势力。甚至计划把位于叙利亚南部的大马士革收入囊中。整个第二次东征无疑是穆斯林大反攻的预演。并继而引发了更为著名和激烈的第三次十字军东征。

第三次十字军东征(1189年-1192年),是由英格兰王国、法兰西王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军队所组成的天主教联军,目的是收复被埃及(阿尤布王朝)穆斯林军队占领的耶路撒冷。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在以少胜多击败突厥人后于小亚细亚坠水而死,神圣罗马帝国军队随即散去大半。英法联军经海路到达圣地,前进到阿卡。不久之后,英法联军的领袖发生纠葛,法国国王腓力二世因而下令撤回军队。理查一世虽然在与萨拉丁的战斗中取胜,但也因为国内政局问题和后勤兵力因素决定退兵。此后,埃及苏丹萨拉丁与十字军立约,准许非武装的天主教朝圣者自由前往耶路撒冷朝圣,基督徒可以保留先前收复的领地,十字军国家与伊斯兰国家互开商路。

此战因欧洲中世纪三大著名君主:英格兰国王“狮心王”理查一世、法国国王“狐狸”腓力二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和伊斯兰世界领袖萨拉丁而闻名。

第四次十字军东征(1202年—1204年)由教皇英诺森三世发动,目的本是要通过进攻穆斯林阿尤布王朝的埃及,作日后行动的基地,来解救被穆斯林控制的耶路撒冷。十字军主要由法国和北意大利城邦组成,在没有足够的金钱付给威尼斯人以便渡海到埃及的情况下,十字军按威尼斯共和国贵族将领的建议转去攻打扎拉城(现克罗地亚的扎达尔)。

当时,威尼斯的总督名为恩里科·丹多洛,为一名失明的人,根据史学家记载那时他已逾八十,带着威尼斯的商船队跟着十字军一起前进,他向十字军保证可以帮忙解决钱粮的问题,但另一方面,他也利用十字军占领匈牙利的扎拉,此时,一个转机彻底改变了这次十字军东征的命运,一位名为小阿列克修斯的东罗马王子要求丹多洛总督帮他夺回东罗马帝国王位,并换取帮忙付给十字军欠威尼斯商人的粮钱的承诺,于是,丹多洛利用这东罗马国内的纠纷转而进攻君士坦丁堡,最终在1204年4月13日攻陷君士坦丁堡后对城中居民抢劫和破坏后血腥屠杀三天。

大战过后,威尼斯共和国占去原东罗马帝国八分之三的领土(包括爱琴海,亚得里亚海沿岸许多港口和克里特岛)。而十字军则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建立了拉丁帝国和两个附庸于君士坦丁堡的拉丁帝国的国家,分别是雅典公国和亚该亚侯国。1261年,拉丁帝国被推翻,东罗马帝国复国。

第五次十字军东征(1217年—1221年),是受教皇所支配的最后一次十字军。1213年4月19日,教皇英诺森三世要求信徒组建一支新十字军。不过,此教令得不到欧洲的君主们的支持。于是,教皇要求教士进行布道宣传,将信徒、社会地位较低的贵族和破落的骑士加入十字军。1215年11月,教皇在拉特兰大堂主持召开了宗教会议,宣布组建一支以攻打埃及为目标的十字军,通过战胜埃及的穆斯林王朝进而重新夺取耶路撒冷。

1217年,十字军先到地中海东岸的十字军城市阿卡开拔。途中,君士坦丁堡拉丁帝国年迈的皇帝约翰、塞浦路斯的于格一世和安条克公国的王储博希蒙德四世也加入支持。其间,十字军按惯例沿途掳掠。在1218年6月,开始包围达米埃塔。但在几个月的战争中,疾病困扰着十字军。适逢此时,穆斯林苏丹阿迪尔死了。1219年11月,达米埃塔失守。十字军终打开了胜利之门。

1221年,十字军企图进攻开罗。战役中,穆斯林军队藉尼罗河水截断十字军的路,并包围十字军。9月,穆斯林收复达米埃塔。第五次十字军战争终告失败。

由耶路撒冷国王德·布里埃纳,以及匈牙利国王安德烈二世率领。1217败于塔波尔山。

第六次十字军东征(1228年-1229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为耶路撒冷第二王国取得耶路撒冷、伯利恒和通往地中海的走廊。

第七次十字军东征(1248年-1254年),由法国国王路易九世发动,教皇英诺森四世支持,远征埃及。十字军很快便攻取了埃及杜姆亚特,但却陷入被瘟疫折磨的境况。熬过瘟疫后,十字军进攻开罗,但是被由将领拜巴尔率领的钦察奴隶骑兵(马穆路克)打败。结果,路易九世的弟弟阿图瓦伯爵被杀,路易九世在曼苏拉(Mansura)被俘(曼苏拉之战)。

1250年,当时的苏丹被其马穆路克军官推翻,故法国以大笔赎金赎回路易九世,但直到1254年,路易九世和与他的士兵才能被释放回国。

第八次十字军东征(1270年)由法国国王路易九世为报1250年兵败之仇,不听法兰西贵族及近臣的劝阻,领导雇佣骑士,进军突尼斯穆斯林哈夫斯王朝。

十字军在突尼斯登陆不久,全军染上瘟疫,一路上有大批士兵死亡,路易九世亦染病身亡。路易九世的儿子兼继承人腓力三世,及兄弟安茹的查理很快与穆斯林议和,下令撤退。

十字军以失败收场,此后,教皇曾多次号召组织十字军,但都未能实现。

第九次十字军东征被公认为最后一次目标为圣地的大规模十字军东征。这次十字军东征常常与第八次十字军东征相提并论。它发生于1271年—1272年。 路易九世在第八次十字军东征中夺取突尼斯的失败导致英格兰的爱德华王子决定驰往阿卡城,这便是第九次十字军东征的开端。据说,第九次十字军东征失败的原因是因为十字军的骑士精神“荡然无存”,和以拜巴尔为首的马穆鲁克势力在埃及的兴起。它的失败预兆着十字军在地中海东岸最后据点的陷落。

上一章 斯巴达克起义 世界历史文明最新章节 下一章 秦统一六国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