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要有可比性。所有的比较都是基于同等条件下才有意义。所以在作报表分析是,要不时检查是否符合这一原则。否则,做再多的分析都只是浪费时间而已民。
4)要有深度。既然做分析,就要分析得透彻,将事物深层次的原因给找出来。要通过一系列工具的使用,通过表面层层深入,通过对数据不断的汇总提炼,找到影响产能品质的深层次原因。从六西格玛的角度出发,y=fx。世上没有无原因的结果,也没有无结果的原因。产能与良率的每一次波动,都是诱因推动的结果。这个诱因,包括4M1E。而在这5个诱因中,人的因素是最大的,人的波动性,不可避免地导致了过程的波动性。而机器,材料,环境等要素,相对于人的波动而言,是有规律可循的,容易受控。而人会受情绪等的影响,行为有很大的随机性。所以,相对论主要是研究人员的识别与管理。
很多人在作报表分析时,往往浅尝辄止,用几个曲线图或柱形图,大致将员工作了排序,就认为完成了任务。其实这还远远不够。因为员工的差异性没有必要去证明,这是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避免的客观事实。我们所需要的,是员工差异背后的真正原因。这个原因往往来自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是当事人本身的问题,如能力的欠缺,或积极性的受挫。还有一方面则是外界的原因,如所对应半成品品质的波动等。这个就需要我们通过批号的追溯作用,一直往上工序追溯,直到找到前工序批号之间的差异为止。找到前工序的差异后,还要进一步的探究导致差异的原因是什么,又可以按上面的方法作分析,找到导致差异的原因。这样通过层层分解,我们就可以找到导致结果波动的真正原因,并根据分析结果作出恰当的对策。
由此可见,分析的过程,就是查找差异的过程。有差异并不可怕,因为有差异就意味有提升的空间,差异本身就是寻找突破的最好切入点。只要我们能找到差异的原因,也就大概找到了改善的方向。相反,没有差异是多么可怕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