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管理相对论的特点及优势
那么,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推动绩效管理在中国的运行?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还是先回到之前IPQC考核的案例,看看还有没有别的解法——
针对IPQC的考核指标,我们可以问一个简单的问题:
一位IPQC,只要按做到了这些考核指标,就可以判定其工作一定出色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因为这些指标并不难,一般人都可以达到,无法体现其工作能力的差异。所以,这些指标并不适用。
在此基础上,我们再问一个问题:
哪些指标能够真正体现IPQC的工作能力与业绩?这是一个大问题,可以分解成若干小问题——
问题1:一个工作能力强的IPQC,与一个工作能力差的IPQC之间,其工作的输出结果会有什么不同?首先,其所对应班组或项目的品质会有差异;其次,对应的稼动率会有差异。而这些,是与公司的利益非常紧密地挂钩的。但是很可惜,之前案例中原先的考核指标中丝毫没有其踪影。
不得不说,很少有公司的这个岗位会考核到这个指标上。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策划者会认为,作为IPQC,只要做好其岗位说明书规定的工作就足够了。至于品质和稼动率的达成,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看似很顺的理,却始终无法成章。这是什么道理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我们设置岗位目的是什么?毫无疑问,都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公司目标的完成。作为制造型企业,无论岗位名称如何纷繁复杂,万变不离其宗,都可大致汇总为“制造岗位”与“辅助岗位”。 怎么区别?只要有直接产出并能转换为经济效益的,可归类到“制造岗位”,如操作员,技术员,产线班长等等。其他的都可归到“辅助岗位”。其中,制造岗位是主线,是企业达成业绩的排头兵,这一地位是无论如何也无法撼动的。辅助岗位无论其地位是多么的重要,其存在的理由都是:辅助制造岗位,使其更好地发挥作用。
明白了这点后,当我们再回首看看案例中IPQC所定的这些指标,你会发现什么问题呢?对了,其所有的指标,都是围绕着本岗位的工作而展开的。这样,事实上就是将自己视同“制造岗位”,将自己想象成直接创造价值的岗位。但恰恰相反,IPQC岗位并不能直接为公司创造价值。无论其工作是多么地尽职。它所做的一切,都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制造部门更出色地发挥作用。忘记了这一点,就是忘记了当初设立这一岗位的初衷,忘记了自己的使命。
从这个意义上讲,一切辅助岗位,其岗位考核指标都应该围绕着制造现场而展开。与制造现场同甘苦,共荣辱。并通过制造现场数据所提炼的指标来衡量其工作成绩。 正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作为一个辅助岗位,如果其所服务的岗位绩效不好,那么作为辅助岗位本身“绩效”再好,又有什么意义?
问题2:如果说IPQC就是考核这2个指标的话,那么,应该定什么样的标准才算合理?应该说,这确实是一个纠结的问题。定得低了,没有挑战性;定得高了,没有操作性。相信很多管理者都是在这个问题上,撞得头破血流无功而返。是的,从常规管理的角度出发,既然定了指标,就应该有硬性的指标。这个指标的计算,有一套科学的计算方式,如根据之前半年的数据,再结合接下来的发展趋势等。但是,事物的发展往往千变万化。很多时候,之前半年的数据对于后续的发展变化没有任何借鉴意义。很多时候,后续几个月的发展趋势也无法准确预测到。在这种情况下,管理者就难免象只猴子一样,为了不断调整考核标准使之更为“准确”而上窜下跳,疲于奔命。
不同项目之间,考核的指标是不一样的。同一项目,不同的时间段,指标也会有波动。会怎么波动,会波动到什么程度,受很多因素影响。有些因素可以量化,有些则不能量化;有些可以识别,有些则不能识别。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得到一个客观的,明确的,稳定的指标,难度很大。
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导入“相对”的概念。既然绝对的值无误识别,我们就用相对的值来作衡量。即通过一系列的转换,将所有人员,所有项目转换成同样的,或接近同样的标准,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客观 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