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水小的年份,在水淹区的耕地上种些冬小麦、亚麻、荞麦等早熟作物,三伏天进行收获。这些作物除亚麻是薅(拔)的外,全都用镰刀收割(没有收割机械)。当时种植的经济作物还有甜菜(主要喂猪)、葵花、红小豆和绿豆(自己吃)、青蔴和线蔴(搓绳用,秋季收割后压入水中发酵,捞出晒干扒其韧皮组织搓绳)。很少用硝铵、氢铵、尿素等化肥,更没有现在用的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等农药,靠积攒的农家肥和绿肥,维持作物的生长。很少有经过杂交选育的优良品种,留种选大棒、大粒、大穗的。脱粒用石头滚子压,扬场后的瘪谷过筛后喂牲畜。当时的种植方式还有粮(专指禾谷类如:玉米、高粱、谷子等)豆(一般专指大豆)轮作、高矮棵作物间作和窜带(套种),粮食产量极低,也就是现在产量的30—50%:玉米每1000平方米最高1000市斤,大豆400—500市斤;收获后要按任务先上交国家公粮,然后生产队(集体)留一部分,最后按人口以玉米每斤8分钱(其它作物按比价略高)的国家统分价格分给村民,成年劳力每人每年480斤左右,妇女儿童每人360斤左右。
收入很低,一个标准劳动日(成年劳力,天亮起来干一气活(打早垄),早饭后直到晚上收工)记12分,到秋10分最高能分得2元钱(分配的多少主要根据上交国家公粮卖钱的多少而定)。吃的很差,每人每年的节日细粮加起来也就10多斤。豆油是用大豆换的,100斤大豆能换10多斤。忙了大半年,数九寒天的还要半夜早早起来,将皮靰鞡或水靰鞡(当时流行的保暖性能很好的棉鞋)絮上用木棒砸得松软的靰鞡草(草甸子生长的一种韧性很强又很柔软的草,当时是东北“三宝”之一),扎上腿缝(一种很长的宽布条,老电影经常看到),吃了早饭,带上干粮,套上爬犁(牛马拉的一种雪上运输工具,现已很少应用)到很远的山上拣(割)烧柴、割架条,天刚亮就到了山上,天那个冷啊,冷的你都不想在外面大小便;雪深的齐腰,有时腿缝没扎好,雪灌包了,冻的你五脊六兽。卫生条件更差,现在已经灭绝的蟑螂、臭虫,几乎家家都有;没有虱子嘻说是没人味儿。文化生活我们屯稍好一点,队里有一台不太大的黑白电视机,每到晚上,全屯人围着观看。
2、复习的日子
回乡后,我在劳动的休息时间,不管是田间地头还是其他什么地方,一有空闲就拿出课本学习。当时的生产队长范祥等队干部看我备战高考这样勤奋,给我安排了记工员、保管员、护青员等清闲的农活。我当记工员时,刘忠是打头的;当保管员时,带我的是老党员张和。我还和王辉(王光的二弟,快结婚时在蛟河东山道口被火车轧死,使得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都不忍到他家去,怕老人思子伤痛)、何伟等借来高考的参考资料共同学习。由于我家的条件不好,共同学习都是在他们两家,赶上饭时就吃饭,两家的老人对我可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