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俞天佑十五年夏,雍州等地突发大水,洪灾泛滥,有用心叵测之人蛊惑民心,引起暴动。
同年秋,太阴骤起争端,陈兵数十万至两国边界,意欲趁火打劫,值此内忧外患之际,大俞双拳难敌四手,不得不向东边盟友少阳国求救。
俞使动之以情,晓之以利,少阳国主亦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双方于豫州、梁州边界定下协议约定共抗太阴,史称“梁豫之盟”。
次年,文帝加封皇长女宸锦衣为宁阳公主,依约出使少阳为质。
大俞天佑十八年,大将军罗忠率京军击溃叛军,结束历时三年的洪乱民变,受封上将军。
同年,上将军罗忠与武威将军、定国公世子魏邦定会军于梁雍边境,奋力抗击太阴铁骑。
大俞天佑二十三年,大俞、少阳两国联军击退太阴军,雍、梁、豫三州失地尽收,恰逢太阴国内政变,三国议和,长达八年的战乱结束。
征北军得胜归朝,文帝大喜,封上将军罗忠为太尉,加封武威将军魏邦定为上国柱,袭定国公爵位,赐丹书铁券一枚,金银珠宝赏赐若干,其余人等依功行赏。
大俞天佑二十三年冬,宁阳公主还朝,加封宁阳长公主,食邑六百户,赐府邸一座,珠宝、字画若干。
次年二月,文帝即位以来第九次春闱如期举办,任命吏部尚书杜履、皇家学院院副傅毓为主考官,内阁学士许九儒、礼部侍郎褚修、左督御史罗枫为副考官。
会试于都城东南方的贡院分三场举行,三日一场,第一场在二月初九日,第二场在二月十二日,第三场在二月十五日,先一日入场,后一日出场。
三场所试科目分别为经义、诗赋及策论。
经义者,以经书文句为题,作文阐明其中义理;诗赋者,以特定意象为题,作五言八韵诗;策论者,以古今政事设问,作出问题解决之策。
紧张、压抑而匆忙的九天过去,贡院大门一开,考完试的举人或监生们鱼贯而出,面上或信心百倍,或如丧考妣。
各家的奴仆急忙上前去接过书盒,亲长们也迫不及待地询问作答状况,更有甚者,竟当场就试题指出其中蕴含道理、应往哪方面作答。
一时之间,好不热闹!
“小,公子,这里!”
一书童打扮的小厮被挤压得根本无法走动,不得不在人群中挥手大喊,其实也说不上大喊,相比于喧闹的人群,这点叫声是极其微小的。
人群中有人闻声抬首快步上前,一众人中独独那墨袍少年沉稳内敛,既不喜形于色,也非古板老成,翩然而行好似闲庭信步,使人如沐春风。
那张俏脸不知会惹得多少深闺少女朝思夜慕,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说的便是这般吧。
那小厮引着墨袍少年往人群外走,身影消失在一个隐蔽少人的巷口,不多时一辆朴实无华的马车从另一头缓缓驶出。
等待放榜的这十来日是煎熬的,不仅是考生、密切关注会试的各方人马,众考官也备受折磨。
为防止外界因素影响考官评判,主副五位考官吃住都在贡院,待会试成绩公布后方可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