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对故国的思念日深,753年,阿倍仲麻吕随遣唐使团,从苏州黄泗浦(今江苏鹿苑)启航,驶回日本。可是,天不遂人愿,这次船队在中途遇上了风暴,四艘船有三艘各自开到了日本,阿倍仲麻吕所乘的那艘船却下落不明,直到次年依然杳无音信,他们便被推定已经在海上遇难了。阿倍仲麻吕在唐任职时的好友,都纷纷作诗悼念。诗仙李白为此悲痛地写下了《哭晁卿衡》这篇名作,以表达对友人悲切的思念之情。“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李白一生所写的悼亡诗屈指可数,可见阿倍仲麻吕和诗仙李白交情菲浅。
然而,这悼亡诗实际上却是个大乌龙。阿倍仲麻吕的船随风漂流到了安南驩州(唐属地,今属越南),船只并没有沉没,但是他们遭遇了当地土人的袭击,死了一百七十多人,仅有阿倍仲麻吕等十余人生还。历尽两年多的艰险和辗转,一路坎坷,他们终于又回到了长安。
回长安后不久,安史之乱爆发。世事动荡,阿倍仲麻吕便打消了回日本的念头,决心仕唐终生。他重返仕途,先后深得肃宗及代宗信任,历任要职,由左散骑常侍(御前谏官,从三品)至安南都护、安南节度使(河内当地最高官员,正三品),最后官至光禄大夫、兼御史中丞、北海郡开国公,食邑三千户。
阿倍仲麻吕不仅仕途通达,学识过人,而且才华横溢,诗文极佳。性格又相当豪爽,和当时的文人名士有密切来往。其中的好友,不仅有诗仙李白,还有大诗人王维。仲麻吕归国前夕,王维赠诗:《送秘书晁监还日本国 》,诗云:
积水不可极,安知沧海东。
九州何处远,万里若乘空。
向国唯看日,归帆但信风。
鳌身映天黑,鱼眼射波红。
乡树扶桑外,主人孤岛中。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不仅写诗而且王维还专为此诗写了很长的序文,热情歌颂中日友好的历史以及仲麻吕的过人才华和高尚品德。此外,阿倍仲麻吕和唐代储光羲、赵骅、包佶、刘长卿等文人是好朋友,著名画家韩滉也是他的至交好友。他们经常一起饮酒赋诗,作画游乐,畅游山水,切磋文学和绘画。
他本人曾在准备归国时,作《衔命还国·赠答友人》:衔命将辞国,非才忝侍臣。天中恋明主,海外忆慈亲。伏奏违金阙,騑骖去玉津。蓬莱乡路远,若木故园林。西望怀恩日,东归感义辰。平生一宝剑,留赠结交人。诗文表达了他对中国的留恋之情,对故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以及对唐玄宗的感恩戴德之心情跃然纸上,全诗情感充沛,感人至深。这首史诗,歌颂了中日两国人民的传统友谊,至今依然是两国人民广为传诵的不朽诗篇。这首诗,后来收录在宋代编纂的优秀诗文集《文苑英华》里,也是《文苑英华》中唯一外国人的作品。
仲麻吕回到长安后看到李白为他写的悼亡诗,百感交集,曾写下了著名诗篇《望乡》:“卅年长安住,归不到蓬壶。一片望乡情,尽付水天处。魂兮归来了,感君痛苦吾。我更为君哭,不得长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