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石桥,穿过回廊再过角门,就到了陈缘之的书房,连翎随着陈右安进了他陌生而又熟悉的房间。恩师的书房还是堆满了古籍经典,不少摆不开的都放在了地上,老人家还未入秋就开始用起炭火了。
一进内室连翎的眼眶就红起来,两鬓斑白的老人,衣衫质朴收拾的干净妥帖,腿上盖着一张毯子正在灯火下看书。眼见着连翎进来,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
“连翎拜见恩师。”连翎在内室门口跪下,俯身磕了个响头,在俯身下去的那一刻,泪水涌出,坚强的堤坝在那一刻被洪水急流冲击的轰然倒塌,泥糊的外壳经不起雨水拍打,那一刻被击碎成了粉末。
经年大梦一场,他终于又回来了。
老人看着进门的年轻人,神情有一瞬恍惚,他的手颤抖着,年过半百的老人手上已经有了不少的褶皱,终年握笔的手指上积累着一层茧子。
他哽咽着:“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故人相见总是百感交集,连翎初在三关的时候也曾请命回皇城探望师长,却被君王无情的驳回,还告诫他安分守己,莫要有不臣的念头。
他曾与谢簌黎攀上城墙,坐在垣上,在那向东望去可以看到很远的方向。谢簌黎在王都的生活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几乎终日被圈在陈府读书学习,两人每每谈及王都,想起的总是他们的老师陈缘之。
有时连翎也很庆幸,若不是谢簌黎曾在陈缘之座下听学,恩师也不会知晓她的才能,更不会引荐她去三关,他的们的人生轨迹将永远不会有任何交集。
连翎扶了陈缘之坐下,又奉了茶水侍候。他知道恩师的目光一直没有离开过他的身上,似乎很难把众人口中打了无数胜仗的宸王,与当年那个还在念“为万世开太平”的孩童联系起来。
三人围坐在小案前,陈缘之拉着连翎的手不肯松开,连翎一路奔袭而来只穿了单衣,手脚都冷透了,生怕过了寒气给他。
师徒二人久未相见,总有说不完的话,他注意到了案上小炉鼎问道,“这是谢姑娘给您做的药吗?”
陈缘之说:“老毛病了,簌黎请了医圣来给我诊了脉,商量出来这个法子,药效温和又容易生效,每逢寒霜焚上两篇多少会舒坦些。”
此刻小铜炉里并没有焚香,屋子的窗子开了条缝隙,显然是陈缘之特意提前熄了炉火,怕连翎闻了异香头痛发作。
连翎心领了这份好意,“谢姑娘跟我提过一次,只是徒儿愚钝,不知道这药材好不好找?”
“有一味药少见了些,谢姑娘一般都是提前好香片。”陈右安解释道,他与谢簌黎并不熟悉,且谢簌黎并不是真正是陈缘之的学生,并未以师兄妹现称。
说来两人偶然喊一两声“师兄”、“师妹”也多是爱人间的打趣罢了。
陈缘之整了整腿上的毯子说:“多亏了你们这些后辈了,说起来簌黎与你相处的倒是不错,我一开始还怕她性情飞扬,难忍军中规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