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62年,魏惠王八年,秦献公二十三年,秦魏将战于少梁——
安邑城内人声嘈杂,人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谈论着战事。
“我大魏铁军开出,看那秦国,便是休矣!”
“哎呀,魏国肚子大得很啦,如何如何,敢独吞老秦啦?”
“秦国虽穷,俺看着魏国一国也不好啃呐!”
秦府后院。
一妙龄少女红衣短打束腰,手中一柄新月似的吴钩。或劈或砍,将猎猎风声划破,少女却秀眉紧蹙,赌气般将吴钩插回剑鞘。
一老者呵呵笑着从树后悠悠转出,摇头抚须:“晏丫头。”
我叫秦晏,他便是我的大父。
大父从鞘中抽出吴钩,略一端详,噫的一声赞叹,再随手一划,竟划出满月般的剑光。
我不禁看得拍手称奇。
“是把好剑。”大父将吴钩入鞘还于我,“你倒是从何得来?”
“猗桓与我比剑输了,便将此送于我。”
大父啧的一声,举起手似又要敲我的头:“你说你姑娘家,净干些舞刀弄枪之事,也不与大父来学番经商之道。”
我看出他意图,早就灵巧躲开:“当初不是你对我言说商人之利略懂便罢,无需深究。如今怎的要反悔不成?”
大父挥挥手:“罢也罢也,老夫现也辩不过你这死女子。快去换身衣裳,公叔丞相即要来府,说他府上有一中庶子堪称大才,老夫倒也想见见。”
“老丞相判其大才?”
公叔痤丞相识人眼光独到,寻常人等得其赞语尚属不易,这大才之语更是凤毛麟角。一小小中庶子,竟得此评价。我不禁也好奇了三分。
我从木屏风后悄悄探去,见公叔丞相身侧还有一年轻的白衣士子,想必便是那大才中庶子了。
略一思索,我拿过侍女手中茶盘,向三人走去。
大父见我斟好茶,笑着说:“晏丫头,来见过丞相与先生。”
我便依着他行了礼:“秦晏参见丞相,见过先生。”
公叔痤俨然一副和蔼的老者模样:“好好好,几日不见,晏丫头愈发出落了。”
那士子只是利落一拱手,道:“见过秦姑娘。”此外再无他言,也不再往我这边看来。
真是孤傲的紧。
大父与公叔痤闲叙,话题无非又转到了国事战事。我在一旁听的无趣,只想去后院练练我那吴钩。而那士子——从公叔痤口中得知,他叫卫鞅——似乎也对此没甚兴趣,非丞相问起而不插言,若是答也只是淡淡两句,不再做过多言语。
与一般急于显露才学的士子还真是不一样。
孤傲,清高,便是我对卫鞅的第一印象。
“晏丫头,先生嗜书,带先生去我书房坐坐,若是有先生看得上眼的,拿走便是。”
大父语出惊雷,把我、公叔痤、卫鞅皆惊了一着。
大父也嗜书如命,尤酷爱收藏典籍。他所藏之书甚于国府之藏,其中不乏有名篇孤本,寻常人连他那宝贝书房都近不得,更休要谈什么“拿走便是”。
“先生,请随我来。”虽是惊愕,可也从了大父之命。
“卫鞅,谢过秦老前辈。”卫鞅坐起深深一躬。
我带着卫鞅转过廊柱,在大父卧房前止步。轻敲侧壁,一块砖啪的松动,进而一扭,整面墙体缓缓转开,一股竹简墨香铺面而来。
“先生,请。”
卫鞅似对这机关兴趣不大,只是看着大父的藏书而啧啧称奇。
真是一样的书痴。
我陪他在书架间转着,卫鞅倏地顿了步,指着最上一层道:“那可是《阴符经》?秦老前辈藏有《阴符经》?”眼中是不住的兴奋。
“嗯……”我皱着眉抬头看了看,也没看出所以然。大父这书房我也不常来,也不知到底有甚没甚,既然他说有,那便有吧。
“先生若是喜爱,便拿去。”说着我提起竹竿帮他取了书。
“只是这《阴符经》是世间奇书,想必前辈也视如珍宝。卫鞅如此夺人所爱……”他捧着几卷竹简爱不释手。
我看他这副犹犹豫豫的样子不由得来了火气。我本就对带他来书房一事不甚感兴趣,如今他又这幅作态,不知我几时才能去练剑!
“大父既已言说与你,拿去便是。就看不惯你们士子这幅模样,忒烦。”
卫鞅见我耿直而言,眼中放出一瞬光。但只是一瞬,还没等我看清,他又恢复了那副清高的不近人的样子。
“那卫鞅,便谢过前辈与姑娘了。” 说着又是深深一礼。
“哎呀罢了罢了。”我不耐烦地挥挥手,“怎的跟大父一样,繁文缛节一套一套的。还老板着个脸,跟老夫子一样。”
卫鞅闻言噗地笑出声:“好好好,秦姑娘倒是直爽,卫鞅也不再讲究,不讲究。”
没想到这个不苟言笑的白衣士子笑起来还有两颗小虎牙,还……蛮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