镰刀龙是一种行动缓慢的大型兽脚类恐龙,其利爪状如镰刀,非常奇特。古生物学家认为,镰刀龙是肉食性恐龙中一种特化的类群,其祖先为小型腔骨龙类,与暴龙相同。它以植物、水果和昆虫为食,它所具有的一系列异化特征可能都是趋同演化的结果。镰刀龙主要分布在今东亚和北美洲,大多数种类生存于白垩纪晚期,不过文献显示在侏罗纪早期的岩层中也曾发现过镰刀龙类群的化石。
中文名
镰刀龙
拉丁学名
Therizinosaurus
二名法
Therizinosaurus cheloniformis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蜥形纲
亚纲
双孔亚纲
目
蜥臀目
亚目
兽脚亚目
科
镰刀龙科
亚科
镰刀龙亚科
属
镰刀龙属
种
龟形镰刀龙
分布区域
蒙古
镰刀龙(属名:Therizinosaurus)意为“镰刀蜥蜴”,therizo在希腊文意为“切割”或“砍断”,saurus意为“蜥蜴”。镰刀龙是种非常大型的镰刀龙超科恐龙(原先为慢龙下目)。它们可生长至10公尺长,身高为6米,重量可达6到7吨。镰刀龙生存于晚白垩纪,约7000万年前,是镰刀龙类中较晚期与最大型的代表。镰刀龙的化石首次发现于外蒙古,当首次被发现时,它们被认为是一种未知的乌龟,这也是其种小名的来源,但镰刀龙被认为是种兽脚亚目手盗龙类恐龙。在蒙古发现到一个巨大的化石前臂骨骼,以及一些勾爪化石。其前臂大约2.5米长,一些勾爪大约75厘米长──就像是用来除杂草的长柄大镰刀一样长。镰刀龙是一种生活在中国戈壁沙漠的镰刀龙类动物,尾巴僵直,是因为在它的尾骨上长着被称为骨棒的支撑物。镰刀龙有着已知动物里最大的爪子。在1954年,这种恐龙因为它们巨大的指爪被命名为镰刀龙。
镰刀龙生活在白垩纪晚期,是一种类似鸟类的杂食恐龙,它的化石分布在中内蒙古、哈萨克斯坦国和蒙古国的戈壁漠地区。巨爪像镰刀。镰刀龙身上最显眼的征就是它前肢那六个巨爪,这些巨爪长达75厘米,形状就像用来除杂草的长柄大镰刀,十分威武。这些巨爪可以用来驱赶天敌、获取物,或者是争夺配偶。不过它的爪子虽然大,但对它的敌人特暴龙,也只能起到一点点威慑作用。虽然镰刀龙的身上可能覆盖着比较原始的羽毛,但是它的体态十分臃肿,并不能像鸟类那样飞行。镰刀龙的头部比较小,双颌比较狭长,没有牙齿,颈部又长又直,臀部比较宽厚。尾巴很短,由于尾骨上长着用来支撑的骨棒,所以显得特别僵硬。
1999年8月,中国古生物学家们在内蒙古自治区二连盆地内发现了一具镰刀龙的骨架化石。这是一只生活在8000万年前的镰刀龙,它的体长约2米,高不过1米,但它却至少有14节颈椎,未孵化出来的镰刀龙约有0.7米长,按脖子与身体的比例来算,这只恐龙是目前已知镰刀龙类中脖颈最长的。
虽然长相恐怖,但镰刀龙和那些兽脚类肉食性恐龙并不相同,大多数时间,它们都是以植物为主食。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镰刀龙那无齿的喙、具脊的牙齿和两颊上的颊囊都说明它可以有效地啮食植物的叶子,但并不适合撕咬肉类。另外,篮形的盆骨和向后的耻骨也使它的腹部有了更大的空间,而这种巨大的腹部正是植食性恐龙的一个典型特征。
镰刀龙的食性仍在争论中,但它们最可能是草食性,它们使用大型指爪将树叶送入嘴中。其他的假设认为它们是以白蚁为食,使用指爪将大型白蚁冢挖开;但依照镰刀龙的巨大体型来看,它们似乎不太可能以昆虫为食,而且它们的宽广嘴部与平坦牙齿显示它们应该是草食性动物。镰刀龙被认为有着类似现代大猩猩或史前地懒的生活方式,使用它们的长手臂与锐利指爪来抓取树上的食物。
镰刀龙的指爪可能还有其他功能,例如:抵抗掠食者(如同时代的特暴龙)、或是物种内的竞争打斗(可能为了领地或求偶)。这些指爪也可能拥有综合以上功能。
镰刀龙极有可能拥有羽毛,它们的近亲北票龙已确定拥有羽毛。
镰刀龙与巨型暴龙类有相同的肉食祖先,但是无法与特暴龙Tarbosaurs、独龙Alectrosaurs竞争,于是演化出了以素食为主的食性。
镰刀龙最奇特的地方就是它那巨大的镰刀状利爪。化石显示,一只成年镰刀龙的前肢可以达到2.5米长,在如此巨大的前肢顶端,生有3根令人望而生畏的利爪,其中最长的一根竟然超过了75厘米!这么长的利爪,虽然不能用于撕裂敌人,也足以使对手望而生畏。
最后是关于镰刀龙的行走方式,一部分学者认为镰刀龙的前肢与后肢长度相近,估计是像大猩猩或爪兽那样行动。但是更多的学者认为不应该是四肢着地的,因为它前肢的结构不适合支持体重,爪也比较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