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母亲的回忆,都是生活中的:有一次,母亲去邻居家串门,人家给了母亲一块糖。母亲碍于情面,剥开糖纸,把糖含在了嘴里。可是,没过几分钟,母亲便托辞离开了邻居家。到家后,母亲立刻把糖从自己的口中取出,用开水冲洗后,放在杯子里,等我和哥哥回来后分给我们俩吃。
以现代育儿的观点来看,这是何等的不卫生?其实,我们家当时的生活条件完全不需要母亲如此“可怜”。但是,有谁知道那一块糖里面包含了多么伟大,多么朴素的爱?我是永远都不会拒绝这样的糖的。我同样不会介意我的女儿和儿子品尝这样的糖果,这才是世上最甜的糖果!
内蒙古的冬天是极度寒冷的,但我和哥哥却总能感到温暖如春。因为母亲总能在我和哥哥进家门的那一刻递给我们一人一杯用自己熬制的黄油和红糖冲调的,热气腾腾、浓香四溢的美味糖水。离开内蒙古后,我再也没有喝到过。
每一次期末考试前,我开始临阵磨枪,早早起床背书。母亲只是默默地为我做上一碗香喷喷的热汤面,再卧上两个鸡蛋。
我们哥俩小时很淘气,甚至称得上离谱:我们俩曾趁母亲不在家时,把家里所有的鸡蛋一一敲碎,只为了看看哪个鸡蛋里有小鸡(因为我们曾见过,母亲在挑选用于孵小鸡的鸡蛋时,总是会把鸡蛋对着灯仔细查看,一一挑选。所以我们就以为鸡蛋里原本就是有小鸡的);也曾为了跳窗出去玩而敲碎了家里窗户上的好几块玻璃;也曾把母亲用于“恐吓”我们的粗木棍砍断扔到地窖里……“罪行累累”,却从未真正在母亲手下受过皮肉之苦。
我印象中的母亲是勤劳朴实的、任劳任怨的、善良慷慨的、宽容大度的。我从未见母亲与任何人红过嘴脸,拌过口角,争过长短。有母亲的生活永远是安心的,有母亲的家永远是平静的,有母亲的邻里关系永远是和谐的,有母亲的记忆永远是恒久的……
母亲去的那一年,我16岁。那时,我只是坐在座子上,低着头,无声地呆看着手心里的一张母亲的一寸黑白照,眼泪止不住地流,一声抽泣也没有。除了看着照片中微露一丝笑意的母亲,除了流不尽的泪水,我的心和我身边的一切都是静寂,都是空白。我没有想过我永远都不会再拥有母亲!
在内蒙古的那些年,父亲与我们相处的日子并不多。我只记得父亲放假回家后,很少会闲在家里,总会尽可能地帮着母亲干些家里的各种活儿。偶尔也会接我和哥哥去他工作的分场,领我们看一望无际的风吹麦浪,带我们乘飞机体验航空灭草,给我们讲《三国演义》、《水浒传》,为我们做冰车尽享冰雪乐趣,教我们骑自行车……印象最深的还是六一儿童节时为我们煮的那一大锅手抓羊肉,至今令我魂牵梦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