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写过的很多东西,回过头来再看,就会觉得很想修改和充实一下。
我还是喜欢这句话:父母倘若坚持,孩子就不会放弃。
我相信圣人的存在,也相信天才的存在。但我从不希望我的孩子会成为圣人,也从不认为我的孩子是个天才。
我想,绝大多数孩子还是普通人,有优点也有缺点,有可爱之处也有可气之处。既然如此,从呱呱坠地到莺语初啼,从蹒跚学步到动若脱兔,从稚嫩幼童到青春懵懂,他们的每一步恐怕都印着我们的影迹。我们的言语、我们的行动、我们的思想每时每刻都在影响着她们,改变着它们,塑造着他们。所以,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是至关重要的。
在整理和思考对女儿和儿子的教育的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地整理和思考自己的成长过程。
由于父亲工作的原因,我和哥哥是在内蒙古白音锡勒牧场长大的。我一向认为在大草原长大的孩子,由于活动空间的广阔和无拘无束,性格中蕴含着更多的豪放与宽容;心胸上体现出更加的大度和宽广。所以,我对女儿和儿子在这两方面要求得更高一些,并且尽可能地以言传和身教来塑造她们。因为我深切地感受到了父母对孩子潜移默化地巨大影响。
我和哥哥几乎是母亲独自抚育的,父亲当时似乎是场部的一把手,工作繁忙,场部离家也很远,所以一年中极少有时间在家。记忆中,我、哥哥以及小伙伴们完全就是一群“野孩子”。在八岁上小学前,根本没有接受过我们现在所谓的各种教育。每日的“任务”就是三个字:吃,睡,玩。尽管如此,我至今甚为怀念和感激那段疯玩儿的童年。
母亲没有什么文化,父亲好像也只是初中毕业。幸运的是,父亲很爱读书,也很开明。尽管父亲在任何一个领域都没有很深的造诣,但父亲的阅读面与知识面很广。天文、地理、历史、农牧、文学、哲学等等,哪一样都懂一些。我小时候一直认为父亲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就父亲和母亲对我的教育来说,在我浩瀚的记忆之海中,泛起的“惊涛骇浪”并没有,柔美的“浪花”倒是有很多。并且,每一朵“浪花”都在我的心中盛放不谢。
母亲是没有什么文化的。我记忆最深刻的就是母亲在天黑后,在炕上教我和哥哥数数,从一数到一百。听上去很可笑,却是我们当时入学唯一的测试项目;听上去很乏味,在我心中却是其乐融融。对于母亲的回忆,都是生活中的:有一次,母亲去邻居家串门,人家给了母亲一块糖。母亲碍于情面,剥开糖纸,把糖含在了嘴里。可是,没过几分钟,母亲便托辞离开了邻居家。到家后,母亲立刻把糖从自己的口中取出,用开水冲洗后,放在杯子里,等我和哥哥回来后分给我们俩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