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畏自然。
康德曾说过:“对自然的美抱有兴趣,永远都是心地善良的标志。”木心也有感而发:凡已不复良善者,皆已对自然的美丧失了直接的兴趣。由于他们口中这些,丧失了对自然之美的兴趣的“不复良善者”对自然的破坏,敬畏自然已经愈发重要。
早在两千多年前,汉武帝就制定过一条保护禽类的法令:“其令三辅毋得以春夏摘巢探卵,弹射飞鸟。”另据《宋大诏令集》记载,宋太祖建隆二年二月下禁采捕诏,规定春天二月,一切捕鸟兽鱼虫的工具皆不得携出城外,不得伤害兽胎鸟卵,不得采捕虫鱼,射杀飞鸟。可以看出古人已有敬畏保护自然的意识。大自然是最知“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的,若没有前人对自然的敬畏,哪有如今“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盛景呢?
由此可见,古今中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爱护已经成为了共识。
当然我们敬畏自然,绝不意味着对自然逆来顺受,应学会合理利用自然,善待自然。世界上人口众多,如果完全按照自然规律春耕夏种秋收冬藏,如果完全不施化肥农药去耕种,如果不使用化石能源,就根本无法保证人类正常的生存和发展。我们必须在敬畏自然与人的幸福生活之间找到平衡点,探索高效环保的能源和生产方式,让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对于当下的我们,抱有一颗敬畏自然的心是最为重要的,它要我们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我们更须脚踏实地,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为美好环境尽一份力,将对自然的敬畏镌刻在步步脚印里;经过人类千百年的开采,地球的化石能源已经面临枯竭,开发新的清洁能源就更加重要;并且越来越多珍稀动物已经濒危,保护野生动物已经迫在眉睫。敬畏自然已经成为我们的必然选择,我们必须着眼当下,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作出准确的判断和行动。
如此行动时,我们敬畏自然的同时,自然也对我们报以敬佩,并双手捧上更美好的未来。
愿我们可永远共观“春风又绿江南岸”,共听“清泉石上流”,共吟一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