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之前说的大部分都是朝廷和宗派之间的事情,想必大家也听得有点乏味了。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讲讲江湖上的事。
江湖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在二圣时期约么往两百年以后,世界便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教育的行业开始衍生衍生,文字也被统一,不用担心由于文字看不懂而错过学习新技术。
私塾在各地开张,大部分都是义务教书,不怎么收钱。
这时,在小小的城市里出现了一种新的项目:跑商。
什么?你认为就是和脚行商一样的?
恭喜你......还真猜对了。
跑商在现在是一点也不稀奇了,大到派出上百人前去采购运货,小到几个人凑合凑合雇几辆马车就走,可以说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了。
但是这件事在当时,那可是稀奇事,也是极难的事,当时没有官道,许多地方都是荒野遍地,山贼四起,在这种情况下,跑商的基本都是一流二流的武功高手。并且跑商也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传播自己本家门派的技艺和物品,跟使团有点相似。
至今还流传着一个俗语——宁劫王,不劫商。可见当时跑商的都是什么人。
那时候因为交通不便,很多地方都是崎岖山道,河流湍急,所以在平地的时候都是马车,到了一些过不去的地方,那就只能靠人力了。
在当时的队伍里会有一种专门开路的人,大多是找耍刀的,因为剑主要是用来扎人的,开道对于剑的磨损十分严重,并且剑器要时时刻刻保持锋利才能发挥最大的威力。
一般跑长途的话会有地图,会规划一条最近的直线,然后看看要经过哪些山脉和河流,一些比较有良心的人回去顺便修理一下桥之类。
到了百家争鸣的时期,各大门派之间签订了《土地管理条约》自己的地方归自己管,互不干涉,这时候,官道就出现了。
有了官道后就好走多了,也不用总是人力抬了,也更加安全了,跑商也普遍了起来,恰逢又是一个文学混乱的时期,各种思想都飞速的传播,改进,最终聚成了大熔炉一般。
在跑商盛行的胄代,可以说是经济飞速的上涨,转眼间直逼比比自己大了三四倍国土的晔国,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着。
接头小巷攒动着铜钱摇晃的声音,偶尔会碰到背上插着自己旗子的“黑户”或者是衣领上绣着“乱山”标志的打手。
现在已经是万氏时期了。
洛阳城的西市,一位带着玄冠的中年人站在路边,身上背了不少东西,一只赤狐趴在右肩膀山酣睡,背后绑着一面旗,上面蓝底黑字:“蒯。”
这种人都是胆大包天,无异于在脸上写着:“不是什么好人”
你问城管为什么不直接扭送到刑部?打不过是一方面,这也惹不起,这背旗子的,上面也不说是什么,那算命的还背个“半仙”呢。
背这种旗子的,就两种可能,不想活的和黑户。
所谓黑户,就是指干一些见不得人事的人,可以说这天下的黑户,基本上都是人才,不会几个拿手活都不敢出来。
反正人家也没惹事,那你就当没看见。
稍微一眨眼,那背着旗子的人就不见了,也许你这时候窜上房顶或许会发现他的踪迹。
幸运的话,你还会看见几位身穿疾行服的的人顺着那方向飞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