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轻小说 > 说话心理学——刘文华
本书标签: 轻小说  心理学 

放低心态,才能听到真话

说话心理学——刘文华

玛丽·凯·阿什是玛丽·凯化妆品公司的创始人,也是美国最成功的企业界人士之一。如今,她的公司已拥有20万人员工,但她仍要求管理人员记住倾听是最优先的事,而每个员工都可以直接向她讲述困难。她也专门抽出时间来聆听下属的讲述,并进行仔细的记录。她对员工的意见和建议十分重视,会在规定时间内给予答复。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沟通了自己与员工之间的感情,倾诉者要求被重视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在很多情况下倾诉者的目的就是要“一吐为快”,或许他们并没有更多的要求,日、英、美等国一些知名企业的管理人员常常在工作之余与下属一起喝咖啡,就是让下属有一个倾诉的机会。

在畅销书《亚科卡传》中,亚科卡先生也曾对管理者的倾听有过精辟的论:“我只盼望能找到一所能够教导人们怎样听别人讲话的学院。毕竟一位优秀的管理人员需要听到的,至少与他所需要说的一样多,许多人不能理解沟通是双方面的。”他认为管理者必须鼓励人们积极贡献,使他们发挥最大干劲。虽然你不可能接受每一项建议,但你必须对每一项建议作出反应,否则,你将听不到任何好的想法。

放低姿态去倾听,能及时发现他人的长处,并创造条件让其性积极性得以发挥作用。而且倾听本身也是一种鼓励方式,能提高对方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加深彼此的感情,激发对方的工作热情与责任感。古人云:“君子和而不同。”对于同一件事,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看法,但只要达到目标一致,相融相济,去伪存真,求同存异,就能够达到内部的和谐,最终对事物做出科学判断和正确决策;相反,如果在任何事情上都搞长官意志,不愿听不同意见,大家不敢讲真话,以口头的意见日掩盖矛盾,这样难免要出问题。

音乐家傅聪曾讲过一个关于他朋友兽普的故事:因为鲁普已经是“大师”了,所以没有人敢跟他说什么,就像鲁普谈的一首乐曲,最后一个音符总是错的因为那个音符他看错了,可是这一辈子都没有人敢告诉他。这顶“大师”的桂冠,像一座严严实实的围城,将大师与崇敬爱戴他的人毫不留情地隔离开来,令其咫尺天涯,天隔一方,让“大师”再也听不到真话,委实可悲。

“ 大师”何以听不到真话?怕是消极的“权威效应”在作祟,因为“大师”本身就是权威的象征。在世俗的眼里,“大师”听不到真话成了孤家寡人,不啻(chi四声)是一个人的悲哀,真情、活力、灵感、创新、进步变荡然无存,艺术之林也被枯竭而亡。

懂得放低姿态去倾听的人,最有可能做对事情、取得下属的忠诚和信赖,并且能够把握别人错过的机会。倾听对传奇人物约翰·洛克菲勒非常管用,有次他说:“我们的政策一直都是发自内心的倾听和开诚布公的讨论,直到最后点证据都摊在桌上才尝试达成结论。”洛克菲勒以谨慎著名,而且似乎经常很慢做决定,他拒绝仓促下决定,他的座右铭是“让别人说吧。”

美国第16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出生于肯塔基的贫苦农民家庭,先后当伐木工、船工、电工、邮递员。这些经历是林肯对普通人民群众寄予了深厚的感情,他喜欢经常走出办公室到民众中去,而他在白宫的办公室门也总是开着的,任何人想进来谈谈都受欢迎,林肯不管多忙会接见来访者。

林肯洗耳倾听民意,缩短了他与人民的距离,加深了彼此的感情,激发了人民参与国事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要想听到真话,我们首先要放低姿态,甘做学生。居高临下,板起面孔,“张飞卖瓜”式征求意见,肯定听不到真话。到群众中去,要多一点洗耳恭听,少一点滔滔不绝。

无论你是公司的领导,或是政府官员,或是学校老师,甚至是某领域的大师,如果想要听到他人的真话,请放低姿态细心倾听。

上一章 聆听效应,构建沟通意义 说话心理学——刘文华最新章节 下一章 倾听是一种尊重和理解